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
戴波教授:
同类型研究*中首个达到中位随访8.1年:坚持长期治疗是得到更好生存预后的基础
区别于传统一代抗雄药,恩扎卢胺作为第二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剂通过“三重阻断”机制(抑制雄激素与雄激素受体[AR]结合,抑制AR核移位以及AR与DNA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和延缓疾病进展,而持续用药正是深化临床获益的重要保障。III期ENZAMET研究探索了恩扎卢胺 + 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对比非甾体类抗雄药(NSAA) + ADT用于mHSPC患者一线治疗的有效性,中位随访时间达到了8.1年。至数据截止时,仍有33%的患者继续使用恩扎卢胺治疗,而NSAA使用率仅为14%[1]。这些数据反映出恩扎卢胺的总体安全性和患者长期治疗的耐受性良好,这也是患者可以得到更好预后的基础。
*同类型研究指ARPI用于mHSPC患者一线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
戴波教授:
中位OS长达8.0年:长期用药才能最大化生存获益
我们常说,“5年”是肿瘤患者的“坎儿”。对于肿瘤可切除的患者而言,如果根治性术后“5年无复发”,那么就可以视为“临床治愈”;对于转移患者而言,“5年生存率”成为衡量治疗效果、判断预后的重要标准,也让“5年”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时间节点。恩扎卢胺对于mHSPC患者的意义在于突破了“5年”这道“坎儿”,意味着患者距离“长期生存”更近了一大步。恩扎卢胺将患者中位OS延长至8.0年,较对照组延长了2.2年,死亡风险降低27%(HR = 0.73)[1]。ENZAMET的8年随访数据告诉我们,长期用药才能最大化恩扎卢胺的获益,8年生存率提升至50%,让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期待。
戴波教授:
中位临床无进展生存期(PFS)翻3倍:mHSPC早期开始强化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在mHSPC阶段,肿瘤对激素治疗敏感,患者中位OS约为27 ~ 35个月[2]。一旦患者由mHSPC进入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阶段,肿瘤细胞不再依赖于雄激素信号通路,患者将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性,每年疾病进展风险由14%骤升至74%,全因死亡风险由16%骤升至56%[3]。此外,进入mCRPC阶段后,患者治疗选择有限,生活质量降低,预后更差,中位OS约为11.4 ~ 20.8个月[4]。因此,前列腺癌治疗要抓住mHSPC关键窗口期,通过早期联合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强化治疗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mHSPC患者一线恩扎卢胺 + ADT方案相比NSAA + ADT使患者中位临床PFS翻3倍(81.0 vs. 25.0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了55%(HR = 0.45)[5]。ENZAMET研究8年随访数据再次证实:mHSPC阶段联合恩扎卢胺强化治疗是改善预后的核心策略。
专家点睛
叶定伟教授:
“早期强化 + 长期维持”成为mHSPC核心治疗模式
ENZAMET研究的8年生存数据是前列腺癌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更长期的生存证据,更在于从根本上重塑了mHSPC的治疗范式。它确立了“早期强化 + 长期维持”的核心模式。研究以中位8.1年随访的坚实数据证明,在mHSPC这一关键窗口期,起始恩扎卢胺联合ADT的强化治疗方案,中位临床PFS翻3倍。这打破了传统“阶梯治疗”和“序贯治疗”思维的局限,明确了早期ARPI的生存获益优势。
此外,ENZAMET研究重新定义了mHSPC患者的生存目标,让“5年生存”这一肿瘤治疗的心理门槛成为历史,将mHSPC的长期生存从期待变为现实。中位OS突破8年且33%患者仍在持续用药的数据,标志着前列腺癌慢病化管理时代的到来,为患者提供了接近慢性疾病的生存质量与希望。
ENZAMET研究为mHSPC的早期强化治疗提供了更强循证依据。一线起始恩扎卢胺,8年生存可期。恩扎卢胺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获益!
MAT-CN-XTD-2025-00135
Preparation date: 2025/8/12
仅供医学卫生专业人士阅读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