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是
2025年6月26日-28日,国际癌症支持治疗协会和国际口腔肿瘤学会联合年会(MASCC/ISOO)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探肿瘤支持治疗的全球最新进展。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脉通:
在淋巴瘤领域,CIN和FN是化疗后常见的血液学不良事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能否请您结合临床实践,谈谈CIN和FN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危害及治疗现状?
黄海雯教授:
CIN和FN是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的常见不良反应,不仅会增加严重感染的发生风险,进而导致治疗费用的增加、抗生素的使用、住院时间的延长、化学药物的减量或延迟,严重者可造成
目前,G-CSF是防治CIN及FN的有效药物,研究表明1,预防性使用G-CSF可以降低淋巴瘤患者的CIN和FN发生风险,降低患者感染率。拓培非格司亭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长效G-CSF,具有独特的结构。目前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了拓培非格司亭在
医脉通:
该研究评估了拓培非格司亭在接受化疗的淋巴瘤患者中的真实世界疗效和安全性,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下这项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果?
黄海雯教授: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52例接受102个化疗周期的淋巴瘤患者2,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4岁,40.4%的患者年龄≥65岁。所有患者在化疗后24-48小时给予拓培非格司亭进行预防性用药。主要研究终点为每个化疗周期3/4级CIN的发生率,并对老年患者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显示2,使用拓培非格司亭预防性用药后,患者的3/4级CIN和FN的发生率分别为7.8%和1%,平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从4.04×109/L升至4.83×109/L。在安全性方面,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1.9%,且症状轻微,无需静脉注射抗生素。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骨痛、疲劳或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医脉通: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表明,拓培非格司亭在老年淋巴瘤患者中的FN发生率与总体人群相似,您认为该研究结果的公布对临床实践有何重要指导意义?
黄海雯教授:
老年患者作为淋巴瘤化疗的特殊群体,由于其骨髓造血功能较差,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研究显示,CIN发生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3,且高龄也是影响FN发生风险的重要因素1。
本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2,老年淋巴瘤患者的FN发生率为2.9%,这一比例与总体人群相似,这表明拓培非格司亭对老年淋巴瘤患者同样安全有效,为高龄患者提供了可靠的治疗选择,助力个体化治疗。
医脉通:
本次MASCC/ISOO国际大会公开口头报告该研究,为拓培非格司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循证依据,展望未来,您认为拓培非格司亭在淋巴瘤领域的应用前景如何?针对后续研究,您有哪些建议或期待?
黄海雯教授:
拓培非格司亭可有效降低淋巴瘤患者的CIN和FN发生率,安全性良好,在老年患者中表现出同样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这支持拓培非格司亭可作为传统G-CSF预防用药的替代选择,应用于淋巴瘤患者的全程治疗管理2。
未来,临床可结合生物标志物预测CIN风险,进一步优化拓培非格司亭的给药策略。此外,临床还可以探索拓培非格司亭在其他血液肿瘤(如
黄海雯 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淋巴瘤病区负责人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淋巴血液学组 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 淋巴瘤质控专家委员会 委员
教育部博、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淋巴瘤委员会 常务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2005 - 2006 香港大学医学院,研究助理
2006 - 2007法国蒙贝利埃大学医院,住院医师、获法国血液学专科医师资格
2009 -2010 法国蒙贝利埃大学医院,高级访问学者
2013.8-2013.10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
2023年人民好医生(淋巴瘤领域)杰出贡献奖,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自然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20余篇,是《中华血液学杂志》、《Annal of Hematology》、《Hematology Oncology》杂志审稿专家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