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智超 凡小丽 沈怡 杨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
导读:
一、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概况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以血清IgG升高和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肝脏炎性病变,其病理组织学特征是汇管区大量淋巴细胞、
泼尼松(龙)作为初始治疗,2周后加用
二、替代药物
目前,AIH的一线替代治疗药物和二线治疗药物包括
1.布地奈德
布地奈德是第二代
多个小型单中心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布地奈德能够改善初治AIH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同时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布地奈德(6~9 mg/d)和硫唑嘌呤(1~2 mg/kg/d)联合治疗方案较泼尼松(龙)(40 mg/d逐减至10 mg/d)和硫唑嘌呤(1~2 mg/kg/d)联合标准治疗方案能够更快使转氨酶水平恢复正常(47% vs 18%),且糖皮质激素相关不良反应明显减轻(28% vs 53% )。上述结果表明布地奈德和硫唑嘌呤联合治疗可作为AIH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在肝硬化患者中使用布地奈德治疗,其皮质激素相关的副作用增加可能是因为在肝硬化门静脉侧支循环开放患者中,布地奈德可通过侧支循环直接进入体循环而使首过效应减弱,药物在全身的生物利用度增加,同时还可能增加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相反,在非肝硬化同时合并免疫性疾病(例如血管炎和滑膜炎等)的患者中,由于布地奈德的肝脏首过效应高和全身的生物利用度低,患者合并的免疫性疾病更容易恶化。在使用泼尼松(龙)向布地奈德过渡的治疗过程时,相关的副作用可能会增加;由于布地奈德与泼尼松(龙)都作用于激素受体,对于泼尼松(龙)无应答的AIH 患者,使用布地奈德治疗可能失败。
综上,布地奈德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药物,多用于非肝硬化的成年AIH 患者和需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的AIH 患者,以期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但不宜在肝硬化患者中应用。目前,布地奈德的Ⅱ期临床试验(NCT00838214)已完成,但结果尚未发表。
2.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
MMF是一种次黄嘌呤核苷酸抑制剂,其代谢产物霉酚酸能够抑制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同时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在一项前瞻性但非对照性的研究中,59例首次接受治疗的AIH患者使用MMF联合泼尼松龙治疗3~92个月(平均26 个月),其中42%的患者治疗时间≥36个月。MMF的起始剂量为1 g/d,最后剂量调整到1.5~2 g/d。88%的患者治疗反应好(大多在3个月以内转氨酶及γ-球蛋白恢复到正常水平),12%的患者出现部分生化应答(转氨酶及γ-球蛋白水平得到改善,但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58%的患者可停用泼尼松龙(大多在8个月以内),只有3%的患者由于严重的副反应(败血症)停用了MMF。
上述结果表明MMF对于首次治疗的AIH 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是相对于标准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包括组织学结果在内)的研究支持。
此外, MMF对于不能耐受硫唑嘌呤治疗的患者具有补救治疗作用,而对硫唑嘌呤无应答的患者MMF 的疗效较差。3%~34%的患者会出现MMF 治疗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
总之,MMF 已广泛用于AIH的二线治疗,对于标准治疗不能耐受或不应答的AIH 患者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其费用显著高于硫唑嘌呤,在经济性上不具有优势。对比MMF与硫唑嘌呤治疗AIH 患者的临床Ⅳ期非盲随机对照试验(NCT02900443)正在进行中。
3.神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
他克莫司和环孢素均属于CNI,可抑制活化T淋巴细胞核因子的去磷酸化,使其无法进入细胞核,影响IL-2转录,减少IL-2产生。IL-2 是T淋巴细胞自分泌生长因子,其基因的转录对于T淋巴细胞的活化是必须的,也是T淋巴细胞活化期间细胞因子转录调控的重要代表。多项病例系列研究证实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对于难治性AIH是有效的。
他克莫司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作用较强,主要抑制CD4+T 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以及T淋巴辅助细胞依赖B淋巴细胞的增生作用,也会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生成与受体的表达。在一项包含13 例病例的单中心临床研究中,他克莫司用于治疗难治性或不能耐受其他免疫抑制剂的AIH 患者,使用剂量为2~6 mg/d(平均的血药浓度为6.0ng/ml),持续治疗时间为1~65 个月。其中92%(12 /13)的患者在使用他克莫司后转氨酶恢复到正常水平,只有1 例患者在治疗12 个月后继发鳞状细胞癌而停止用药。
他克莫司主要的副作用为高血压、肾功能损伤、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等。虽然上述一系列结果仍需要更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但总体而言,这些数据表明他克莫司对无应答AIH 患者是有效的且可能是安全的。目前,他克莫司的Ⅱ 期临床试验(NCT00608894)已完成,但结果尚未发表。
与他克莫司类似,环孢素也主要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在一项研究中,环孢素的使用剂量为25 mg/kg/d(以维持平均的血药浓度为100~300 ng/ml)成功治疗了9例AIH初治患者,维持用药26周后,临床、实验室指标和肝组织学等方面均获得明显缓解,79%的患者表现为完全应答,16%的患者因环孢素的副作用而停药,5%的患者表现为完全不应答。上述研究表明环孢素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初始治疗的AIH 患者,但是将其列为一线治疗的证据还不充分,且环孢素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包括高血压、肾毒性、机会性感染、胰腺炎、神经毒性恶性肿瘤等,而且可能需要长期维持用药,治疗费用昂贵。此外,CNI 和皮质激素的代谢均由CYP3A调控,二者相互影响药物清除率,因此使用CNI 时需要明确代谢基因型,并监测药物谷浓度。
4.雷帕霉素
雷帕霉素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抑制剂,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可减少淋巴细胞的增殖。雷帕霉素尝试治疗AIH患者的使用范围较局限。在一项小型的观察试验中,使用雷帕霉素成功治疗了3 例
5.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小鼠单克隆抗体,与B淋巴细胞表面CD20 抗原结合并促进其消耗,从而减轻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并增加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在一项单中心临床试验中,6例难治性的AIH患者隔2周输注2次利妥昔单抗(1000 mg),24 周后血清AST水平下降明显,48 周后4例患者肝组织学缓解,3 /4的患者撤用激素,观察72周后并未出现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利妥昔单抗主要的副作用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再活化(包括乙型肝炎、潜伏性
总之,在一些难治性AIH患者中,利妥昔单抗表现出了良好疗效,但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其安全性必须谨慎评估,因此尚需更多临床试验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6. 6 -巯基嘌呤
6 -
三、总结
目前,AIH的标准治疗对于大多数患者是有效的,但随着对AIH研究的深入,为了减少治疗的相关副作用和避免应答不佳,大量关于AIH二线药物治疗的研究不断涌现。在一些患者中布地奈德已经作为一种一线的替代治疗药物,用于尝试减少糖皮质激素使用的相关副作用;MMF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二线治疗药物,具有较多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他克莫司和环孢素是在治疗困难的患者中应用较多的试验性替代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利妥昔单抗和6 -MP 等其他新型药物仍需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由于AIH 病例数有限,开展多中心的临床合作研究尤为重要,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研究来验证二线治疗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来源:胡智超,凡小丽,沈怡,等.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二线药物治疗现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5):1119-112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