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诊治 | 肝病表现为主的罕见病!光敏性皮炎病史不可忽略!
2025-08-21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病例诊断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患者为41岁女性,因出现尿色深、巩膜黄染、乏力、气短,随后出现急性右上腹疼痛伴背部放射于外院就诊。既往有胃食管反流病、肥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焦虑和抑郁病史;否认过量饮酒。


体格检查:上腹部及右上腹压痛,无腹膜刺激征。轻度黄疸,皮肤无皮疹,有光敏性皮炎发作史。


初步实验室检查显示轻度白细胞减少、正细胞性贫血,肝酶升高且胆红素显著升高。患者的用药方案包括右苯丙胺/安非他明、奥美拉唑、唑吡坦和司美格鲁肽。就诊前7周开始服用仅含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药(OCP),在外院就诊时停用。腹部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结果正常,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标志物检测结果为阴性。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正常。


但患者肝功能持续恶化,尤其是胆红素升高。在我院就诊时,AST为364 U/L,ALT为393 U/L,ALP为155 U/L,总胆红素为9.2 mg/dl,直接胆红素为6.9 mg/dl。


肝活检显示存在进展期纤维化(图1A)和严重胆汁淤积(图1B),三色染色证实桥接纤维化(图1A)和局灶性结节形成,为3-4期。图1显示明显胆汁淤积引起的肝细胞羽毛状变性/胆汁淤积。胆汁颜色从寻常浅绿色(图1B绿圈)到不寻常的深棕色(图1B红圈)不等。肝活检显示门脉区轻微慢性炎症。局灶性胆管损伤表现为细胞核大小不等和轻度核排列紊乱,但胆管未丢失,存在胆管增生。小叶炎症不明显,未见肝细胞坏死。轻度大泡性脂肪变性(5~10%)。铜染色阳性。铁染色阴性。过碘酸希夫-淀粉酶(PAS-D)显示门静脉周围肝细胞胞浆内无嗜酸性小球。


1.png

图1 组织学显示纤维化和胆汁淤积的证据


CK7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证实胆管未丢失(图2A,红色箭头);由于严重的胆汁淤积,还可见胆管反应(图2A,绿色箭头)和活化的中间型肝细胞(图2A,蓝色箭头)。偏振光下观察到大量橙-红色马耳他十字结晶色素沉积(图2B)。


2.png

图2


该患者最可能是何种诊断?还需要哪些检查进一步确诊?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完整病例,一起参与讨论~


1751527071859244.jpg

识别二维码查看完整病历

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