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中国之声 | 孙嘉教授团队成果亮相2025 ADA,PCSK9抑制剂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厚度
2025-06-28
关键词: 2025ADA



1751254930265189.jpg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025年6月20日至23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第85届科学会议(ADA)在美国芝加哥盛大举行。这场全球内分泌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盛会,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内分泌学权威专家齐聚于此、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内分泌学最前沿的临床发现与基础研究成果,推动着全球内分泌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在本次大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孙嘉教授团队报告了题为《PCSK9抑制剂对无确诊ASCVD的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聚焦于内分泌学的关键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医脉通荣幸邀请到孙嘉教授,对研究成果进行专业解读。





1751254845203853.jpg

1751254852609549.jpg

孙嘉教授出席2025ADA大会



研究题目:PCSK9抑制剂对无确诊ASCVD的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图片
图片
研究背景

糖尿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标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的变化可以提示糖尿病的早期大血管改变。本研究旨在评估PCSK9抑制剂(PCSK9i)对无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厚度变化的影响。




研究方法

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22年7月至2024年12月在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这些患者未被诊断为ASCVD。根据降脂方案,患者被分为两组:非PCSK9i组(他汀类药物+非PCSK9i降脂药物)和PCSK9i组(他汀类药物+每两周一次的140mg evolocumab)。


在进行为期 24 周的稳定降脂治疗前及治疗后,通过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并评估血脂水平。使用广义估计方程对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

通过进行 1:1 的倾向评分匹配(共得到 184 对患者数据),两组之间的基线特征,如年龄、性别和血脂指标等均已达到平衡。


24周时,PCSK9i组受试者颈动脉斑块厚度显著减少(OR 1.87;95%CI 1.36-2.56;P<0.001),并且与非PCSK9i组相比,PCSK9i组颈动脉斑块厚度减小的比例显著更高(45.83% vs. 31.01%;P<0.001)。


PCSK9i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降低,并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增加(所有P<0.001)


而非PCSK9i组仅显示出TC和LDL-c的降低(所有P<0.001),HDL-c或TG均无显著变化。




研究结论

对于患有T2DM但未确诊ASCVD的患者,包含PCSK9抑制剂的降脂治疗方案在减小颈动脉斑块厚度方面更为有效。



专家解读


图片
图片

孙嘉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糖尿病综合管理的目的是为降低心肾不良结局,治疗时机及治疗策略尤为关键。糖尿病早期阶段,无论强化降糖还是降脂治疗,都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心肾风险。外周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尚未发生ASCVD时期是衡量血脂达标的关键阶段,此时强化降脂能更大比例减少斑块厚度。颈动脉B超相比于心脑血管CTA检查价格低廉简单易行,对高危人群早期血管筛查及早发现斑块并强化降脂,有望延缓糖尿病患者泛血管病变,从而有效改善心肾结局。


1751254820104774.png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