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SCO | 肖建如教授、杨诚教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尽显临床潜力,晚期或难治性脊索瘤崭露缓解曙光
2025-06-08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研讨会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芝加哥召开,汇集了众多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一起分享、探讨国际前沿的临床肿瘤学科研成果和肿瘤诊疗技术。在本次大会中,摘要11503探索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用于晚期或难治性脊索瘤的有效性,并以口头报告形式向世界展示[1]。医脉通特邀该研究通讯作者上海长征医院肖建如教授与报告人杨诚教授为我们解读该研究结果,并深入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的临床应用潜力,挖掘潜在获益人群,造福更多脊索瘤患者。


DM_20250701092314_001.JPEG

杨诚教授在2025 ASCO大会现场做报告



研究背景


目前,已有的脊索瘤治疗方案有效性有限,临床亟需新方案的探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出现改变了肿瘤治疗格局,但很少有针对脊索瘤进行的研究。此外,既往没有发现能够预测ICI与靶向治疗用于脊索瘤有效性的可靠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单臂、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或难治性脊索瘤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给予卡瑞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注射,每2周一次)联合阿帕替尼(250 mg / 500 mg,每日交替口服)治疗,4周为一周期。主要终点是根据RECIST v1.1和Choi标准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是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疾病控制率(DCR)和安全性。使用下一代测序(NGS)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来探索预测性生物标志物。该试验已在Chictr.org.cn注册,注册号为ChiCTR2100042938。


DM_20250701092314_002.PNG

图1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在2021年9月~ 2024年10月期间,共筛选了38例患者,最终33例患者进入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患者中位治疗时间为9个月(IQR 4.5 ~ 15.2),中位随访时间为18.8个月(IQR 11.3 ~ 24.6)。在数据截止时,15例(45.5%)患者仍在继续治疗中。


有效性


结果显示,根据RECIST v1.1标准,8例患者(24.2%,95% CI 11.1% ~ 42.3%)达到部分缓解(PR),22例(66.7%)患者达到疾病稳定(SD),DCR达到90.9%(95% CI 75.7% ~ 98.1%),中位PFS为17.71个月(95% CI 11.04 ~ NE)。根据Choi标准,16例(48.5%,95% CI 30.8% ~ 66.5%)患者达到PR,11例(33.3%)患者为SD,DCR为81.8%(95% CI 64.5% ~ 93.0%),中位PFS为15.31个月(95% CI 10.97 ~ NE)。


DM_20250701092314_003.PNG

图2 有效性结果



安全性



安全性方面,有31例(93.9%)患者出现不良事件(AE),其中3 ~ 4级AE发生率为60.6%(20例)。


DM_20250701092314_004.PNG

图3 安全性结果


研究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的方案用于脊索瘤治疗时有效性良好,安全性可控。


专家点评


杨诚教授: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但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约30% ~ 40%的患者存在转移。手术是脊索瘤首选治疗手段,但> 50%的患者因为肿瘤部位特殊无法完整切除[2]。即使对于可手术的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约为50%,5年转移率高达近100%,5年生存率也仅为65% ~ 70%[3,4]


脊索瘤对常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不敏感,目前晚期脊索瘤患者系统性治疗药物以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TKI和多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靶向治疗为主[5]。但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晚期脊索瘤患者一线使用靶向治疗有效率不尽如人意,6.3%的患者达到PR,这部分患者中位PFS为35.9个月;72.5%的患者达到SD,这部分患者中位PFS为12个月;12.5%的患者为疾病进展(PD),这部分患者中位PFS仅3.2个月;另外8.8%的患者为失访或死亡[2]


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有必要探索替代策略。近期研究报道,在脊索瘤微环境中发现了免疫检查点和免疫细胞群的复杂相互作用,观察到包括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内的多种关键免疫检查点表达水平升高,这表明脊索瘤具有免疫“热”肿瘤的特征,抗PD-1药物在脊索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4]


肖建如教授:


基于对脊索瘤免疫微环境认知的加深,我们在这项研究中探索了抗PD-1药物卡瑞利珠单抗与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联合应用的潜力,经过中位9个月的治疗,根据RECIST标准评估的PR率为24.2%,DCR达到90.9%,中位PFS为17.71个月;根据Choi标准评估的PR率为48.5%,DCR为81.8%,中位PFS为15.31个月[1]。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方案对于晚期或难治性脊索瘤患者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与可控的安全性,证实了抗PD-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脊索瘤中的协同作用,能够为无法手术或标准治疗失败的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系统治疗方案。基于本次研究的喜人结果,未来有望进行更多、更大的联合治疗研究探索,克服脊索瘤的异质性和耐药性,为脊索瘤患者带来新希望。



结语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的治疗策略在晚期脊索瘤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未来,期待能有更多的探索和研究帮助优化这一治疗策略,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脊索瘤的治疗进步,改变脊索瘤治疗格局,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机会。


小羊.png


参考文献
1.YANG C, JIA Q, ZHAO C, et al. Camrelizumab plus apa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r refractory chordoma: A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2 trial.[J/O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5, 42(16_suppl): 11503-11503. DOI:10.1200/JCO.2025.43.16_suppl.11503.
2.LEBELLEC L, CHAUFFERT B, BLAY J Y, et al. Advanced chordoma treated by first-line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ies: Outcome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French Sarcoma Group (GSF/GETO) and the Association des Neuro-Oncologues d’Expression Française (ANOCEF)[J/OL].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Oxford, England: 1990), 2017, 79: 119-128. DOI:10.1016/j.ejca.2017.03.037.
3.STACCHIOTTI S, SOMMER J, Chordoma Global Consensus Group. Building a global consensus approach to chordoma: a position paper from the medical and patient community[J/OL]. The Lancet. Oncology, 2015, 16(2): e71-83. DOI:10.1016/S1470-2045(14)71190-8.
4.LIU W, REGMI M, CHEN X, et al. Cracking Chordoma’s Conundrum: Immune Checkpoints Provide a Potential Modality[J/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025, 22(10): 2318-2332. DOI:10.7150/ijms.109721.
5.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Bone Cancer (Version 2.2025)[EB/OL]. 2025[2025-05-26]. https://www.nccn.org/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pdf/bone.pdf.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