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痤疮危险因素Meta分析
2025-07-30 来源:中国医疗美容
关键词: 痤疮危险因素

作者:刘磊,王惠琳,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新疆军区总医院


Meta分析寻常痤疮是一种受多种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影响,累及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出现在面部、前胸及后背等区域,目前关于痤疮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遗传、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皮肤菌群的异常以及相关免疫炎症反应等均可能与其相关[1] [1]。痤疮患者个体间的差异明显,多种与痤疮相关的危险因素作用复杂。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会导致餐后胰岛素水平升高,进而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促进能够激活mTORC1信号通路,促进皮脂腺的增生和皮能够激活mTORC1信号通路,促进皮脂腺的增生和皮脂分泌,同时它们也能通过激活Toll样受体(TLR)脂分泌,同时它们也能通过激活Toll样受体(TLR)和NLRP3炎症体来促进炎症反应和NLRP3炎症体来促进炎症反应[3] [3]。ω-3多不饱和脂。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通过降低IGF-1水平,进而导致人皮脂腺细肪酸可以通过降低IGF-1水平,进而导致人皮脂腺细胞中的IL-1b、IL-6、IL-8、TNF-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胞中的IL-1b、IL-6、IL-8、TNF-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促炎因子的减少(MMPs)等促炎因子的减少[4] [4]。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存在一定的抗炎能力,可能对痤疮有一定的改善作用[5-6]进而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促进皮脂腺增生和皮脂分泌增加[2] [2];牛奶中的氨基酸(如亮氨酸)和谷氨酰胺能够激活mTORC1信号通路,促亮氨酸)和谷氨酰胺能够激活mTORC1信号通路,促进皮脂腺的增生和皮脂分泌;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32 zgylmr.org.cn [5-6]。多项研究认为痤疮家族史、油性肤质是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7-8] [7-8]。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中国人。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中国人群寻常痤疮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寻常痤疮的防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检索策略使用PICOS原则,研究对象(P=寻常痤疮患使用PICOS原则,研究对象(P=寻常痤疮患者)、研究结果(O=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设计者)、研究结果(O=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设计(S=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使用主题词结合(S=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使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形式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寻常痤疮、自由词的形式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寻常痤疮、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等;英文检索词:Acne 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等;英文检索词:Acne Vulgaris、Risk Factors、Case-Control Study等。计算Vulgaris、Risk Factors、Case-Control Study等。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章。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机检索相关文章。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服务系统;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


1.2 文章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纳入对象为中国大陆人群;符合1.2.1 纳入标准  纳入对象为中国大陆人群;符合寻常痤疮的诊断标准;研究设计为病例对照研究或者寻常痤疮的诊断标准;研究设计为病例对照研究或者队列研究;文章中明确提及队列研究;文章中明确提及OR OR及95%及95%CI CI,或可转换,或可转换为为OR OR值及其95%值及其95%CI CI的相关数值。的相关数值。

1.2.2 排除标准  研究类型不明确,或非病例对照1.2.2 排除标准  研究类型不明确,或非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重复文献;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章;研究或队列研究;重复文献;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章;样本量小于50的文献。样本量小于50的文献。


1.3 文献筛选及相关资料提取


将检索得到的文献导入Endnote 20,由 2 名研究将检索得到的文献导入Endnote 20,由 2 名研究者依据纳排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如有争议,则者依据纳排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如有争议,则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或者与第三方协商解决。文献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或者与第三方协商解决。文献筛选时,首先使用软件去除重复文献,通过阅读标题筛选时,首先使用软件去除重复文献,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排除明显不相关文献,进一步阅读全文确定纳和摘要排除明显不相关文献,进一步阅读全文确定纳入文献。入文献。


1.4 文献的质量评价


由2名研究者独立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由2名研究者独立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量评价[9] [9]。NOS量表共有8个条目共计9分。NOS评分。NOS量表共有8个条目共计9分。NOS评分≥≥7分为高质量研究、4~6分为中等质量文献、<4分低7分为高质量研究、4~6分为中等质量文献、<4分低质量文献。质量文献。1.5 统计学方法1.5 统计学方法首先通过Excel表格收集文章作者、题目、年份、首先通过Excel表格收集文章作者、题目、年份、样本来源、样本数量以及原文中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样本来源、样本数量以及原文中多因素logistics分析中显著(中显著(PP<0.05)的相关危险因素的OR值及其95%置<0.05)的相关危险因素的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数据预处理后,将相关因素导入StataMP 18信区间。数据预处理后,将相关因素导入StataMP 18进行Meta分析。相关因素效应量合并的标准为存在三进行Meta分析。相关因素效应量合并的标准为存在三篇及以上关于该因素的相关文章。使用Cochran’s Q篇及以上关于该因素的相关文章。使用Cochran’s Q检验和检验和II22评估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当评估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当II22≤≤0.5,0.5,PP>0.05 >0.05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若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若II22>0.5,>0.5,PP<0.05则提示<0.05则提示异质性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异质性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2 结 果


2.1 文献检索及筛选


通过上述检索方式共计检索1416篇文献,初筛后通过上述检索方式共计检索1416篇文献,初筛后得到77篇文献,通过阅读标题及全文最终纳入19篇得到77篇文献,通过阅读标题及全文最终纳入19篇[10-[1028] 28]文献,均为中文文献。文献检索结果及筛选流程见文献,均为中文文献。文献检索结果及筛选流程见图1。 


2.2 文献质量评价


纳入的19篇文献为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地区均为纳入的19篇文献为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地区均为中国大陆。根据NOS评分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其中中国大陆。根据NOS评分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其中10篇10篇[10, 15, 17-19, 21-24, 26] [10, 15, 17-19, 21-24, 26]为中等质量、9篇为中等质量、9篇[11-14, 16, 20, 25, 27, 28] [11-14, 16, 20, 25, 27, 28]为高为高质量文献。纳入文献的具体特征及质量评价见表质量文献。纳入文献的具体特征及质量评价见表1。


2.3 Meta 分析结果


一共提取8个与痤疮相关的危险因素,合并效应一共提取8个与痤疮相关的危险因素,合并效应量后具体结果见表2。Meta分析结果显示油性皮肤、量后具体结果见表2。Meta分析结果显示油性皮肤、有痤疮家族史、熬夜、甜食及高脂饮食可能是痤疮的危险因素,水果可能是痤疮的保护因素,而乳制品和辛辣饮食尚不能认为是痤疮的危险因素。


2.4 敏感性分析 


家族史、乳制品、甜食、辛辣饮食、高脂饮食等因素文章间异质性较大,进一步分析异质性来源。使用逐一剔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家族史及乳制品在剔除文献[11] [11]后异质性明显降低,甜食、辛辣饮食、高脂饮食等因素在剔除文献[25] [25]后异质性明显降低。2.5 发表偏倚使用StataMP 18软件中的Begg's检验对影响因素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油性皮肤(P=0.007)、=0.007)、家族史(P=0.019)、熬夜(=0.019)、熬夜(P=0.022)、甜食=0.022)、甜食(P=0.042)、乳制品(=0.042)、乳制品(P=0.04)等因素可能存在发表=0.04)等因素可能存在发表偏倚,而高脂饮食(P=0.871)、水果(=0.871)、水果(P=0.844)、辛=0.844)、辛辣饮食(P=0.532)未见明显发表偏倚。以熬夜为例,=0.532)未见明显发表偏倚。以熬夜为例,见图2。


3 讨 论


油性皮肤的皮脂腺分泌旺盛,过多的油脂会堵塞毛囊口,导致毛孔堵塞,从而引发痤疮[29] [29],有痤疮家族史、作息不规律、甜食及高脂饮食均有可能加剧这一过程从而导致痤疮的进一步发生发展[30] [30]。痤疮丙酸杆菌可以通过刺激刺激原始CD4+CD45RA T细胞向酸杆菌可以通过刺激刺激原始CD4+CD45RA 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而维生素A维生素D则可以抑制这Th17细胞分化,而维生素A和维生素D则可以抑制这34 zgylmr.org.cn种分化,减少IL17的产生,维生素E则可通过抗氧化活性来保护生物膜免受自由基的侵害,这些维生素均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减轻痤疮的发生发展[31] [31]。而水果中富含这些维生素,并包含其他的一些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这些物质可以帮助调节机体血糖、减少炎症、促进皮肤修复,可能对改善痤疮起到一定的作用。牛奶和奶制品中富含IGF-1,同时牛奶中富含外源牛奶和奶制品中富含IGF-1,同时牛奶中富含外源性激素,如胎盘衍生的黄体酮、其他二氢睾酮前体、内分泌干扰物(EDC)等,这些物质均可以通过不同内分泌干扰物(EDC)等,这些物质均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干扰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正常代谢从而引发或者加重痤疮[32] [32]。LaRosa C等。LaRosa C等[33] [33]发现脱脂牛奶的摄入与痤疮存在关联,而全脂牛奶和其他乳制品的摄入与痤疮之间没有显著关联。而Lynn DD等之间没有显著关联。而Lynn DD等[30] [30]则发现乳制品、全脂牛奶、低脂牛奶和脱脂牛奶的摄入与痤疮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而酸奶和奶酪的摄入与痤疮的发生没有显著关联。考虑到本次Meta分析所合并的相关文没有显著关联。考虑到本次Meta分析所合并的相关文献未对乳制品进行严格的区分,可能需要更为严谨的实验来验证乳制品与痤疮的相关性。辛辣饮食与痤疮的相关性尚未被明确证实,但目前存在关于痤疮与辛辣饮食的相关假设如Dall'Oglio F等辣饮食的相关假设如Dall'Oglio F等[34] [34]认为辛辣饮食可以通过刺激皮肤毛细血管和微小血管扩张、引发或加剧皮肤的炎症反应、破坏皮肤屏障的皮脂膜结构等一系列因素加重痤疮。综上所述,本次基于中国人群的Meta结果显示,综上所述,本次基于中国人群的Meta结果显示,油性皮肤、有痤疮家族史、熬夜、甜食及高脂饮食可能是痤疮的危险因素,水果可能是保护因素,而乳制品和辛辣饮食尚不能认为是痤疮的危险因素。由于相关研究开展较少,且部分文献时间跨度较大,多篇文献间对于相关危险因素的定义并不能保证完全一致,未来可能需要更加严谨的实验设计来验证痤疮的相关危险因素。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来源:《中国医疗美容》第15卷 第6期 2025年6月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