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竹教授:2025 EULAR重磅更新RA治疗建议,JAK抑制剂助力领域管理迈向新台阶
2025-06-29
![]()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疾病,全球发病率约为0.5%~1%,我国大陆地区RA发病率约为0.42%,据此估计我国目前RA患者超过500万人[1]。RA是一种高致残性疾病,在关节病中RA的致残率高居首位,不仅给患者造成躯体痛苦,且使患者的身体机能、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下降,亦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1]。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RA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在6月11日~14日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年会上,RA领域更新了一项重磅专家建议(以下简称“EULAR专家建议”),也展示了JAK抑制剂的众多临床研究成果,为RA领域管理注入了全新动力。值此契机,医脉通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陈竹教授详谈RA诊疗新进展,希望能为我国RA的临床管理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
陈竹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安徽省教育厅领军人才特聘教授,安徽省杰青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安徽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EULAR临床管理建议的更新,看RA领域治疗策略的变革
随着疾病诊疗理念不断完善,临床对RA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化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包括使用生物制剂和靶向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b/tsDMARDs),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治疗的RA患者仍有40%应答不足,针对这一类RA患者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建议至关重要。
此次EULAR更新的 RA 临床管理建议工作组首先根据可能影响后续b/tsDMARDs选择的具体患者特征/治疗策略,确定了对TNF抑制剂应答不足的RA患者亚组,然后进行了大范围审查(LSR),分析了这些患者中b/tsDMAR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针对LSR的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并通过德尔菲法提出了这套EULAR专家建议(表1)[2],所有建议均达到了德尔菲法预定义的共识水平。这些建议旨在帮助对TNF抑制剂应答不足的RA患者做出治疗决策。
表1 通过德尔菲法的EULAR专家建议主要结果
*如果至少70%的参与者投票≥7,则定义为同意。参与者按照1到10的等级对每个建议进行投票(1=完全不同意,10=完全同意)
JAK抑制剂多项临床研究亮相,中国原研新药艾玛昔替尼助力RA领域管理升级
RA患者在传统合成DMARDs (csDMARDs)治疗失败会后,通常选择TNF抑制剂和JAK抑制剂进行后续治疗。然而,比较csDMARD治疗失败后JAK抑制剂与TNF抑制剂的药物留存率和有效性的临床数据有限,尤其是在真实世界中。在本次EULAR会议上,一项研究证实,csDMARDs治疗无效的RA患者使用JAK抑制剂与更高的药物留存率相关,且安全性与TNF抑制剂无差异[3]。该研究共纳入了460名对csDMARDs无效的RA患者,其中93.6%(95%置信区间[CI]:90.5-95.3)主要使用甲氨蝶呤。44.8%的患者接受了JAK抑制剂(31.1%托法替布,34.3%乌帕替尼,34.6%巴瑞替尼),而55.2%的患者接受了TNF抑制剂(30.3%阿达木单抗,28.8%赛妥珠单抗,16.2%依那西普和16.2%戈利木单抗)。基线时,接受JAK抑制剂的患者心血管风险因素(52.4% vs 64.9%,p=0.006)、体重指数(BMI)较低(26.1 vs 27.6,p=0.001),而女性占比(90.5% vs 79.9%,p=0.001)、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0% vs 11.4%,p=0.002)、带状疱疹感染率较高(3.9% vs 8.3%,p=0.045)。此外,研究未发现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肿瘤或疾病活动度存在差异。接受TNF抑制剂的患者同时使用csDMARDs的比例(86.4% vs 74.8%,p=0.002)、外周关节病变的比例(32.3% vs 14.1%,p=0.0001),影像学损伤的比例(61.2% vs 39.6%,p=0.0001)均更高,因此,健康评定问卷(HAQ)评分显著更低(1.2,标准差:0.7,p=0.009)。研究显示,在JAK抑制剂组中,255名患者的药物留存期中位数为13.1个月;而在TNF抑制剂组中,205名患者的药物留存期中位数为11.4个月。在调整后的Cox分析中,JAK抑制剂组的药物停用率显著降低(HR:0.65,95%CI:0.52-0.81,p=0.0001),且JAK抑制剂组在6个月(p=0.03)和12个月(p=0.001)时的药物留存率更高。两组常见的停药原因是疗效丧失,而严重不良事件、严重感染事件或因不良事件停药方面无差异。JAK抑制剂治疗组报告了3例轻度带状疱疹复发病例。未观察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发生[3]。
中国原研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艾玛昔替尼的相关研究也在会上大放异彩,受到国际广泛关注。一项基于艾玛昔替尼治疗传统合成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csDMARDs)应答不佳的中重度RA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数据的研究(POS0539)评估了对额外RA治疗药物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艾玛昔替尼有效减少了对额外RA药物的需求,从而减少了治疗负担[4]。另一项上述III期临床试验的事后分析(POS0541)证实,艾玛昔替尼可显著并持续改善对csDMARDs应答不佳的中重度RA患者的患者报告结局(PRO),包括晨僵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患者对疾病活动度的总体评估(PtGA)和疼痛等[5]。
2025年EULAR大会在RA领域涌现的新进展,将临床管理指向一个更加精细化、个体化和高效化的新未来。共识更新以及创新药物无不展现出超越传统缓解概念的深度探索,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临床对RA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为开发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策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球及中国原研JAK抑制剂的多项研究如希望之光,使“显著改善RA患者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这一目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照进现实。在精准靶向治疗时代,临床战胜RA的征程正迎来关键转折点!
参考文献
1.姜楠,田新平,曾小峰。提高规范诊疗水平 改善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 [J]. 中华内科杂志,2024;63 (11):1049-1051.
2.Narváez García FJ, et al. Expert Recommendations on the Use of b/tsDMARD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previous failure to first line TNF inhibitors. 2025 EULAR POS0501.
3.Marin Zucaro NM, et al. Comparison of drug retention of TNF inhibitors (TNFi) and JAK inhibitors (JAKi) in RA patients who failed cDMARDs therapy. 2025 EULAR POS0445.
4.Huaxiang Liu, et al. Ivarmacitinib reduces the need for concomitant medication in moderate-to-severe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a post-hoc analysis from a phase III trial. 2025 EULAR POS0539.
5.Yang L, et al. Effect of Ivarmacitinib on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inadequate response to conventional synthetic DMARDs: a post hoc analysis of a phase III trial. 2025 EULAR POS0541.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