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APA]抗抑郁药治疗双相障碍或有害
2013-06-03 来源:医脉通
        在美国精神病学会2013年年会上公布一项新研究显示,住院的双相障碍(BD)患者用抗抑郁药最好的结果就是无效,最差的结果则可能是对一些患者有害。

       美国罗德岛普罗维登斯市布朗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用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与不用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再次住院率无差异。此外,他们还发现,在BD患者中,当控制共病焦虑时,一种抗抑郁药文拉法辛与再次住院率增加3倍相关。

       “该研究很好地自然调查了抗抑郁药在双相抑郁中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在在我们的医院样本中,抗抑郁药并没有益处。”主要研究者Jessica Lynn Warner(医学博士)在接受Medscape医学新闻采访时说。

       “我们没有看到用抗抑郁药在保持患者不住院方面有任何益处,这一结果与文献报告结果是一致的。”她补充说。

       选择很少

       据研究者们介绍,最近双相障碍的系统治疗增强项目(STEP-BD)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一种情绪稳定剂的基础上添加一种抗抑郁药相对于单用情绪稳定剂并无额外益处。

       然而,研究者们观察到,尽管存在这些数据,但是在他们医院住院的BD患者却经常被开处抗抑郁药,因此他们提出假说:持续使用这些药物“有可能反映了在临床试验中没有观察到的临床优势。”

       为了评估这种潜在效应,研究者们进行了回顾性病历审查,并用全因再次入院率作为出院后第1年精神病转归的自然指标。

       该研究在377例18-65岁的1型双相障碍患者中进行,这些患者大多数最近都有抑郁发作,在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7月12日从单中心出院。

       参与者被分为出院带抗抑郁药组(n=233)和不带抗抑郁药组(n=144)。主要转归指标为抗抑郁药暴露对再次入院率的影响和出院后1年再次入院的时间。次要分析调查了每种抗抑郁药的影响、焦虑、情感转换率。

       在出院1年内,无论抗抑郁药使用状况,共211例患者(56%)再次入院。

       此外,研究者们还发现2个研究组1年入院率无差异(P=0.77),并且2组至再次入院的时间无差异(P=0.88)。至再次入院平均时间为205 ± 152天。

       当证据提示抗抑郁药无益时,临床医师仍继续为该患者人群开处抗抑郁的原因尚不清楚。然而,Warner博士推测,这可能是由于这个病情严重的人群几乎没有有效治疗选择这一事实导致的。

       “这些患者往往病情非常重,情绪稳定剂等其他药物实际上没有效果,因此临床医师转而求助于抗抑郁药,希望它们能有一些益处。遗憾的是,证据并没有支持这种做法。找到对这些患者有效的治疗才有帮助。”Warner博士说。

       特别差的治疗选择

       该研究还显示,有共病焦虑障碍的患者再次入院率显著较高,并且至再次入院时间较短,无论抗抑郁药的使用状况如何。

       控制焦虑后,他们发现出院时接受文拉法辛治疗的患者再次入院的可能性为出院时没有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或接受其他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的3倍(风险比=2.99;95%可信区间1.26~7.07)。

       研究者们指出,既往研究显示文拉法辛与情感转换(患者从抑郁“转换为”躁狂)率较高有关。

       据研究者们介绍,当前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该药与再次入院率较高相关 “为文拉法辛可能是双相障碍患者一种特别差的选择增加了证据。”

       “临床医师在他们使用抗抑郁药治疗双相抑郁时应慎重,并且应持续复习文献,并且注意文献中提到的关于该药的有效性。”

       Warner博士披露无相关经济利益。

       更多阅读:Antidepressants in Bipolar Disorder: No Benefit, Possible Harm.Medscape.2013 May 3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