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图:建议总结
PART 1:GPA和MPA的治疗
建议1 基本原则
所有活动性(新诊断或复发)GPA/MPA患者,均应视为可能存在危及生命或器官的疾病。(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8%)
建议2 GPA和MPA诱导缓解治疗原则
2a 活动性GPA/MPA患者均需评估免疫抑制剂联合
2b 新诊断患者首选静脉注射
2c 活动性复发性患者优先选择RTX治疗。(证据等级1B,共识强度97%)
2d 危及器官/生命的重症患者可考虑CYC联合RTX。(证据等级2C,共识强度98%)
2e 无危及器官表现的轻症患者,可选用
建议3
3a 严重肾脏受累(肌酐>300μmol/L)的活动性GPA/MPA患者,在评估风险后可考虑辅助血浆置换。(证据等级2B,共识强度96%)
3b 活动性GPA/MPA儿童患者需与专家中心讨论后个体化决策,不常规推荐血浆置换。(证据等级2C,共识强度96%)
3c 无严重肾脏受累的肺出血患者,不常规推荐辅助血浆置换。(证据等级1A,共识强度96%)
建议4 糖皮质激素(GC)使用方案
4a 危及器官/生命的疾病,口服GC起始剂量50-75mg或1.0mg/kg/天(最大75mg),按PEXIVAS方案在4-5个月内减量至5mg/天。(证据等级1B,共识强度96%)
4b 非危及器官或生命疾病,GC起始剂量0.5mg/kg/天,按LoVAS方案减量。(证据等级1B,共识强度97%)
4c 青少年可参考成人减量方案,年幼儿童可考虑SHARE指南的减量方案。(证据等级2C,共识强度96%)
4d
建议5 阿伐可泮的应用
严重活动性GPA/MPA患者,可联合CYC或RTX使用阿伐可泮(30mg bid)以减少GC相关副作用,推荐疗程≤12个月(因长期数据缺失,具体时长由当地政策决定)。(证据等级1B,共识强度98%)
建议6 缓解期维持治疗
6a 以RTX或CYC为基础的治疗方案诱导缓解后,优先选择RTX维持,优于其他药物。(证据等级1A,共识强度98%)
6b RTX维持剂量推荐500-1000mg,每4-6个月给药一次。(证据等级1A,共识强度97%)
6c 无法使用RTX时,可选用
6d 霉酚酸酯(MMF)仅用于对RTX/AZA/MTX不耐受或禁忌者。(证据等级2B,共识强度97%)
建议7 维持治疗持续时间
7a 维持治疗应持续24-48个月,高危复发患者可延长。(证据等级1A,共识强度97%)
7b 合并严重肾脏受累且依赖透析的患者感染风险较高。对于肾脏局限性病变且持续依赖透析的患者,可能无需持续免疫治疗。维持缓解治疗以预防复发时,应权衡免疫抑制治疗的风险。(证据等级2C,共识强度98%)
建议8 GC维持治疗时长
缓解期GC的最佳时长不确定,根据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可在诱导后6-12个月内尝试完全停用。(证据等级2B,共识强度98%)
建议9
GPA/MPA患者需稳定缓解6-12个月后再行肾移植。(证据等级2C,共识强度98%)
PART 2:GPA相关声门下狭窄(SGS)和耳鼻喉(ENT)疾病的管理
建议10 声门下狭窄(SGS)诊断评估
GPA相关气道症状(如劳力性
建议11 SGS治疗原则
GC可短期控制GPA相关SGS的炎症,但维持治疗需联合免疫抑制剂;严重病例需内镜下扩张联合局部激素注射。(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8%)
建议12 鼻-鼻窦GPA术语更新
避免使用“局限性GPA”,改用“耳鼻喉局限性”或“鼻-鼻窦GPA”以准确反映疾病负担。(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7%)
建议13 鼻-鼻窦GPA多学科评估
所有累及鼻-鼻窦的AAV患者,均需接受耳鼻喉科与风湿科的联合评估。(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8%)
建议14 可卡因相关血管炎筛查
基线时评估所有疑似AAV患者的可卡因使用史(包括用药史和毒理学检测),持续性或难治性鼻-鼻窦疾病需重复毒理学筛查。(证据等级1B,共识强度99%)
建议15 鼻-鼻窦GPA治疗方案
15a 危及器官的耳鼻喉疾病,一线治疗为RTX/CYC联合GC或阿伐可泮,以早期控制疾病并减少损伤累积。(证据等级1A,共识强度98%)
15b 所有患者均需接受局部和对症治疗。(证据等级1B,共识强度99%)
15c 筛查细菌携带和感染,必要时给予抗菌治疗。(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8%)
建议16 鼻-鼻窦重建手术时机
疾病持续缓解≥12个月(理想情况下维持治疗
PART 3:EGPA的管理和治疗
建议17 EGPA诊断
建议18 EGPA评估流程
EGPA临床表型具有异质性,其诊断存在一定挑战性,需要专业的多学科方法以排除其他嗜酸性综合征——在确认 EGPA 诊断时,鼓励进行多学科团队(MDT)讨论并达成共识。(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9%)
建议19 EGPA分层管理原则
治疗应根据临床表现和疾病严重程度(如是否危及生命/器官)分层,优先控制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炎症及血管炎。(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9%)
建议20 EGPA诱导缓解治疗
20a 所有活动性(新诊断或复发)EGPA患者均应被视为可能存在危及生命或器官的疾病(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9%)。
20b 所有活动性EGPA患者均需评估采用GC联合其他免疫调节剂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9%)。
20c 对于危及生命或器官的EGPA患者,推荐的免疫调节方案为:一线选择静脉脉冲式CYC;若CYC存在禁忌证或患者不接受,则选用RTX(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8%)。
20d 抗IL-5/IL-5R靶向治疗(包括配体和受体靶向治疗)在EGPA中已显示出广泛疗效,若适用于任何获批适应证,推荐用于非危及生命或器官的疾病的诱导缓解(证据等级1A,共识强度98%)。
20e 在非危及生命或器官的活动性EGPA中,若抗IL-5/IL-5R治疗不可用,或根据疾病表型需联合治疗时,可考虑选用MTX、MMF或AZA作为替代诱导治疗(证据等级2C,共识强度98%)。
建议21 EGPA缓解期维持治疗
21a 有条件者优先使用抗IL-5/IL-5R疗法维持缓解并减少GC用量。(证据等级1A,共识强度99%)
21b 无法使用生物制剂时,可选用RTX、MTX、MMF或AZA维持。(证据等级2C,共识强度98%)
21c GC应减量至最低有效剂量,个体化调整。(证据等级1A,共识强度99%)
PART 4:服务规范
建议22 AAV服务及时响应标准
22a 有新症状且临床高度怀疑活动性AAV患者需在首次转诊后7天内由血管炎专家评估。(证据等级1B,共识强度97%)
22b 疑似AAV的儿童需紧急联系儿科亚专科团队讨论。(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9%)
22c AAV医疗机构应能在7天内提供初始治疗或复发的静脉治疗。(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8%)
建议23 AAV综合护理模式
23a 推荐设立AAV专科队列门诊,避免普通门诊分散管理。(证据等级1B,共识强度98%)
23b 应为AAV患者提供跨专科协作的医疗服务,以实现及时有效的诊疗。多学科联合门诊(风湿科、肾脏科、耳鼻喉科等)应为黄金标准。(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8%)
23c 配备血管炎专科护士,开展护士主导的随访与护理协调。(证据等级1B,共识强度98%)
23d 儿科至成人护理的过渡需MDT支持,遵循相关指南。(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9%)
建议24 AAV专科资源配置
24a 设立护士咨询热线,提供患者支持与快速咨询。(证据等级1B,共识强度99%)
24b 定期召开MDT会议,讨论复杂病例。(证据等级1B,共识强度99%)
24c 为MDT会议提供时间与行政支持,确保高效运作。(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8%)
建议25 区域专科中心职责
25a 专科中心需为周边地区提供跨区域MDT会议支持。(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8%)
25b 牵头组织多专科MDT会议,明确各专科负责人。(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7%)
25c 制定高成本药物(如生物制剂)的区域审批与用药流程。(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8%)
25d 配置专职人员支持区域MDT和会议的组织与管理。(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9%)
PART 5:患者教育与支持
建议2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26a 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个人或机构为成人、儿童和年轻人(及其家人和护理人员)提供个体化教育,内容包括疾病本身、治疗及副作用(含复发)、支持系统以及饮食和运动等方面。(证据等级1C,共识强度98%)
26b AAV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为所有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自我管理帮助。(证据等级1D,共识强度9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