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部最新骨科指南和共识,一文收入囊中|6月份指南更新
2025-08-05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指南共识


在骨科领域的临床实践与科研工作中,前沿、权威的指南/共识犹如精准的航标,为疾病诊断、治疗方案抉择及学术研究方向指引道路。为助力各位老师在骨科领域的工作与探索,本文汇总了2025年6月份发布的骨科领域相关指南及共识,供各位老师查询下载~



1.《中国膝骨关节炎康复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


《中国膝骨关节炎康复治疗指南(2023 版)》由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制定,旨在规范膝骨关节炎(KOA)的康复治疗。该文围绕上述指南中 KOA 康复评定与治疗的 11 个核心临床问题展开,重点介绍 KOA 的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等康复策略,并提出多项相应的推荐意见,在解读指南的同时,为国内从事 KOA 诊疗与康复管理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与启示,以优化 KOA 康复治疗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提高患者的康复预后。


链接:

https://guide.medlive.cn/guidelinesub/9181


2.可吸收聚合物钉棒在足踝外科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螺钉是足踝外科最常用的内置物之一,金属螺钉存在应力遮挡、腐蚀以及需二次取出等主要缺点,促使临床寻找更理想的骨内固定材料。可吸收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生物内固定材料,1984年首次在芬兰成功应用于踝关节骨折内固定。可吸收聚合物钉棒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术后不干扰CT及MRI检查、良好的弹性模量以及膨胀自锁特性等优点,但其抗扭力差,术中应用需充分攻丝、冲洗后再拧入螺钉,防止损伤断裂。近日,本专家共识发布,旨在为足踝外科医师提供可吸收聚合物钉棒临床应用的学术性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可吸收钉棒在足踝外科的临床应用指征、临床实践和相关问题等。


链接:

https://guide.medlive.cn/guideline/35710


3.合并胸腹部损伤的四肢骨折诊治专家共识


合并胸腹部损伤的四肢骨折一般指合并胸腹部损伤的所有四肢骨折,包括四肢长骨的开放性骨折,以及骨盆的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开放性骨折。目前,这类患者的临床处理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对于四肢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受伤机制,如何及时甄别胸腹部损伤的存在,如何通过相关检查避免漏诊,合并胸腹部损伤和四肢骨折的治疗顺序等,以及何时对四肢骨折进行手术干预等,已有不少临床研究报道,但尚未形成专家共识。本共识对合并胸腹部损伤的四肢骨折诊治的相关问题给出推荐意见,以避免临床诊治四肢骨折时对胸腹部损伤的漏诊,并减少胸腹部损伤与四肢骨折在治疗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链接:

https://guide.medlive.cn/guideline/35655


4.68Ga-DOTA-IBA PET/CT骨显像操作指南(2025年版)


68Ga-DOTA-IBA是一种创新的双膦酸盐放射性药物,拥有较高的放射化学纯度和良好的体外稳定性。利用DOTA的双功能螯合特性,68Ga-DOTA-IBA 能够稳定地结合到放射性金属上,实现对骨骼的靶向成像。68Ga-DOTA-IBA能迅速地从血液中被清除,并且在非靶组织中也显示出快速的清除能力,可降低正常器官的辐射暴露。作为一种新型的骨靶向放射性药物,68Ga-DOTA-IBA在骨转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高骨靶向性、快速清除和低毒性使68Ga-DOTA-IBA成为一种理想的PET/CT显像剂,可为肿瘤骨转移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本指南依据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及专家实践经验与讨论意见制定,旨在为骨转移患者接受68Ga-DOTA-IBA PET/CT 检查提供全面指导,以确保68Ga-DOTA-IBA PET/CT检查的操作流程规范化与质量及安全,同时为不同影像学表现提供准确的解读与标准化的诊断报告。


链接:

https://guide.medlive.cn/guideline/35603


5.人工智能脊柱退变影像学测量位点与标注专家共识(2024)


影像学检查是评估脊柱退变程度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不同医疗机构成像设备、影像扫描方式存在差异,加之测量数据繁杂、影像学结果描述和分型存在较多争议,限制了疾病诊疗的规范性。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脊柱退行性疾病影像学分析,可以提高疾病诊断标准的一致性,同时提升医师诊断效率,使医患受益。为了规范脊柱退行性疾病影像学标注与测量,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临床研究数据及相关行业要求,在脊柱退行性疾病影像标注数据采集规范、定义、影像学表现及测量方案等方面,专家达成统一意见并制定本共识,有助于提高数据标注与测量的一致性,进而建立准确性高、通用性好、泛化能力强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为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坚实的影像学依据。


链接:

https://guide.medlive.cn/guideline/35594


6.2025 亚太共识: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管理


男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未得到充分诊断和治疗的疾病,本文主要为亚太地区男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指南。建议包括对50岁及以上男性进行骨折风险评估,对70岁及以上男性使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检测,改变生活方式,以及对高危患者使用双膦酸盐、地诺单抗和合成代谢药物等药物干预。


链接:

https://guide.medlive.cn/guideline/3541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