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
另一方面,甲状腺作为人体代谢调控的重要内分泌腺体,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和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所马旭、杨英团队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关海霞团队合作,在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发表研究论文Incidental hyperglycemia in women at reproductive ag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yrotropin level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China,聚焦我国育龄(20-49岁)女性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该群体高血糖发病率的重要数据,并探讨了反映甲状腺功能的敏感指标 —— 促甲状腺激素(TSH)与高血糖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本研究基于我国国家免费孕前检查项目(NFPCP)数据,采用回顾性队列设计,纳入33.9万20-49岁女性,分别计算糖尿病(DM)和空腹血糖受损(IFG)的发病率,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基线TSH及其动态变化与高血糖发病风险的关联,以逆概率处理加权(IPTW)控制混杂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刻画TSH与DM/IFG发病风险的非线性关系。
我国育龄女性高血糖的发病率
本研究纳入2010至2017年间首次参与NFPCP、随后间隔3年(30-42个月)接受二次检查的育龄女性。研究聚焦基线孕前检查时空腹血糖(FPG)<6.1 mmol/L(110 mg/dL)、未确诊糖尿病的受试者,排除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左甲状腺素或降糖药治疗者,最终339,259名女性纳入发病率计算。这些女性的年龄中位数为24 [四分位距 22-26] 岁。
在3年随访期间共记录12,639例高血糖事件,包括3,685例DM新发病例和8,954例IFG病例,高血糖、DM和IFG粗发病率分别为1.25/100人年、0.37/100人年和0.90/100人年。
基线TSH与高血糖发病风险的关联
本研究中,以既往工作中设定的TSH正常范围(0.37-4.88 mIU/L)衡量纳入对象的甲状腺功能状态。经多变量调整后,与基线TSH正常组(0.37-4.88 mIU/L)相比,基线TSH异常者在随访中DM发病风险升高82%(HR=1.82,95%CI 1.61-2.05),IFG发病风险增加47%(HR=1.47,95%CI 1.35-1.60)。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揭示TSH水平与高血糖发病风险呈反J型关联,提示甲状腺毒症和
为减少TSH在不同地方实验室或检测方法之间的系统性差异或变异,本研究将TSH实测值转换为中位数倍数(MOM)再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基线TSH水平与高血糖发病风险的反J型关联仍然存在。
图 基线TSH实测值和MOM值与高血糖发病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
随访期间TSH状态改变与高血糖发病风险的关联
纳入的育龄女性在随访期间,15,189.7名(4.5%)TSH状态由异常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组),15,352.7名(4.5%)TSH状态由正常转为异常(发生异常组),3,430.9名(1.0%)持续异常TSH状态(持续异常组),304,322.5名(90.0%)维持正常TSH状态(持续正常组)。
经多变量调整后发现:与TSH持续正常组的育龄女性相比,TSH发生异常组的新发DM风险显著增加(HR=1.82;95%CI 1.61-2.05),TSH恢复正常组也有新发DM风险明显增加(HR=1.19;95%CI 1.02-1.37);这两组育龄女性的IFG发病风险分别增高47%(95%CI 35%-60%)和17%(95%CI 7%-29%)。
表 随访期间不同TSH状态变化模式与高血糖发病风险
本研究是首项在育龄女性中证实基线TSH水平和甲功状态变化与高血糖发病风险相关的大规模研究。研究从育龄女性的糖代谢健康角度,提出支持将甲状腺功能筛查纳入孕前保健的依据,并建议将育龄期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女性列入高血糖发病风险增高的预警人群,为制订科学、早期防控代谢性疾病的策略增加了理论基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杨英研究员、吕心怡博士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付金蓉医师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马旭研究员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关海霞主任医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