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免疫治疗显著改善了肺癌等实体瘤患者的生存预后。然而,随着疾病进展、长期用药和副作用的影响,不少患者不得不中断免疫治疗。这给后续治疗带来了挑战,也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团队在《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上发表了一篇晚期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再挑战治疗的综述,为免疫经治的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医脉通就研究要点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进行解读。
研究背景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阶段。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如PD-1/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通过阻断免疫抑制信号通路,激活T细胞抗肿瘤反应,显著改善了晚期
ICI再挑战的定义与分类
ICI再挑战尚无统一的定义,但通常指在因疾病进展或irAEs中断治疗后,重新使用相同或不同类别的ICI。根据治疗间隔和是否接受其他抗癌治疗,再挑战可分为以下三类:
再治疗(Retreatment):在初始ICI给药和再挑战之间没有进行其他抗癌治疗的情况下立即进行ICI再治疗。
再敏感化(Resensitization):在初始ICI停止后,患者接受了非ICI抗肿瘤治疗后再次启动ICI。
升级治疗(Escalation):在因疾病进展或irAEs而停止先前使用的ICI后,联合使用一种或多种其他抗肿瘤药物或另一类ICI(无论是否联合其他非ICI抗肿瘤药物)。
图1 不同ICI治疗方式进展后ICI治疗策略的定义
ICI再挑战在疾病进展后的疗效与安全性
在疾病进展患者中,ICI再挑战的疗效因进展类型而异。根据疾病进展类型,可分为耐药性进展(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和停药后进展(可能与耐药相关或完全停药后复发)。
图2 ICI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分类
对于耐药性进展,部分研究表明继续使用ICI可能延长生存期。例如,OAK研究的回顾性分析表明,
安全性方面,来自前瞻性研究的现有证据表明,接受ICI再挑战的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通常与初始治疗期间观察到的相似。例如,在对OAK研究数据的重新分析中,初始治疗期间和阿替利珠单抗再挑战期间的任何级别irAEs(90.5% vs. 76.2%)以及3-4级irAEs(19.6% vs. 21.4%)的发生率相当。
IrAEs后的ICI再挑战的疗效与安全性
图3 可能导致晚期NSCLC患者停止使用ICI的irAEs
irAEs是ICI治疗中断的常见原因,而再挑战的可行性取决于irAEs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根据现有指南(如NCCN、ASCO和CSCO),再挑战的推荐如下:
1级irAEs:继续使用ICI(某些神经毒性、血液毒性或心脏毒性除外);
2级irAEs:停用ICI,并在症状和/或实验室检查结果降至≤1级严重程度时(对于大多数2级毒性)考虑再挑战;
3级irAEs:几乎总是需要停用ICI,并在症状和/或实验室检查结果降至≤1级后,根据患者的获益-风险特征讨论是否考虑ICI再挑战;
4级irAEs:应永久停用ICI(内分泌毒性可通过激素替代疗法控制的可能除外)。
ICI再挑战的短期疗效(如ORR)与初次治疗相当,但长期生存结局(如PFS、OS)改善不明显。多项研究显示,再挑战后ORR和疾病控制率(DCR)与初始治疗相似,提示部分患者仍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例如,一项NSCLC研究中,15%的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75%的患者达到疾病稳定(SD)。然而,再挑战组与永久停药组的OS无显著差异。类似地,其他回顾性分析也未发现再挑战对PFS或OS的显著提升,尤其是在调整初始治疗反应后。
少数研究提示特定亚群可能获益。例如,初始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再挑战后PFS和OS优于停药组;另一项小样本研究中,抗PD-1再挑战组的中位OS显著延长(尽管数据尚不成熟)。这些矛盾结果可能与研究设计(回顾性、样本量小)及患者异质性有关。目前,尚无明确证据支持再挑战能普遍改善生存,但对初始治疗敏感或特定ICI方案的患者可能更可能获益。
安全性方面,ICI再挑战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总体可控。研究显示,约60%-70%因irAEs停药的患者可成功接受再挑战,其中20%-25%出现原发irAE复发,15%-25%发生新发irAEs,但仅少数(约20%)需永久停药。复发性irAEs的器官分布与初次事件相似,但复发率因类型而异(如
在NSCLC患者中,约50%再挑战患者出现irAEs(复发或新发),但多数为1-2级(60%),且80%以上可通过干预缓解。联合治疗与单药再挑战的irAEs风险相似(50% vs. 54%)。高风险因素包括初次irAEs需住院或达到缓解的患者,其再挑战后irAEs发生率更高。总体而言,尽管irAEs常见,但多数可管理,支持在密切监测下进行再挑战。
图4 基于当前指南的关于irAEs后ICI再挑战的优化管理决策
研究者说
ICI再挑战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契机,但其复杂性不容小觑。首先,再挑战的成功高度依赖精准的患者分层,需综合评估既往治疗反应、irAEs特征及肿瘤生物学行为。其次,临床医生需权衡疗效与安全性,尤其在irAEs管理中,多学科团队的协作至关重要。尽管目前的指南不推荐在晚期NSCLC患者疾病进展后进行ICI再挑战,但现有研究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至少对部分患者可能是有益的。再挑战可以是疾病进展或因irAEs停用ICIs的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策略,尽管区分这些方法可能有效的特定人群是很重要的。我们建议未来的临床研究应旨在识别最有可能从ICI再挑战中获益的患者亚群。尽管挑战重重,ICI再挑战无疑为肺癌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探索方向。随着对免疫治疗耐药机制的深入了解和治疗手段的丰富,我们相信未来的ICI再挑战策略将更加精准化和个体化。期待通过持续的研究探索,最终实现“将晚期肺癌转变为慢性病”的终极目标。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