胃癌化疗所致肝损伤:双环醇治疗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2018-08-09 来源:实用肝脏病杂志
关键词: 肝损伤 化疗 双环醇

作者:佟欣 樊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临床医生通过化疗手段来控制肿瘤患者的病情,但化疗本身会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导致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恶心、脱发等不良反应,并可能造成患者对继续治疗依从性差。通常应用全身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由于使用的药物剂量较大,副作用也较大,导致患者生命质量下降,同时影响了化疗的效果。在临床上,胃癌患者接受化疗后出现肝损伤者较为普遍,导致化疗无法正常进行。


据相关文献报道,双环醇有良好的护肝效果。双环醇是一种联苯双酯结构类似物,对于肝炎病毒造成的肝细胞损伤的修复改善作用效果明显,保护肝脏细胞DNA 免受损伤,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所致的血清氨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等情况。本研究应用双环醇治疗化疗所致肝损伤胃癌患者,分析了其疗效情况。


研究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46 例胃癌术后患者,男性31 例,女性15 例;年龄22~71 岁,平均年龄(46.5±24.5)岁。在接受化疗后出现肝损伤表现,符合药物性肝损伤(DILI)诊断标准。出现肝损伤后给予双环醇治疗,直至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


研究结果


➤ 46 例胃癌患者在化疗后,28 例(60.9%)发生肝损伤,其中包括Ⅰ级3 例(10.7%),Ⅱ级19 例(67.9%),Ⅲ级4 例(14.3%),Ⅳ级2 例(7.1%)。


➤ 经4 w治疗,28 例患者血清AST、ALT 和TBIL 水平分别由(77.6±37.1)U/L、(103.9±42.8)U/L 和(79.5±57.2)μmol/L 降至(45.8±31.2)U/L、(33.5±27.4)U/L和(37.2±11.4)μmol/L,血清ALB由(28.5±1.8)g/L上升至(34.6±1.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论


目前,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化疗、放疗以及根治性手术是治疗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手术和放疗均属于局部治疗,对患者的局部肿瘤能够起到治疗效果,而化疗作为全身性的治疗手段,药物经过血液循环,能够到达远处器官以及组织,起到全身治疗作用。但化疗药物均为细胞毒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会造成毒副作用,最为常见的是消化系统的毒副反应。胃癌患者经过化疗后肝损伤情况普遍发生,而本研究在应用双环醇口服治疗后,肝损伤情况得到明显缓解,与有关研究一致。双环醇治疗胃癌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效果明显,在短时间内能够改善使肝功能恢复接近正常水平。


来源:佟欣,樊华.双环醇治疗胃癌化疗所致肝损伤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4):625-626.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