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2017]戚晓昆: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2017-06-12 来源:医脉通

导读:6月10日,第十三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正式开幕。在开幕式后的卒中热点主题论坛,来自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的戚晓昆教授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概念及诊断标准


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一种常以视神经炎或长节段脊髓炎同时或相继出现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临床常可有复发病程。2007年,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概念得以提出,包括:

❖ 单次或复发性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

❖ 复发性或双侧同时发生的视神经炎(ON);

❖ 亚洲视神经脊髓型MS;

❖ 伴有系统免疫病的LETM/ON;

❖ 伴有典型NMO颅内表现(意识障碍、嗜睡、头痛、恶心、呕吐)的LETM/ON;

❖ 伴有脑部病灶(下丘脑、胼胝体、脑室旁或脑干)的LETM/ON。


2015年,NMOSD诊断标准取消NMO定义,将NMOSD分为AQP4抗体阳性组和AQP4抗体阴性组。


AQP4-IgG阳性NMOSD诊断标准

❖ 1. 至少1项核心临床特征;

❖ 2. 用可靠的方法检测AQP4-IgG阳性(推荐CBA法);

❖ 3. 排除其他诊断。


AQP4-IgG阴性NMOSD诊断标准

❖ 1. 至少2项核心临床特征,且满足下列全部条件:

A. 至少1个核心临床特征为ON、LETM或极后区综合征

B. 空间播散(至少2个核心临床特征)

C. 符合MRI的要求

❖ 2. AQP4-IgG阴性或未检测;

❖ 3. 排除其他诊断。


我国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提出了NMOSD的六大核心症状,包括:

❖ 1. 视神经炎;

❖ 2. 急性脊髓炎

❖ 3. 极后区综合征:顽固性呃逆、恶心和呕吐;

❖ 4. 急性脑干综合征;

❖ 5. 发作性睡病或其他间脑综合征,且伴NMOSD典型间脑病灶;

❖ 6. 大脑综合征伴NMOSD典型的大脑病灶。


极后区综合征


如前所述,极后区综合征即顽固性呃逆、恶心和呕吐。戚晓昆教授的团队曾于《中华内科杂志》上发文,分析了14例以极后区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NMOSD患者特点。


在这14例患者中,有11例早期被误诊,其中被误诊为胃食管反流病者共7例,神经源性呕吐2例,脊髓结核1例,脑梗死1例。患者以极后区综合征为首发症状,同时也具有视神经炎和脊髓炎的NMOSD核心临床症状,共有10例患者AQP4-IgG为阳性。


瘙痒症状研究


瘙痒症状或为NMOSD的一种常见相关症状,戚晓昆教授团队在《多发性硬化和相关疾病》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观点。在59例LETM患者中,共有38例患者出现瘙痒,其中16例患者的18次NMOSD发作以瘙痒为首发症状,AQP4-Ab抗体阳性者占多数。患者的瘙痒部位各异,以肩颈部、胸背部为主,其中,35例患者的瘙痒部位与病变脊髓节段相符合。


此外,有数项研究同样针对NMOSD的瘙痒症状展开。在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中,出现瘙痒症状者AQP4-Ab阳性占大多数,且部分研究同样显示瘙痒与脊髓节段具有一定相关性。


由此可见,瘙痒是NMOSD的常见症状之一,但并未受到重视。瘙痒作为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难以查到客观的阳性体征,患者不会主动与神经科医师诉说瘙痒症状,神经科医师也不会主动关注瘙痒,甚至有患者主诉也未重视。


不过,瘙痒在NMOSD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部分NMOSD患者以瘙痒为首发表现,可能暗示急性脊髓炎发作。瘙痒最常见于面肩部及颈胸分布区域,与脊髓受累节段有明显相关性,对病灶部位起提示作用,且NMOSD伴瘙痒者AQP4抗体阳性比例更高。瘙痒症状值得临床医生给予更多关注。


OCT研究


NMOSD患者的眼部症状也是一大特点,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可以反映眼底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我国研究显示,抗体阳性的视神经炎与视神经脊髓炎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伤相关。


这一研究结果提示,AQP4ab+ON与NMO对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伤高度相似,均导致视盘区上、下、鼻、颞侧象限及总的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显著减少,并且优先累及视盘上、下、鼻侧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这些特点可能与AQP4抗体的表达分布有关。


认知障碍研究


此前有研究显示,43%~70%的MS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也发现部分NMOSD患者存在认知障碍。有研究纳入了32例NMOSD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MoCA评分≥26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NMOS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50%),主要损伤患者的工作记忆、信息处理速度和注意力。


对有无颅内病灶的患者认知量表进行亚组分析后,发现有颅内病灶者可能较无颅内病灶者在即刻记忆、长程记忆、再认记忆及言语流畅性中存在统计学差异,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的结果,损伤领域不相符。NMOSD认知障碍与颅内病灶情况的关系尚不明确。


研究的样本量较小,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并且研究不能除外颅内病灶,特别是普通MRI不能捕捉到的颅内微小病灶,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一定的联系。病理过程在部分NMOSD中可能仅表现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无影像学检查能够捕捉的实体病灶。


抗AQP4抗体与NMOSD复发关系


戚晓昆教授的团队曾针对NMOSD复发相关因素展开研究,并在《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上发表。研究纳入的患者病程最短为3年,最长为27年,复发中位次数4次,年平均复发次数0.8次/年。其中,第一次复发距首次发病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6个月,第二次复发与首次复发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5个月。


在单因素分析中,血清AQP4-Ab和其他自身免疫抗体阳性,与3年内复发次数更多相关。多因素分析同样支持自身免疫抗体和血清AQP4-Ab与NMOSD复发之间的关系。


抗AQP4抗体阳性的NMOSD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AQP4-IgG(+)NMOSD与MOG-IgG(+)NMOSD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


该疾病为Lennon教授、方伯言教授及其团队发现的一种新的自身免疫性脑膜脑脊髓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亚急性头痛、不伴颅高压的视乳头水肿、脊髓炎、震颤、共济失调,以及渐进性认知功能减退、自主神经失调、精神障碍。该疾病对大剂量皮质激素反应良好,减量可复发。


患者的脑脊液呈炎症反应,细胞数、蛋白增高,少数寡克隆区带阳性。有1/3的患者发现有其它自身抗体,1/3患者合并肿瘤。头颅或脊髓MRI上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弥漫性T2异常信号,朝向脑室的放射状血管周围线性强化,软脑膜强化和脊髓纵向延伸的T2高信号。


近年来,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逐渐加深,戚晓昆教授及其团队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借此机会对视神经脊髓炎相关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汇报,希望可以增加大家对这种疾病的认识。


点击进入>>>第十三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专题报道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