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早在2002年就开设了山东省首家
医脉通:感谢陈教授今天上午接受我们医脉通的采访,我们第一个问题是胸痛中心是急诊科、心内科、院前急救和网络协作医院之间的系统,那么急诊科和心内科之间是如何进行分工和互动的,各自的职责又是什么呢?
陈玉国教授:我们国家胸痛中心的建设起步相对欧美来说还是比较晚,美国1981年就开始建设了全球第一家胸痛中心,现在美国有5000多家胸痛中心,后来欧洲也在建设,我国建设胸痛中心的理念应该是胡大一教授提的,在朝阳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2002年就建设了胸痛中心,应该说是国内第一家有据可查的胸痛中心。胸痛中心涉及到院前急救,急诊科、心血管内外科、老年病、重症等众多学科,在胸痛中心建设过程当中,不仅仅是两个学科、双边共赢,更多的是多个学科,多边共赢的框架,这一点在胸痛中心建设当中是非常重要的。2010年北大人民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广东省广东军区总医院等也相继成立了胸痛中心。去年,山东省提出来建立山东省胸痛中心联盟,这个观念的提出在国内也比较早。山东省17个地市的100多家医院加入了山东省胸痛中心联盟,目的也是推动院前急救、急诊科、心脏内外科合作,早期救治胸痛病人。
通常我们把胸痛病人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高危病人,需要快速救治,包括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在内的冠心病急性发作,也包括肺栓塞、
医脉通:好的,谢谢陈教授。第二个问题是这个胸痛中心可以理解为心梗病人专属的绿色通道,但是急性胸痛除了心梗以外还有什么原因以及应该如何进行及时的诊疗,这是一些年轻的值班医生难点,可否就此给予他们一些指导和建议呢?
陈玉国教授:胸痛有致命性的胸痛,差不多占到30%~35%,胸痛中心的建设主要解决的是致命性的病人。致命性胸痛除了冠心病急性发作,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致命性的胸痛病人,如主动脉夹层和肺栓塞。通常我们在值班的过程中,一要看病人症状,他的表现类型;第二个要看
医脉通:好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很早就有人提出在心梗治疗过程当中,时间就是心肌的这个概念,可见时间对于心梗病人的重要性,胸痛中心的流程很多,包括了呼救、转运、接诊、确诊、沟通、导管室启动开放、造影到开通冠脉等很多流程,在实际工作当中,哪些是最容易耽搁诊疗时间的,在您的实际工作当中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陈玉国教授:谢谢,这是非常好的问题,也非常实际。在我们的临床工作当中,医生常常是会碰到这些问题,而且不同的医疗机构对疾病的认识、经验水平有所区别,这样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是因为心脏一旦发生梗塞,血管阻塞以后,心肌细胞坏死的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迅速增加,应该以分钟计算,这就是为什么叫分秒必争。通常冠脉血管完全闭塞后心肌就开始发生不可逆的坏死,3个小时大约40%-50%的心肌要出问题,到了6个小时70%-90%的心肌就会发生不可逆的坏死,可见时间对于心肌来说多么重要,而心肌一旦坏死就不可再生,有些病人即便活下来心脏功能也出了问题,会遗留下慢性心功能的不全。目前我们国家的心衰病人,少说四百到六百万,多则甚至有近千万病人是心衰病人,这些病人对社会、家庭、个人的生活质量都带来很多麻烦,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很大的医疗负担。所以如何早期救治病人,加快速度救治病人,这就需要优化流程,从病人来了以后该怎么办,到如何快速诊断,如何进行早期的积极干预,包括转到导管室进行积极的早期介入治疗手术,开通血管保护心肌这样的过程,咱们国家的政府部门、行业、医院、医生都做了很多的努力,也见到了很多的成绩。从病人入院到了医院的急诊科,到病人开通血管的时间指南是有要求的,实际上应该说越快越好,我们也非常高兴的看到我国胸痛中心建设以及医院的流程优化以后,从入门到球囊扩张的时间,已经从早期2010年左右的132分钟,两年以后2012年变成112分钟,到最近一两年较大的胸痛中心,比如说齐鲁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建的比较早,优化流程后我们现在基本上平均下来在64分钟左右,快的病人可能仅需要40几分钟,慢的病人可能一个多小时,平均64分钟,所以从医院的流程优化来说应该是到了非常理想的状况。现在心肌梗死救治延迟的关键在院前,老百姓不认识,社区的医生诊断的水平和能力有限,院前转移的速度和水平也有限,院前和院内早期的对接还不够完善,所以说目前病人的救治延迟问题主要是院前,我想我国现在加快胸痛中心的建设也好,建设胸痛中心联盟也好,或者我们山东省发起的辐射全国的中国胸痛联盟的建设也好,目的很明确,就是加快院前早期转运早期救治。同时我们也希望院前不仅仅是个转运的作用,也应该有一个院前早期干预,比如说典型心肌梗死的病人,排除了出血,排除了过敏,就应该给予双抗的药物,早期的药物治疗,然后在转运途中院内和院前应该有一个对接,院前急救人员应该把信息提前传递给要接诊的医院,这样院内可以做好准备,同时在急救车上就应该有一个沟通的过程,向病人的家属讲解一下疾病发生的基本情况,治疗的方法,希望他们能够配合,这样到了院内以后沟通的难度会降低。
另外,近十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直在致力于胸痛病人的早期救治,去年我们也成立了中国胸痛临床研究中心,就挂靠我们急诊科,中国胸痛临床研究中心的建设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为抓手,能够促进胸痛病人的早期救治,我们最近在走基层,也希望把中国胸痛临床研究项目普及推广到基层,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带动基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重视心梗病人,包括急救胸痛病人的早期救治,科学合理的分流,如果没有一个项目为抓手,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医院管理者有时候就无从下手,最近霍勇主任承担的STEMI项目,我作为山东省分中心的主席来负责STEMI二期项目,目的也是要加快心肌梗死的救治。我说的胸痛临床研究项目是指比诊疗心梗还要早,还没有明确诊断心梗之前我们怎么把重病人分流出来,把轻病人鉴别出来,合理分流,我想这些项目、组织框架的建立,对于我国胸痛病人的早期救治,对于打造健康中国卫生是能做贡献的,谢谢大家。
医脉通:好的,谢谢陈教授。
专题报道>>>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