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溶血导致PNH患者心血管系统受累,亟需临床重视
PNH持续性溶血可导致多脏器功能受损,包括心血管系统受累,其主要与长期贫血引起的心脏结构改变、
心脏结构功能改变:PNH持续性溶血引发
心脏铁沉积:PNH持续性溶血导致输血依赖,长期输血可导致铁过载,铁沉积在心脏、肝、胰腺等重要器官和网状内皮细胞中,对心脏在内的多器官造成进行性损害2。铁过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线粒体功能受损、铁死亡增加,称为铁过载
冠状动脉血栓:PNH持续性溶血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血栓发生,是引起PNH死亡的主要原因。血栓发生在冠状动脉可导致
不同血栓栓塞部位导致的死亡相对风险3
肺动脉高压:PNH持续性溶血引发
PNH患者心血管系统受累的主要表现
预防和治疗PNH心血管系统受累,尽早启用补体抑制剂是关键
补体抑制剂可从源头控制PNH持续性溶血,尽早启用补体抑制剂控制PNH原发病活动,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系统受累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冠状动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4年版)》6推荐已经发生过PNH相关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尽快应用补体抑制剂进行二级预防。对于血栓治疗,指南推荐尽快应用补体抑制剂以防止进一步血栓形成。此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4)》4也建议已出现血栓的PNH患者尽快使用补体抑制剂。采用补体抑制剂治疗的PNH患者联合单药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预防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再发。
针对肺动脉高压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4)》指出4,PNH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时,首先应针对PNH进行治疗。使用补体抑制剂可有效减轻血管内溶血,减少血栓形成,缓解血管
补体抑制剂显著改善PNH患者肺动脉高压6
目前国内可及的补体抑制剂包括C5抑制剂和
伊普可泮选择性作用于补体旁路途径,阻断补体扩增环及自发水解,抑制补体激活和放大效应,全面强效控制血管内外溶血,从而有效改善PNH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根本诱因。研究显示,在未接受过补体抑制剂治疗的PNH患者中,伊普可泮治疗1周,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快速下降,第2周时基本恢复正常,随后持久维持正常水平。48周时,约80%的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恢复正常(≥12g/dL),98%患者摆脱输血。此外,伊普可泮治疗48周时,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系统主要不良血管事件(MAVE)发生率为0%8,9。
伊普可泮治疗48周,Hb水平持续上升并持久维持正常
伊普可泮治疗48周,LDH水平快速下降并持久维持正常
专家点评
PNH患者长期贫血及输血可引起心脏结构与功能损伤。此外,PNH心血管系统受累的表现还包括肺动脉高压和冠状动脉血栓栓塞,严重危害患者生命。补体异常激活介导的PNH持续性溶血是引发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核心原因。PNH指南与共识均强调尽早启用补体抑制剂,阻断PNH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核心因素,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系统受累的重要策略。伊普可泮选择性抑制补体旁路途径,全面强效控制PNH血管内外溶血,克服C5补体抑制剂残留溶血问题,为临床管理PNH相关心血管并发症提供了有力支撑。
王顺清 教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兼血液内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免疫缺陷与感染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广州市血液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液病专委会委员
Blood中文版和《血栓与止血学》编委
周睿卿 教授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及贫血/MDS学组秘书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红细胞疾病组秘书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血液病分会出凝血青年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广州市血液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授权发明专利1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文章多篇
审批码FAB0042853-93989,有效期为2025-03-27至2026-03-26,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