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递 | 抗精神病药所致催乳素升高:首项大规模量效meta分析
2025-09-16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导读


本项研究是首项探讨超过20种抗精神病药的剂量与催乳素水平变化相关性的量效meta分析,共纳入68项固定剂量随机对照研究,超过2万名急性加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基于对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抗精神病药可分为四个类别,包括不升反降(阿立哌唑),几乎无风险(布瑞哌唑、卡利拉嗪、卢美哌隆、喹硫平),中风险(阿塞那平、氟哌啶醇、伊潘立酮、鲁拉西酮奥氮平齐拉西酮)和高风险(帕利哌酮利培酮),不同药物呈现出不同的量效模式,详见正文。


对于大多数药物而言,性别特异性量效曲线与整体人群相似。使用氟哌啶醇、奥氮平、帕利哌酮、利培酮的女性患者的量效曲线幅度高于男性患者。


帕利哌酮长效针剂(LAI)研究中的量效曲线幅度仅为口服剂型的一半,可能缘于长效针剂峰谷波动更小、血药浓度更平稳。


————————


医脉通编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催乳素升高是抗精神病药最常见且重要的副作用之一,发生于65%的女性和40%-70%的男性用药者中,与性功能异常、骨折等不良转归相关。不同抗精神病药诱发催乳素升高的倾向存在显著差异,但催乳素升高与抗精神病药的剂量是否相关,以及这种相关性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目前尚不清楚。


一项近期发表于CNS Drugs.(影响因子 7.4,Q1)的系统综述和量效meta分析中,慕尼黑工业大学Xiao Lin等对 Cochrane 精神分裂症研究注册库2024年7月26日前收录的固定剂量非维持期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了检索和回顾,共纳入20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和氟哌啶醇,旨在探讨抗精神病药剂量与急性加重的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主要终点为基线至研究结束时的催乳素水平变化均值。


2025-09-16_181604.png


165项符合条件的研究中,有68项报告了可用于meta分析的催乳素数据,涉及238个药物治疗组、23,128 名参与者,研究中位时长为6周(范围 4-24 周)。这些研究的参与者几乎均为急性加重的慢性/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研究主要发现如下:


一、不同药物对催乳素水平的影响及量效关系


不升反降:阿立哌唑


阿立哌唑高剂量组参与者的催乳素水平低于低剂量组。


几乎无风险:布瑞哌唑,卡利拉嗪,卢美哌隆,喹硫平


以上四种药物在研究涉及的所有剂量下对催乳素水平的影响均可忽略不计。


中风险:阿塞那平,氟哌啶醇,伊潘立酮,鲁拉西酮,奥氮平,齐拉西酮


高风险:帕利哌酮,利培酮


使用这些中风险和高风险抗精神病药时,催乳素水平多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阿塞那平、伊潘立酮、鲁拉西酮、奥氮平、齐拉西酮的曲线未达拐点,呈单调递增趋势;帕利哌酮和利培酮的曲线在达到峰值后持续缓慢上升;氟哌啶醇的曲线在达到峰值后轻微下降。帕利哌酮和利培酮的量效关系曲线斜率最大,且可预测性最高(图1,2)。


1.png

图1 不同剂量抗精神病药对催乳素水平的影响;由左至右分别为:第一行,阿立哌唑、阿塞那平、布瑞哌唑、卡利拉嗪;第二行,氟哌啶醇、伊潘立酮、卢美哌隆、鲁拉西酮;第三行,奥氮平、喹硫平、帕利哌酮、利培酮;第四行,舍吲哚、齐拉西酮


3.png

图2 换算为奥氮平等效剂量后的单一抗精神病药剂量-效应曲线;图例由上至下分别为:阿立哌唑、阿塞那平、布瑞哌唑、卡利拉嗪、氟哌啶醇、伊潘立酮、卢美哌隆、鲁拉西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喹硫平、利培酮、舍吲哚、齐拉西酮


氨磺必利布南色林氯氮平、奥氮平/沙米多芬合剂、哌罗匹隆、呫诺美林、佐替平缺乏符合条件的可用数据。


二、性别差异


对于大多数药物而言,性别特异性量效曲线与整体人群的曲线形状相似。对于氟哌啶醇、奥氮平、帕利哌酮、利培酮而言,女性组量效曲线的幅度高于男性组(图3)。


2.png

图3 不同性别个体使用不同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下的催乳素变化;黄色,女性;蓝色,男性;由左至右分别为:第一行,阿立哌唑、布瑞哌唑、卡利拉嗪、氟哌啶醇;第二行,鲁拉西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利培酮;注意不同药物纵轴刻度的差异


阿立哌唑可以降低整体人群的催乳素水平,但在女性患者中的降幅大于男性,日剂量约10 mg时催乳素降幅最大,剂量更高时降幅反而减小,20 mg/d时未见显著的降催乳素效应。目前尚不明确阿立哌唑20 mg/d以上是否会升高催乳素水平。针对女性患者使用较高剂量时,建议谨慎调整剂量。


布瑞哌唑用于男性患者时,催乳素水平几乎没有变化;用于女性患者时,量效关系曲线尽管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钟形特征,但整体上仍为平坦曲线,最大增幅仅为8 ng/mL。因此,布瑞哌唑对催乳素水平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尤其是男性患者。


三、剂型


值得注意的是,帕利哌酮长效针剂(LAI)研究中的量效曲线幅度仅为口服剂型的一半(30.32 ng/mL vs. 62.12 ng/mL),可能缘于长效针剂峰谷波动更小、血药浓度更平稳。作用机制类似的利培酮未发现此效应,原因可能在于研究数量较少致使分析效力不足。


结论


本项研究是首项探讨超过20种抗精神病药剂量与催乳素水平变化相关性的量效关系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抗精神病药对催乳素的影响存在差异,且呈剂量相关性,女性患者受到的影响似乎更大。本项研究的发现或可指导临床调整药物用量,并在治疗决策中考虑性别因素的影响。


文献索引:Lin X, Siafis S, Tian J, et al. Antipsychotic-Related Prolactin Chang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CNS Drugs. 2025 Oct;39(10):937-947. doi: 10.1007/s40263-025-01218-z. Epub 2025 Aug 20. PMID: 40830715; PMCID: PMC12423237.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