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华章丨张瑾教授: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卵巢功能抑制治疗的最新生存结局和获益预测因素——ASTRRA试验结果
2025-06-27 来源:医脉通乳腺肿瘤

ASTRRA试验此前已证实,对于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患者(包括化疗后仍处于绝经前状态或恢复月经的患者),在他莫昔芬(TAM)治疗基础上联合卵巢功能抑制(OFS)可在8年随访分析中显示出一致的无病生存(DFS)获益。今年,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ASTRRA研究再次更新其10年随访数据,进一步证实化疗后卵巢功能恢复的HR+乳腺癌患者,接受TAM+OFS治疗可以提高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并识别最可能从OFS中获益的患者群体,以指导临床决策。医脉通特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瑾教授深入解读并点评ASTRRA研究更新数据,为临床实践带来新思路。


研究方法


ASTRRA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开放标签、前瞻性、随机、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研究纳入1282例I-III期、≤45岁、绝经前HR+且接受过根治性切除术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配至5年TAM联合2年OFS治疗(TAM+OFS组)或5年TAM单药治疗(TAM单药组)。主要终点为无病生存期(DFS),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


研究结果


最新结果显示,中位随访117.6个月后,TAM+OFS组的10年DFS率为83.7%,而TAM单药组为75.9%(HR=0.68;95%CI 0.53-0.87)。两组间10年OS率无显著差异,绝对获益1.4%:TAM+OFS组10年OS为94.6%,TAM单药组为93.2%(HR=0.79;95%CI 0.50-1.27)。


在776例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中,TAM+OFS组与TAM单药组在年龄组分布、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或组织学分级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较差的10年无乳腺癌间期(BCFI)与更年轻的年龄(<40岁 vs 40-45岁,P=0.026)、较大肿瘤(≥2cm vs <2cm,P<0.001)、淋巴结阳性(阳性 vs 阴性,P<0.001)以及组织学分级高(III级 vs I或II级,P=0.006)显著相关。


在复合风险评分较高(4-5分,n=282;占HER2阴性队列的36.3%)的患者中,OFS显著改善了10年BCFI:TAM+OFS组为76.6%,而TAM单药组为65.7%(HR=0.62;95%CI 0.40-0.98)。40-45岁年龄亚组患者获益尤为显著。


专家精彩点评


张瑾教授:

SOFT研究表明,TAM联合OFS可使绝经前HR+乳腺癌患者获得生存获益,尤其是化疗亚组患者获益更多。ASTRRA研究与SOFT研究的化疗亚组入组人群相似,但却有所不同。SOFT研究入组人群仅限制绝经前女性,无限制年龄,而ASTRRA研究则限制入组人群年龄在45岁以下,纳入的患者均既往接受过(新)辅助化疗且未绝经或后续恢复卵巢功能,避免自然绝经的影响,这也意味着ASTRRA研究入组了复发风险更高的早期乳腺癌人群。此次研究更新的10年随访结果进一步证实了TAM+OFS对改善10年DFS的持续获益,且复合风险评分高的患者,接受TAM+OFS使10年BCFI改善10.9%,并在40-45岁年龄亚组获益更好。


SOFT研究中OFS使用时长为5年,而ASTRRA研究中OFS使用时长为2年。两项研究在患者选择、OFS应用时间方面各不相同。尽管卵巢抑制治疗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但可能导致长期副作用,包括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及更年期症状,从而降低生活质量,5年OFS治疗可能构成一定负担。ASTRRA研究更新的10年随访结果,进一步表明TAM联合2年OFS可获得明显生存获益,40-45岁的高危组中这一差异尤为显著,这也为减少不必要的长期治疗提供了实践线索。目前国内外权威指南倾向推荐辅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的标准疗程为5年,而本次研究显示OFS 2年治疗临床获益良好,提示后续可能根据不同患者人群重新选择OFS治疗时长的可能性。当然,ASTRRA研究本身就是针对特定患者人群进行的临床研究,后续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提供支持。


屏幕截图 2025-06-27 115856.png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