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精读|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管理
2025-10-09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早筛早诊和新兴治疗手段的发展逐步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尤其是对于早期患者。然而,在乳腺癌防治进程中,我们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携带BRCA1/2基因突变将显著增加个体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终生风险,另外携带者的发病年龄早于其他散发病例,且预后较差等,临床上应给予携带BRCA1/2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特别关注和精准管理。近期,一篇综述聚焦于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管理,探讨了新兴疗法、术式选择和个体化诊疗在这一高危人群中的作用。医脉通整理文章主要内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BRCA1/2突变携带者的乳腺癌早期筛查手段


目前,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建议每年接受乳腺X线或MRI检查。BRCA1突变携带者的肿瘤往往更具有侵袭性,但常表现为良性外观,乳腺X线检查难以发现;BRCA2突变携带者的肿瘤通常更容易通过乳腺X线检查发现。


与其他检查手段相比,MRI检查能够发现早期疾病,对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有益;然而,强化筛查手段还需要成本效益的评估。此外,BRCA1/2突变携带者,何时停止MRI筛查的最佳年龄也尚不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乳腺动态增强MRI(DCE-MRI)是检测乳腺癌最灵敏的影像学手段之一,但其成本高,采集时间长,解读复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解决上述局限性,简化乳腺MRI(AB-MRI)问世,旨在在保持诊断效率的同时减少成像时间,提高资源利用率。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AB-MRI在1975例高危乳腺癌女性(224例为BRCA1/2突变携带者)中筛查的效果。在BRCA1/2突变携带者中,癌症检出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0.3%。鉴于AB-MRI的高效和相对降低的成本,其已被提议作为补充筛查工具。


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CEM)是一种新兴技术,使用碘化造影剂检测乳腺癌。多项研究表明,CEM的效果优于传统的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DM)。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已推荐CEM作为无法接受MRI检查高危女性的补充筛查方案。


上述结果强调了针对BRCA1/2携带者制定个体化筛查策略的必要性,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完善筛查指南,以减轻患者的强化筛查方案负担。


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的早期乳腺癌术式选择


一项2022年的回顾性研究探索了,在确诊了乳腺癌的BRCA1/2突变携带者中,不同术式对局部区域复发率(LRR)、远处复发率、对侧乳腺癌(CBC)发生率、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BCSS)和总生存率(OS)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保乳手术(BCS)和乳房切除术在BRCA1/2突变携带者的生存率和癌症复发率方面无显著差别,但单侧手术的确会增加CBC的发生率。BCS和乳房切除术对患者生存和复发影响的各研究数据总结于表1。


表1.BCS和乳房切除术对患者生存和复发影响的研究总结

DM_20251009111609_001.png


另外,乳腺癌患者,尤其是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是否选择对侧预防性乳房切除术(CPM),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充满争议的话题。一些研究表明,CPM可能对特定人群,特别是年轻的单侧乳腺癌患者,有潜在的生存优势,尤其是那些携带BRCA1/2等高危基因突变的患者。另一些分析则指出,CPM的生存获益因人而异,需要综合考虑年龄、遗传风险和肿瘤生物学特性以及患者心理压力等因素。近期,一项加拿大2023年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在2482例BRCA1基因突变携带者中,双侧乳房切除术可显著降低对侧乳腺癌的概率。该研究还发现,罹患对侧乳腺癌的BRCA1突变的女性死于乳腺癌的可能性是其他女性的两倍,该进一步强调了CPM在BRCA1突变携带的乳腺癌患者中的重要性。整体而言,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风险因素和个人意愿,共同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化疗在BRCA1/2突变携带的乳腺癌患者中的选择与挑战


对于不可手术的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旨在缩小肿瘤,降低TNM分期,增加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尽管NAC并未显著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但若患者在NAC后能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其预后会显著优于有残留病灶的患者,这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HER2阳性乳腺癌中尤为明显。


目前多项研究表明,BRCA1/2突变携带者对铂类药物和蒽环类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一项荟萃分析探究了新辅助治疗对携带BRCA胚系突变的TNBC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在新辅助治疗中,接受顺铂单药治疗的患者pCR较低,而接受铂类+蒽环类+紫杉烷类联合化疗的患者pCR较高。因此,BRCA1/2突变携带者可能更能获益于多种药物的联合化疗,而不是单一药物的治疗。


对于免疫疗法,III期临床试验—KEYNOTE-522取得令人惊喜的临床数据。基于此,帕博利珠单抗已在美国和欧洲获批用于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但KEYNOTE-522临床数据未专门评估基于帕博利珠单抗的新辅助治疗在携带BRCA胚系突变与未携带患者中的疗效差别。II期临床试验—NeoPACT,评估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多西他赛的新辅助疗法在I-III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其中8%患者携带BRCA胚系突变。尽管该研究并未对BRCA突变状态进行具体的亚组分析,但该方案对BRCA胚系突变患者有效。


总结


总体而言,携带BRCA1/2突变的乳腺癌患者需要综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诊疗方案。早期术式的选择既要考虑到患者的远期生存,也要兼顾到患者的个人意愿。对于新辅助疗法,我们则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更适合于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Muñante B, Paz-Manrique R, Pinto JA, Gomez HL. Clinical Management in BRCA Carrier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Cancer Control. 2025;32:10732748251377864. doi:10.1177/1073274825137786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