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它能救命又很贵,“魔肺”ECMO究竟是啥?
2018-02-26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关键词: ECMO

导语:使用ECMO是有非常明确和限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往往是多种治疗无效时才使用的“最后一招”。


作者:陈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以及各种读后感的文章持续刷屏朋友圈和网络,成为春节前一大热点。


身边非医疗圈子的朋友除了关心流感致命的话题,更对文中提到的“魔肺”—— ECMO的应用和花费感到疑惑,而医疗圈内的朋友也对此有所讨论,看完这篇帖也许能解开您的困惑。


ECMO是什么?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即体外膜肺氧合,音译“叶克膜”,是体外生命支持(ECLS)的一种方式,通过将体内血液引出经过体外的膜肺和血泵再输回体内,对急性呼吸或循环衰竭的患者进行全部或部分的有效支持。



1953年,就有国外医师进行了早期类似技术下的心脏手术。1972年首例创伤后呼吸衰竭的病人接受了ECMO治疗并治愈。在过去数十年中,此技术的应用有了快速的进展,已成为常规治疗方法无效时,挽救成人和儿童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必要措施。


ECMO能救命么?


简单来说,它就是心肺替代,使用人工膜肺和人工泵,让心和肺得到充分的休息,并维持机体所需的氧供和血流,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


国际医学界著名的CESAR研究提示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被随机进入治疗经验丰富的ECMO中心或无ECMO专业人员的普通医院,6个月后病人的死亡率和重度残疾情况前者较后者均获得改善。


《北京中年》文中的患者所在的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在ECMO治疗中就非常有经验,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归根结底,ECMO仅是一个支持手段,针对原发病有效治疗才是关键。而文中的患者即是由于重症感染控制不佳,最终导致遗憾的结局。


此外,ECMO的并发症也非常常见,如出血或栓塞,且与死亡率的增高显著相关。这些并发症与基础疾病有关或与 ECMO使用(外科插管、体外循环、持续抗凝等)有关。


因此,使用ECMO是有非常明确和限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往往是多种治疗无效时才使用的“最后一招”。医疗团队会对患者进行严格筛选,对需要接受ECMO多长时间才能足以使脏器功能恢复,并可脱离ECMO支持进行评估。有资料显示心脏术后心衰进行ECMO时间超过5天,预后不佳,而ECMO辅助呼吸功能超过2周无好转,则可能无改善。


每家医院都有ECMO吗?


ECMO并不像监护仪或呼吸机存在于每家医院之中,即使在公立医院等级最高的三级甲等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也不是每家都有。此类技术的开展需要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呼吸科医师、体外循环医师、麻醉科医师、外科医师、高年资护士以及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程师等众多人员,即一整个团队,并且团队成员需要进行多次的理论培训和模拟演练,才能安全有效的实施ECMO技术。


ECMO怎么那么贵?


确实贵!


体外循环的设备和耗材累计要近十万,且不是医保报销范围,而且每天还需承担各种药物以及呼吸机支持等的费用。如此高额的经济负担也是限制此项技术更广泛开展的原因之一。但ECMO花费是一个短期固定花费,与其他严重疾病的治疗费用相比,它居于中等。与某些中风、癌症、心肌梗死患者相比,ECMO治疗病人的存活比例相对还高一点。


总而言之,ECMO是运用于传统治疗无效或不平稳的呼吸循坏衰竭病人的一项有创支持技术,需严格掌握指征和禁忌,需在有相关诊疗经验的医院实施,需充分告知家属救治成功率、相关并发症和费用负担。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