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祥、佟红艳教授:跨越髓淋两大谱系,维奈克拉再度拓展生命边界
2025-08-24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近年来,我国血液肿瘤治疗取得长足进步。五年前,维奈克拉作为全球首个BCL-2抑制剂登陆中国,重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格局,为更多患者点亮了长生存曙光。如今,维奈克拉再获新适应症,为伴17p缺失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开启治疗新纪元。


值此之际,医脉通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王建祥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佟红艳教授结合维奈克拉治疗AML与CLL/SLL的发展历程分享真知灼见。


1.jpg


四十年科研探索铸就BCL-2靶向疗法,维奈克拉革新血液肿瘤治疗范式

在过去的40年里,肿瘤细胞死亡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焦点。1978年,血液肿瘤领域学者首次确认了t(14;18)染色体易位;并在随后的数年中,逐步揭开了BCL-2蛋白在抑制细胞凋亡中的关键作用。这为从“细胞死亡”这一基础生命现象,转向“调控新抗肿瘤疗法”提供了理论基石。进入21世纪后,领域内学者确定了可靶向BH3蛋白结合口袋的作用机制,并发现了先导化合物1。这标志着我们从基础理论向药物研发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后续BCL-2抑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BCL-2蛋白在许多血液肿瘤(如AML、CLL)中过度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导致肿瘤细胞无限增殖和存活2-3。对此,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则“模拟”促凋亡蛋白的关键部分(BH3结构域),高选择性地结合BCL-2蛋白,激活促凋亡蛋白(如BIM、BAX、BAK),进而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触发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级联反应,最终启动并执行细胞凋亡程序,精准杀伤肿瘤细胞4


基于此,领域学者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


2016年,维奈克拉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CLL/SLL5,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BCL-2抑制剂。


2018年,基于M14-358和M14-387研究,维奈克拉在美国获批AML适应症6


2020年,里程碑式VIALE-A研究结果发布7,基于此,维奈克拉在中国获批AML适应症。


随后的几年,维奈克拉在中国经历了飞速的发展。2023年,维奈克拉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四年间大量针对维奈克拉关键研究的事后分析数据陆续披露,深化了临床医生对维奈克拉临床应用的理解,并且多项真实世界研究以及IIT研究的发表,也进一步证实了维奈克拉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2025年维奈克拉迎来了又一重大突破,正式获批其在中国的第二个适应症,单药用于既往经过一种治疗的伴17p缺失的成人CLL/SLL患者,带来了全新且有效的治疗选择。


维奈克拉延长伴17p缺失R/R CLL患者生存,填补BTKi失败后治疗空白

维奈克拉获批新适应症的关键研究包括中国M14-728研究和全球性M13-982研究。其中,在中国开展的M14-728研究显示,维奈克拉单药治疗伴17p缺失复发难治性(R/R) CLL患者的总体缓解率(ORR)达72.5%,外周血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为55.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2.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8。安全性方面,维奈克拉的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AEs)发生率较低,≥3级AEs可控且可管理。此外,全球开放标签、多中心Ⅱ期M13-982研究采用维奈克拉单药持续治疗伴17p缺失的R/R CLL患者9,结果显示,中位随访70个月时,维奈克拉单药治疗的最佳ORR为77%;中位PFS和OS分别达28.2个月和62.5个月,为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获益。


在全球R/R CLL的治疗格局中,BCL-2抑制剂和BTK抑制剂(BTKi)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对于伴17p缺失且经BTKi治疗后失败的患者,维奈克拉的疗效如何?M14-728研究亚组分析显示,在BTKi治疗失败的患者中,维奈克拉的ORR达71.9%,与总体人群相当;中位PFS达19.0个月8,这证明了维奈克拉作为BTKi治疗失败后强有力的后续治疗选择的价值,有效解决了临床的一大痛点。


跨越髓淋两大不同谱系血液肿瘤,维奈克拉持续为中国患者的生命续航

在近日举行的CSCO第九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贡铁军教授发表演讲,并系统梳理了维奈克拉在AML和CLL中的最新循证证据。作为我国首个且目前唯一同时获批AML与CLL/SLL两大适应症的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在关键性研究中均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充分验证其靶向凋亡的核心机制在血液肿瘤中的广泛应用潜力。


在AML领域,维奈克拉已深耕四年,成为该领域不可或缺的标准治疗选择,深刻改变了中国老年/体弱AML患者的治疗格局,并获得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2025)10和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Acute Myeloid Leukemia (Version 2.2025)11的一致推荐;而在CLL领域,临床也将维奈克拉作为固定疗程联合方案的基础药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全球多项研究数据显示,维奈克拉可为广大患者带来“无治疗生存”优势和全新的、固定疗程的口服治疗希望。基于此次在CLL领域的新适应症获批,中国CLL/SLL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年版)也将其优先推荐为17p缺失/TP53突变患者的治疗选择12


总体而言,从AML到CLL,维奈克拉正以其创新的作用机制和坚实的循证依据,成为血液领域靶向凋亡治疗的关键药物。相信继在AML领域积累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后,维奈克拉将为中国CLL患者,特别是预后极差的17p缺失患者带来长远生存获益。


专家寄语

王建祥教授


从AML到CLL,维奈克拉跨越髓淋两大谱系,靶向凋亡的核心机制成为临床治疗中逆转战局的关键,证明了BCL-2抑制剂在血液肿瘤中的广泛应用潜力。


佟红艳教授


固定疗程的维奈克拉方案为CLL患者带来了“无治疗生存”新希望,有望助力患者实现深度缓解后停药,获得长期、高质量的生存。


1756040937686076.jpg

王建祥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临床首席专家

北京协和医学院 首批长聘教授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主任

国家血液内科质控中心(筹)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 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副会长

J Hematol & Oncol 副主编

Blood 编委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主编(2012-2016)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 主任委员 (2012-015)

“杰青”、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突贡专家、国务院特贴专家

CD19、CD33 CAR-T主要研发者

白血病治疗领军人,预后分层、强化诱导、全程管理,显著改善了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牵头制定了《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多部诊治指南

NIH博士后杰出研究奖,第十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一等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


1756040769645009.jpg

佟红艳 教授

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

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心主任,淋巴瘤中心主任

浙江省血液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

浙江大学医学院诊断教研室主任

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

浙江省高层次创新人才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

浙江省杰出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

英国Royal Free Hospital 高级访问学者

浙江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委兼MDS/MPN学组组长

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淋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试验与伦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健康服务业促进会血液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白血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MDS/MPN工作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分会常委兼MDS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学组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血液淋巴专业委员会MDS/MPN学组组长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省部级重点项目、领雁计划、省杰青项目等8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J Clin Invest,JHO,Leukemia,Sci Adv,AJH,Haematologica,EJC, Infect等SCI期刊7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参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


审批号:BCL2-CN-00045-MC

有效期:2026年6月30日


参考文献
1.Nat Rev Cancer. 2016;16(2):99-109.
2.王玉凰等.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12):2980-2986.
3.邱录贵,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0,41(9):783-787.
4.Cancer Res. 2016 October 15; 76(20): 5914–5920.
5.https://www.fda.gov/drugs/resources-information-approved-drugs/fda-approves-venetoclax-cll-or-sll-or-without-17-p-deletion-after-one-prior-therapy
6.https://www.fda.gov/drugs/fda-approves-venetoclax-combination-aml-adults
7.DiNardo CD, et al. N Engl J Med. 2020;383(7):617-629.
8.维奈克拉片说明书.
9.Seymour JF et al. Blood Adv. 2024;8(8):1992-2004.
1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2025[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5: 4.4.
11.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cute Myeloid Leukemia. Version 2.2025. http://www.nccn.org.
12.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5;46(2):105-11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