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前沿视点 | ARVO 2025
第11届世界
研究背景
青光眼,作为引发不可逆性失明的首要病因,其核心病理特征在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呈现进行性丢失。眼内压(IOP)的异常升高以及垂直杯盘比(VCDR)的显著增大,被公认为青光眼的关键内表型。有研究假设,系统血压(SBP)可能通过干扰眼部血流状况以及引发视神经生物力学改变,进而导致上述表型。然而,当前已有的相关证据大多源自西方人群研究,且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分歧、缺乏一致性。鉴于此,考虑到青光眼与
研究方法
在2020 - 2021年开展的中国嘉道理生物样本库(CKB)研究重新调查工作中,研究人员从全国10个不同地区随机选取了约25,000名参与者,这些地区涵盖城市和农村各5个。在
对于双眼的眼底图像采集,研究人员使用Optomed Aurora照相机完成,随后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双重质量控制与专业解读,以此为依据确定垂直杯盘比(VCDR)。在数据分析方面,运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三次样条(RCS)方法对VCDR展开分析。同时,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将高眼压(OHT)的界值设定为高于25.0 mmHg,垂直杯盘比(VCDR)的界值设定为大于0.60。
研究结果
在最终纳入分析的16,049名参与者中,其平均年龄为62.86±8.45岁,其中女性占比63.44%,城市居民占34%。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者的平均眼内压(IOP)为14.90 mmHg,且女性平均眼内压高于男性(14.9 vs 14.8,P < 0.05);平均垂直杯盘比(VCDR)为0.32,男性平均垂直杯盘比高于女性(0.33 vs 0.31,P < 0.05)。
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地区、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饮酒、吸烟、体力活动、
此外,垂直杯盘比也与高眼压风险增加相关(P < 0.001,OR 1.15,95% CI 1.09 - 1.22,每SD增加)。然而,收缩压与垂直杯盘比增大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而眼内压与垂直杯盘比增大则存在显著相关性(OR 1.21,95% CI 1.13 - 1.30,每SD增加)。敏感性分析结果也支持了上述研究发现。
研究结论
本研究揭示,收缩压(SBP)与高眼压(OHT)之间呈现出线性关联,收缩压水平越高,罹患高眼压的风险也就越大。同时,垂直杯盘比(VCDR)同样与高眼压存在相关性。不过,收缩压的升高并不会导致垂直杯盘比增大,而眼内压(IOP)的改变却与之密切相关。
这些发现深刻凸显了青光眼发病过程中全身性因素与眼部因素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尤为重要的是,研究结果强调了将高血压作为一种可干预的高眼压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在东亚人群中,这一举措具有重大意义。未来,亟需开展更多深入研究,以阐明其中的潜在机制,并据此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预防策略。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