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仅限于非商业应用。
作者:郎景和、王辰、瞿红、张震宇、宋磊、狄文、李力、翟振国、张玉泉、崔恒、张军、向阳、李拥军、郝敏、黄向华、刘崇东、王泽华、吴玉梅、薛翔、薛敏、臧荣余、张国楠、陈捷、陈春林、程文俊、林蓓、门剑龙、苗娅莉、赵小峰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
Part 1概述
1. 相关名词及概念: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形成凝血块,使静脉管腔部分或完全堵塞,致使静脉回流障碍。DVT多数发生于下肢,少数发生于上肢、肠系膜静脉或脑静脉[1]。PE为来自静脉或右心的血栓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导致以肺循环障碍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90%继发于DVT。DVT和PE统称为VTE,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两种表现形式。
2. 流行病学:
美国VTE年发病率为108/10万,每年有90万例VTE发生[2]。在未采取预防措施的内科和外科患者中,DVT的发病率高达10%~40%,而DVT 继发的PE 导致了10%的住院患者死亡和40%的妇科手术后的死亡事件[3-4]。我国妇科手术后无预防措施的患者中DVT的发生率高达9.2%~15.6%,DVT者中PE的发生率高达46%[5-6]。
Part 2VTE的危险因素
静脉血管壁损伤、血流停滞或缓慢以及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VTE的重要原因。手术后导致VTE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
1. 自身因素:
(1)年龄:年龄是VTE的独立危险因素,75岁以上者每年VTE的发生率至少是普通人群的10倍[7]。国外的研究报道,年龄>60岁是手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60岁以上者术后VTE 的发生率高达34%;年龄每增加10 岁,术后VTE的风险增加2.25倍[7-8]。我国的数据显示,与50岁以下者相比,年龄≥50岁者术后发生DVT的风险为前者的2倍;年龄每增加10岁,风险增加约1倍[5]。
(2)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VTE的发生率增加2~3倍[9]。恶性肿瘤患者术后DVT的发生率高达11.4%~30.8%[5-6,10]。恶性肿瘤导致VTE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恶性肿瘤患者多年龄大、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术后卧床时间长,都易于导致VTE。此外,肿瘤细胞可产生促凝物质,直接激活凝血;释放促进炎症和血管形成的细胞因子;与宿主血管内皮细胞、血细胞等相互作用,从而促进VTE;而化疗、放疗以及中心静脉置管也增加VTE的风险[11]。
(3)
(4)VTE病史:既往有VTE病史者极易复发,尤其是在大的手术后[12]。与无VTE 病史者相比,有VTE病史者再次发生VTE的风险增加约8倍;而现阶段罹患VTE的患者中,19%至少罹患过1次VTE[9]。
2、手术相关因素
手术创伤以及导致的血流状态改变是术后发生VTE不容忽视的因素。恶性肿瘤手术、手术时长≥3 h、术后卧床≥48 h、住院时间>5 d等均可促进术后VTE的发生[5-6,12-13]。
Part 3VTE的诊断及筛查
1、DVT的诊断及筛查
近2/3的DVT患者并无典型的临床表现,DVT的诊断有赖于辅助检查。
1. 临床表现:72.5%的妇科盆腔手术后的DVT患者无典型的临床表现[5],下肢近端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为下肢弥漫性疼痛和肿胀,伴或不伴下肢红斑、皮温升高和压痛;髂静脉血栓形成则表现为整个下肢肿胀,伴或不伴侧腰部、下腹部、一侧臀部或背部疼痛[16]。
2. 下肢血管加压超声检查:下肢血管加压超声检查(compression ultrasound,CUS)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无创检查,能全面探查下肢近端静脉(股总静脉、股浅和股深静脉、腘静脉)和远端静脉(胫前和胫后静脉、腓静脉、比目鱼肌静脉和腓肠肌静脉),当静脉管腔增宽、失去可压缩性,无血流信号或血流充盈缺损,挤压远端肢体血流信号无增强、减弱或消失时诊断DVT[17-18]。超声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3个月后DVT的发生率极低[1]。CUS诊断下肢近端静脉血栓的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95%;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改进,CUS诊断下肢远端以及肌间静脉血栓的失败率低至1%,3个月后DVT的发生率仅0.3%[19]。因此,对于围手术期高危患者的筛查,推荐首选CUS作为检查手段。
3. 围手术期DVT的筛查:我国的证据显示,对于无预防措施的妇科手术患者,术后DVT的危险因素包括6个:年龄≥50岁、
2、PE的诊断及筛查
近2/3 的PE 患者并无典型的临床表现,罹患DVT者应常规进行PE的筛查。
1. 临床表现:PE的重要特点是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发病隐袭,甚至突然
2.
3. 影像学检查:
(1)CT 肺
(2)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V/Q 显像与CTPA相比,所致辐射和使用对比剂较少,相对安全,也较少引起过敏反应。V/Q显像的结果分为:正常或极低可能、低度可能、中度可能、高度可能。结果为“正常或极低可能”“高度可能”具有诊断意义;当结果为“高度可能”时,诊断PE的特异度高达96%[26-27]。而部分结果不确定(指低度可能或中度可能)的患者未来PE的发生率达10%~40%[28]。
(3)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pulmonary angiography,MRPA):MRPA因无需注射对比剂,可用于
(4)肺动脉造影(pulmonary arteriography,PAA):PAA诊断PE的敏感度约为98%,特异度为95%~98%[27]。但PAA 为有创检查,且有发生致命或严重并发症的可能,现已很少使用。
(5)
精彩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略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10):649-65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