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的发病机制
目前,F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早期研究发现FD的发病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
表1 FD的发病机制
FD的诊断
1.罗马IV诊断标准
根据罗马IV诊断标准,以下症状符合1项或多项:①餐后饱胀不适;②早饱感;③中上腹痛;④中上腹部烧灼感,且未见可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代谢性或系统性疾病。
根据主要症状不同,其可分为上腹痛综合征(EPS)或餐后不适综合征(PDS):EPS表现为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上述症状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且发作至少每周1d;PDS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且上述症状足以影响日常活动,且发作至少每周3d。
以上症状至少存在6个月,且近3个月符合上述罗马IV诊断标准。
2.辅助检查
•可行
•可行
•我国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发国家,推荐初诊消化不良患者及时进行
•对经验性治疗无效的消化不良患者可行
•胃肠功能检测有助于了解FD发病机制,可用于胃轻瘫等疾病的鉴别诊断。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可伴焦虑、抑郁状态,可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或其他量表进行测定。
FD的治疗
1.一般治疗
FD属功能性胃肠疾病,健康的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FD患者应适当调整自身饮食结构,如避免高油及高糖饮食、减少淀粉及蛋白质含量摄入、戒烟戒酒、避免过饱等。同时,应配合适当运动,以加强自身胃肠蠕动。
此外,积极的心理治疗对FD症状缓解亦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特别对难治性FD来说,帮助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症状缓解能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2.西药治疗
➤抑酸药物可作为EPS的首选治疗
常用的抑酸药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
➤胃肠促动药可作为PDS的首选治疗
胃肠促动药可作为PDS的首选治疗用药,具有促进胃肠排空,改善消化不良,抑制恶心、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使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缓,我国最新的第六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将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不良列为根除指征。目前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推荐铋剂+PPI+2种抗菌药物的四联方案,疗程建议为14d。
表2 铋剂四联方案ᵃ中推荐的抗生素组合
注:ᵃ铋剂四联方案中标准剂量PPI包括奥美拉唑20mg、
➤消化酶可改善FD患者的部分症状
包括多酶片、
➤神经调节剂对难治性FD或合并焦虑、抑郁的FD患者有效
FD可合并焦虑抑郁、重性
3.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FD方法多样,各大学派、医家在经方基础上,演变出多种自拟方及具有民族医药特色的民间方药。
表3 常见中成药组成、功效、主治和用法用量
小结
FD是一种复杂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机制涉多个方面。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中西医药物治疗等。随着对FD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有望在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上取得新的突破,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