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肝病的三级预防,如何进行?专家指导意见一览
2025-08-04
关键词: 放射性肝病 肝癌

导语


放射性肝病(radiation induced liver diseases,RILD)指肝脏受到一定剂量的射线照射,触发肝实质及间质细胞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出现无黄疸性肝肿大、腹水或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等临床特征,需临床干预的放射性肝损伤。RILD可由放射事故(核辐射)、核战争导致,也可发生于放射职业暴露人群或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近期,《放射性肝病三级预防专家指导意见》发布,本文整理了RILD三级预防的指导意见。


RILD的一级预防


(1)正常肝脏耐受剂量的关键影响因素:正常肝体积、放射治疗分割方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强)

(2)肝功能Child-Pugh A级: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全肝平均耐受剂量为28~30 Gy;1/3肝脏受照射,平均耐受剂量可>42 Gy;大分割放射治疗,正常肝体积需>700 ml,全肝平均受照射剂量需<15 Gy分3次或20 Gy分6次。(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强)

(3)肝功能Child-Pugh B级7分以上:慎行肝区放射治疗;肝功能Child-Pugh C级:避免进行肝区放射治疗。(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强)

(4)肝区肿瘤放射治疗,推荐有条件的单位使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技术,并管控肝脏随呼吸的运动。(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强)

(5)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影响RILD:HBV感染者,围放射治疗期需进行抗病毒治疗,药物可使用核苷酸类似物。(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强)

(6)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进行放射治疗,需先评估肝功能及剩余正常肝体积等。(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强)


RILD的二级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1)RILD分为经典型RILD和非经典型RILD。经典型RILD的特征为无黄疸性肝肿大和腹水,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异常升高;非经典型RILD仅表现为AKP、ALT等肝功能指标异常,但无肝肿大及腹水。(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强)

(2)局灶RILD的影像学表现不可等同于放射性肝病;后者需在前者基础上出现需临床干预的RILD相关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等才可诊断。(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强)

(3)局灶RILD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增强扫描时,动、静脉期均表现为强化,与HCC复发时的“快进快出”(动脉期增强、静脉期减低)不同。(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强)

(4)RILD的诊断标准:肝脏已接受高剂量放射治疗,出现典型或非典型的RILD临床表现,并排除肿瘤进展、病毒性或药物性肝损伤。(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强)

(5)出现≥RTOGⅡ级急性肝损伤的患者应停止放射治疗。(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强)


RILD的三级预防(积极治疗、随访)


(1)放射治疗科、肝脏或消化或肿瘤内科、影像科等科室参与的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讨论,会诊治疗。(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强)

(2)保肝、利尿、补充血浆白蛋白等对症支持治疗。(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强)


RILD的多学科团队建设


(1)RILD防治MDT核心科室:放射治疗科和消化内科。

(2)RILD防治MDT周围科室:影像科、病理科、感染科、肿瘤内科、肝胆外科(普外科)等。

(证据等级:中;推荐等级:强)


以上内容来源:

吴志峰,曾昭冲.放射性肝病三级预防专家指导意见[J].肝癌电子杂志,2025,12(02):1-7.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