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来临的征兆?
2016-08-16 来源:医脉通

鼻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特点


目前的细支气管炎管理指南指出,病毒检测无需用于有毛细支气管炎症状的儿童,但细支气管炎是许多不同病因的临床诊断。Mansbach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以确定鼻病毒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是否不同于其它病因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此研究对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观察性研究数据进行的次要分析,研究纳入的是毛细支气管炎儿童。


数据收集自16家美国医院,纳入的儿童在2岁以下。儿童病毒检测并不标准;相反,机构和个体治疗的临床选择不同。此分析关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鼻病毒,观察感染两种病毒,以及分别感染一种病毒的儿童,比较这三种不同组患者的表现和预后。


该研究评估了2200多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平均年龄4个月),其中59%仅感染RSV,13%感染RSV和鼻病毒,13%仅感染鼻病毒(剩下的15%未感染RSV或鼻病毒)。仅感染鼻病毒的患儿相较于既往的喘息频率增加36%,而其他两组的喘息频率分布为21%或更少。仅感染鼻病毒的儿童更可能有湿疹史(其他两组为23% vs 约15%),并且更可能在住院期间接受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23% vs ≤8%)。


最终,仅感染鼻病毒的患者年龄分布更高,患儿在12个月以上的是23%(其他两组患者<12%),并且6个月以下的患者有42%(其他两组约为70%)。作者总结称,鼻病毒相关的毛细支气管炎更可能表现于大龄哮喘儿童中。


专家观点


William T. Basco教授称,临床医生面对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所面对的困境是计算出哪些儿童在未来可能诊断为哮喘,以及是否超出阈值,并应按照哮喘治疗,而非简单的毛细支气管炎。但我认为这项研究并未完全解答此问题。另外,缺乏统一的病毒检测。但是,此研究显示,仅由鼻病毒诱发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更加大龄,并且更可能有喘息史,说明他们是一类不同类型的患者,并且更可能发展为哮喘。许多临床医生怀疑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导致后期哮喘或有助于鉴别未来哮喘。


无论如何,我认为未来应密切监视毛细支气管炎高龄儿童(>12个月)的哮喘表征。


医脉通编译自:Rhinovirus Bronchiolitis: A Sign of Asthma Yet to Come?Medscape.20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