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持续还是间断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2017-03-26 来源:环球医学
关键词: 危重症 哌拉西林

文献标题:Clinical Outcomes of Extended Versus Intermittent Infusion of Piperacillin/Tazobactam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

文献来源:Pharmacotherapy 2016 Nov 26


2017年1月,发表在《Pharmacotherapy》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危重症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持续vs间断输注的临床结局。


为了考察与使用间断输注相比,使用持续输注(EI)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结局是否改善。


研究人员纳入从2013年12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共有367例成人诊断为细菌感染或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并接受至少48小时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的患者。患者被分配至接受4小时持续输注(EI组,182例患者)或30分钟间断输注(NEI组,185例患者)。


治疗分配后,对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4天。主要结局指标为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后14天死亡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在院死亡率、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支持时间、ICU入住时长和住院时长。两组的14天死亡率相似(EI组11.5% vs NEI组15.7%,p=0.29)。EI组的平均退热时间显著降低(EI组4天vs NEI组6天,p=0.01);其他次要结局指标组间无显著差异。


分类及回归树分析显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得分为29.5或更高,有力预测了14天死亡率(p=0.03)。事后分析中,可以证实EI组感染微生物确定的患者(EI组死亡率9.3% vs NEI组22.4%,p=0.01)和确诊为呼吸道感染的患者(EI组死亡率8.9% vs NEI组18.7%,p=0.02)的14天死亡获益。


结果显示:EI组与NEI组的14天死亡率相似。事后亚组分析显示,EI组感染微生物确定或确诊为呼吸道感染的门诊患者的死亡获益。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