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中苯妥英的血药浓度
2016-05-31 来源:环球医学
关键词: 危重症 苯妥英

文献标题: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the Predi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Sheiner-Tozer and Derivative Equations for the Correction of Phenytoin Concentrations.

文献来源:Ann Pharmacother 2016 Apr;50(4):311-325


发表于《Ann Pharmacother》的一项研究考察了在危重症患者中使用Sheiner-Tozer方程,游离和校正总苯妥英血药浓度水平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苯妥英是重症监护室(ICU)控制病情发作和预后的一种常用治疗药物。临床使用Sheiner-Tozer方程校正低白蛋白血症的总苯妥英水平的效果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价Sheiner-Tozer方程预测苯妥英血药浓度的相关性。


从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21日,在成人ICU中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符合如下研究条件的患者:年龄≥18岁,入住ICU,在用苯妥英前、后48小时内测白蛋白水平,同时测苯妥英总的和游离血药浓度。研究终点为在危重症低白蛋白血症患者中使用Sheiner-Tozer方程解释游离和校正苯妥英血药浓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水平。


本研究共分析了238例患者。校正后总的苯妥英水平和游离苯妥英水平的均值分别为16.1±8.1和1.5±0.8 µg/mL(r=0.817;P<0.001)。校正后苯妥英浓度倾向于过高估计游离水平。


在危重症患者中使用Sheiner-Tozer方程,游离和校正总苯妥英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然而,解释存在不一致,主要是因为校正浓度过高估计了游离水平。这一不精确性将导致这一人群中苯妥英相关决策不准确。因此,应该使用游离苯妥英水平。


苯妥英蛋白结合率超过90%,现在对于其游离浓度的规定是1~2 mg/L,总血药浓度为10~20mg/L。现在更普及地测得的血药浓度为总血药浓度,但真正能发挥药效的是游离血药浓度,对于低蛋白血症的患者直接使用测得的总血药浓度是不准确的,Sheiner-Tozer方程旨在校正低白蛋白血症患者的总血药浓度,但这样的校正方程很难精确,也许从技术角度着手使游离血药浓度测量方法普及更为重要。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