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清教授:尽早启用补体抑制剂,预防和治疗PNH心血管系统受累
2025-08-26 来源:医脉通

微信图片_2025-08-28_143923_430.png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罕见血液疾病1-2。持续性溶血驱动PNH疾病进行性发展,导致患者出现多脏器功能受损。心血管系统受累是影响PNH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3-4。因此,预防和治疗PNH心血管系统受累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补体抑制剂的可及性提高,PNH临床治疗及心血管系统受累等PNH并发症管理迈向了新阶段。基于此,本文特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周睿卿教授深入解析PNH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核心诱因及防治策略,并特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顺清教授分享经验与见解,以期为临床诊疗实践提供指导,为患者谋取更佳生存。


持续性溶血导致PNH患者心血管系统受累,亟需临床重视


PNH持续性溶血可导致多脏器功能受损,包括心血管系统受累,其主要与长期贫血引起的心脏结构改变、输血引起的心脏铁沉积、冠状动脉血栓、肺动脉高压等相关。


心脏结构功能改变:PNH持续性溶血引发溶血性贫血,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导致心率和呼吸频率代偿性增加。长期贫血可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表现为心肌代偿性肥厚、心脏扩大、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甚至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2


心脏铁沉积:PNH持续性溶血导致输血依赖,长期输血可导致铁过载,铁沉积在心脏、肝、胰腺等重要器官和网状内皮细胞中,对心脏在内的多器官造成进行性损害2。铁过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线粒体功能受损、铁死亡增加,称为铁过载心肌病5


冠状动脉血栓:PNH持续性溶血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血栓发生,是引起PNH死亡的主要原因。血栓发生在冠状动脉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回顾性研究显示,PNH冠状动脉血栓发生率为3.31%,是PNH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RR)为20.533


DM_20250827004415_001.PNG


不同血栓栓塞部位导致的死亡相对风险3


肺动脉高压:PNH持续性溶血引发一氧化氮(NO)过度消耗,肺血管平滑肌功能失调、肺血管阻力增大逐渐形成肺动脉高压。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可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心室肥厚,甚至右心衰竭等表现4


DM_20250827004415_002.PNG


PNH患者心血管系统受累的主要表现


预防和治疗PNH心血管系统受累,尽早启用补体抑制剂是关键


补体抑制剂可从源头控制PNH持续性溶血,尽早启用补体抑制剂控制PNH原发病活动,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系统受累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冠状动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4年版)》6推荐已经发生过PNH相关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尽快应用补体抑制剂进行二级预防。对于血栓治疗,指南推荐尽快应用补体抑制剂以防止进一步血栓形成。此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4)》4也建议已出现血栓的PNH患者尽快使用补体抑制剂。采用补体抑制剂治疗的PNH患者联合单药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预防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再发。


针对肺动脉高压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4)》指出4,PNH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时,首先应针对PNH进行治疗。使用补体抑制剂可有效减轻血管内溶血,减少血栓形成,缓解血管痉挛、一氧化氮耗竭等情况4。研究显示7,在26周治疗期内,补体抑制剂治疗组PNH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160pg/ml(提示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降低了50%(由52.5%降至26.3%),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DM_20250827004415_003.PNG

补体抑制剂显著改善PNH患者肺动脉高压6


伊普可泮全面强效控制溶血,降低PNH患者心血管系统受累风险


目前国内可及的补体抑制剂包括C5抑制剂和B因子抑制剂。C5补体抑制剂作用于补体末端通路,无法阻断扩增环放大效应,导致血管内溶血残留,引发血管外溶血,患者治疗后仍长期面临贫血、疲劳、输血依赖等挑战。 


伊普可泮选择性作用于补体旁路途径,阻断补体扩增环及自发水解,抑制补体激活和放大效应,全面强效控制血管内外溶血,从而有效改善PNH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根本诱因。研究显示,在未接受过补体抑制剂治疗的PNH患者中,伊普可泮治疗1周,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快速下降,第2周时基本恢复正常,随后持久维持正常水平。48周时,约80%的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恢复正常(≥12g/dL),98%患者摆脱输血。此外,伊普可泮治疗48周时,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系统主要不良血管事件(MAVE)发生率为0%8,9


DM_20250827004415_004.PNG

伊普可泮治疗48周,Hb水平持续上升并持久维持正常


DM_20250827004415_005.PNG

伊普可泮治疗48周,LDH水平快速下降并持久维持正常


专家点评


PNH患者长期贫血及输血可引起心脏结构与功能损伤。此外,PNH心血管系统受累的表现还包括肺动脉高压和冠状动脉血栓栓塞,严重危害患者生命。补体异常激活介导的PNH持续性溶血是引发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核心原因。PNH指南与共识均强调尽早启用补体抑制剂,阻断PNH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核心因素,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系统受累的重要策略。伊普可泮选择性抑制补体旁路途径,全面强效控制PNH血管内外溶血,克服C5补体抑制剂残留溶血问题,为临床管理PNH相关心血管并发症提供了有力支撑。


1756227207672861.png

王顺清 教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兼血液内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免疫缺陷与感染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广州市血液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液病专委会委员

Blood中文版和《血栓与止血学》编委


1756227226726101.png

周睿卿 教授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及贫血/MDS学组秘书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红细胞疾病组秘书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血液病分会出凝血青年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广州市血液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授权发明专利1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文章多篇


审批码FAB0042853-93989,有效期为2025-03-27至2026-03-26,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参考文献
2.Bektas M, et al.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atient journey and burden of disease. J Manag Care Spec Pharm. 2020 Dec;26(12-b Suppl):S8-S14.
3.Ziakas PD, et al. Thrombosis in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sites, risks, outcome. An overview. J Thromb Haemost. 2007 Mar;5(3):642-5.
5.Fang W, Xie S, Deng W. Ferroptosis mechanisms and regulation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ell Biol Toxicol. 2024 Mar 21;40(1):17.
7.Hill A, et al. Effect of eculizumab on haemolysis-associated nitric oxide depletion, dyspnoea, and measures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nocturnal haemoglobinuria. Br J Haematol. 2010 May;149(3):414-25.
8.de Latour RP, et al. Oral Iptacopan Monotherapy in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N Engl J Med. 2024 Mar 14;390(11):994-1008.
9.Antonio M Risitano, et al. Oral iptacopan monotherapy maintains efficacy and safety over 48 weeks in complement inhibitor-naïve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 in the phase iii appoint-PNH trial. 2024 EBMT Abstract: A13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