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
该研究旨在探讨大规模、特征明确的特发性炎性肌病(IIMs)队列的死亡率、患者报告结局(PROs)和无药缓解(DFR)情况。
研究设计
研究回顾性纳入1854例于中日友好医院诊断为IIMs患者,随访时间最长达20年。患者包括978例皮肌炎(DM)、607例抗合成酶综合征(ASS)、216例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NM)和53例
研究结果
在1854例患者中,348例(18.8%)在随访期间死亡,总标准化死亡率为6.82(95%置信区间[CI] 6.11-7.54)。
亚组分析显示,DM的标准化死亡率最高,其次是ASS和IMNM,而PM患者的死亡率与普通人群无显著差异(图1)。抗MDA5阳性的DM患者比其他特发性炎性肌病血清型患者的标准化死亡率更高。
图1. IIMs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A)各IIM亚型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B)采用landmark分析比较DM和ASS患者在发病9年内及9年后的生存率。
图2. 按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SAs)分层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a 由于样本量较小,ASS合并抗OJ抗体的患者未纳入分析。
EJ:甘氨酰;HMGCR:3-羟基-3-甲基戊二酰
在发病最初9年内,皮肌炎患者的生存率最低,而抗合成酶综合征患者在9年后的生存率显著下降。
随访结束时,17.1%的患者达到无药缓解(3年、5年和10年累积无药缓解率分别为6.1%、14.9%和29.3%)。与其他特发性炎性肌病亚型相比,皮肌炎患者的患者报告结局更好,无药缓解率更高(图3)。
图3. 按临床亚型(A)和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SAs)(B)分层的无药缓解(DFR)率Kaplan-Meier曲线
a 由于样本量较小,ASS合并抗OJ抗体的患者被排除在分析之外。
ASS:抗合成酶综合征;DM:皮肌炎;EJ:甘氨酰;HMGCR: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IMNM: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Jo-1:组氨酰;MDA5: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i-2:核小体重塑去乙酰化酶复合体;MSA: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NXP-2:核基质蛋白-2;PL-7:苏氨酰;PL-12:丙氨酰;PM:多发性肌炎;SAE:小泛素样修饰物激活酶;SRP:信号识别颗粒;TIF-1γ:转录中介因子-1γ。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