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周刊 | 每周眼科新闻速递
2025-08-22

图片
图片



前言


探索眼科领域的最新动态,了解行业前沿资讯。本周我们为您精选了几则重要新闻,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视觉之旅吧!


许迅/何鲜桂教授团队:运动本身(非仅光照)是近视防控关键因素


近期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许迅教授及何鲜桂教授团队通过分析上海市户外时间干预研究(Shanghai Time Outside to Reduce Myopia, STORM)为期一年的腕表监测的体力活动数据,探究了体力活动对近视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发表在期刊BMC Medicine(Chen D, Wang J, Chen J, Lu M, Du Y, Zhu Z, Sankaridurg P, Zhu Z, Zhang B, Du L, Yang J, He X, Xu X. Smartwatch-monitor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myopia in children: a 2-yea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C Med. 2025 May 21;23(1):294. doi: 10.1186/s12916-025-04136-5. PMID: 40399891; PMCID: PMC12096555.)。



复旦洪佳旭团队合作改进“加强版迷你”基因编辑器


图片

2025年8月5日(当地时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洪佳旭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所王宇团队合作,于美国科学院院刊期刊 PNAS(IF:9.1) 发表题为“Engineered Un1Cas12f1 with boosted gene-editing activity and expanded genomic coverage”的论文。该研究通过结构指导的理性设计改造Un1Cas12f1,分析此前发表的冷冻电镜结构数据(PDB: 7L49)锁定DNA结合与切割关键域(REC, RuvC, NUC),引入协同优化突变:M427F/F487W/D143R/T147R/E151A,获得了“加强版迷你”CRISPR核酸酶MiniCasUltra,编辑效率提升的同时基因组靶向范围得到拓展。





图片


张国明教授团队小儿眼底病研究成果登载于ARVO会刊


图片
图片


由深圳市眼科医院胡亚柔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深圳市眼科医院张国明教授为主通讯作者,在《Translational Vision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题为“RB-Care: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for automatic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and surveillance of retinoblastoma”(一种用于自动定量评估和监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系统)的论文。



双眼植入新一代融合型老视矫正型Toric IOL,一站式解决白内障+散光+老视难题


图片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老视矫正的需求日益增长,多种类型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与此同时,人们也日益关注到散光对于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影响,不遗余力地探索能够一举解决白内障、老视及散光困扰的更优方案。近日,北京茗视光眼科医院白内障科专家朱思泉教授执刀,成功完成了中国内地首批TECNIS Synergy™ Toric II IOL植入。这一里程碑式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这款强生眼力健全新一代融合型焦深延长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正式登陆中国临床应用,为广大白内障合并散光、老视的患者带来了更加便捷、稳定的视觉质量提升解决方案。



魏世辉教授团队携手彭春霞教授团队:从获得性脑损伤性同侧偏盲患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探索逆行跨神经元损伤的特点


图片

逆行跨神经元损伤(RTD)指中枢神经系统中上级神经元损经突触连接导致下级神经元损伤的现象,因神经元间结构不连续性,其存在备受争议。视觉通路因眼球是透明性器官成为研究RTD的理想模型。1963年,Van Buren发现灵长类动物右枕叶损伤后,右外侧膝状体萎缩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丢失,后续研究也证实了先天性脑损伤中存在RTD,但后天性脑损伤中的RTD未被证实。直至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出现,2009年一项研究利用其检测后天性脑损伤病例的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丢失情况,证实了后天性脑损伤中存在RTD,2012年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表明损伤会随时间逐渐加重。但是因为后天性脑损伤致视觉功能损害的病例较少,而且大部分伴有中枢神经损伤,眼部检查配合性差、数据不完整,RTD大样本临床研究较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魏世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彭春霞教授等人拟用频域OCT观察40例获得性脑损伤所致同侧偏盲(HH)患者的黄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mRGCL)和pRNFL丢失情况及其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


阿尔茨海默氏症治疗的革命性进展:聚焦超声的突破性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 (AD) 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着 600 万美国人。据阿尔茨海默病协会 (Alzheimer's Association ) 估计,随着人口老龄化,预计到 2050 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 3000 万。  

聚焦超声目前正被探索作为一种革命性的疗法,有望为患者带来希望。这种创新方法不仅标志着治疗这种毁灭性疾病的潜在范式转变,其未来发展也体现了多项卓越的合作努力和科学进步。


819医师节新能量!上海市五官科医院惠民公益云义诊&线上科普直播来啦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节日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

医师节当天,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将举办“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互联网医院义诊活动及全天公益惠民科普直播活动 。

时间:2025年8月19日(周二)8:00—16:00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图片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