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子长期少尿、腹泻,多科室医生诊治无果,病情曲折离奇!有人说,医院多次误诊,应该索赔……
2025-06-25 来源:“听李医生说”微信公众号 叙事医学
关键词: 放疗 经典病例

这次病例的主角是个45岁的中青年女子,黄女士。


1


这是个苦命的女子,几年前因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而发现了宫颈癌,后面做了手术,也做了放疗、化疗,幸运的是一直没有复发,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要知道,宫颈癌患者治疗后1年内复发率约50%,2年内累计复发率达80%,3年没复发意味着复发的概率很小了,但仍需要每半年复查一次。


万一发现复发,还得再次治疗。


黄女士后续的复查没有发现肿瘤复发,却发现了放疗的并发症。那段时间黄女士总是腰痛,后来尿量也变少,人变得水肿。经过排查,发现是输尿管狭窄了


输尿管狭窄!天啊。


“输尿管狭窄了,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但也胜过肿瘤复发。”黄女士自言自语。


我们知道人体腹腔盆腔有很多脏器,子宫、卵巢、输尿管等等都是挨得比较近的,黄女士宫颈癌做放疗时,应该对隔壁的输尿管造成了损伤,输尿管有充血炎症破坏等,久而久之,输尿管会有疤痕而变得狭窄了。这是误伤,但的确没办法100%预防。


人体的血液流经肾脏时产生尿液,尿液会下流到输尿管,从而进入膀胱,再由尿道排出来。如果输尿管狭窄了,尿液下不来,那就会堆积在狭窄处以上的输尿管和肾脏,时间一长,肾脏内部压力高,就不能再继续生成尿液了,多出的水分滞留在体内,人就会变得水肿。而肾脏也会因为压力高而发生损伤,甚至发生肾衰竭。


黄女士虽然懊恼,但必须面对现实。输尿管的狭窄令她非常难受,表现为腰痛,尿少,水肿。医生也明确跟她分析了,这应该是放疗的并发症了,相对少见,但的确会有,包括对小肠、直肠的损伤都是有可能的。


怎么办呢?


输尿管狭窄了,单纯通过药物似乎是没办法很好扩张输尿管的,但办法还有很多,比如植入输尿管支架、或者内镜下球囊扩张、甚至有些人可以考虑做肾造瘘,让尿液从肾造瘘口流出来,而不需经过狭窄的输尿管,算是代价比较大的“绕道救国”吧……这些都是办法。


综合黄女士的情况,医生认为植入输尿管支架较为适合。


充分告知解释后,黄女士同意做输尿管支架植入术。输尿管支架是中空的,置入了输尿管支架,就不会再因为输尿管狭窄而导致尿液下流不畅的情况发生了,因为再怎么狭窄,支架本身都可以作为一个通道,让尿液顺畅流出。这种管两端都是J型的,所以也成为双J管,因为形状也像猪尾巴,所以也称猪尾巴管。


事实上,自从泌尿外科医生给置入了猪尾巴管后,腰痛、尿少、水肿的问题迅速消失,可谓立竿见影。黄女士终于喜笑颜开。


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战战兢兢继续复查到底会不会有宫颈癌复发。


没想到2个月之后,腰痛、尿少、水肿的问题再次袭来。


这次黄女士自己也有经验了,跟医生描述病情时也简单明了了很多。医生简单评估后,做了一些检查,考虑应该是猪尾巴管堵塞了。


本来支架是通畅输尿管用的,没想到现如今支架本身也被堵塞了。估计是一些杂质或者血栓或者细菌感染等等引起了输尿管堵塞。所以用了抗生素消炎治疗。


“只有更换输尿管支架了。”医生建议说。


“那就换吧。”黄女士没有过多的犹豫。那种尿出不来的感觉太难受了,感觉整个腰都不是自己的,疼痛酸胀难以忍受。而且医生也说了,长期这样会导致肾功能损伤,到时候发生肾衰竭那就麻烦了。


顺利更换了猪尾巴管。


黄女士再次感到神清气爽。


只有经历过身体上的不堪,才能确切体会身体健康是无价之宝。黄女士自己用血泪证实了这句颠簸不破真理的无奈。


2


后来又有几次发生猪尾巴管堵塞,反复更换,症状来得也快,去得也快。黄女士都几乎习以为常了。


但这次,情况不一样了。


上个月开始,黄女士就开始腹泻,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腹泻。刚开始以为是吃错了食物,但后来几天都是这样的大便,稀水样大便,一天能来个几次甚至十几次,苦不堪言。


偶尔会有一次相对正常的大便,绝多数都是稀水样大便。


根本没办法正常生活了。


没别的办法,赶紧上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听说腹泻后,做了一些检查,包括肠镜也做了,没发现特别的,也没说出个准确的诊断,给了些止泻药,就打发了黄女士。


也不知道是止泻药的缘故,还是自己好的,反正后来那几天腹泻逐渐减轻了。


腹泻减轻了,猪尾巴管却又来问题了。黄女士又开始觉得腰痛、尿少、水肿了,整个脚脖子都肿胀地跟大馒头一样,鞋子都穿不进去了。


怎么会怎样呢,这次的猪尾巴管换了还不到一个月啊。


这么快又感染导致堵塞了吗,黄女士几乎崩溃。


更让黄女士手足无措的是,这次抽血化验血肌酐已经明显升高了,高至300mmol/L。医生说,这是尿排不出来导致梗阻性肾病、肾功能不全,如果继续进展,可能会有急性肾衰竭,甚至需要做血液透析。


黄女士听了后都快急疯了。


宫颈癌没击垮她,这个输尿管狭窄的问题却让她痛不欲生。


如果还加上这次的腹泻,生活对黄女士太不公平了。感觉所有的坏事情一拥而至。


黄女士只好再次回到医院,跟泌尿外科医生诉苦。泌尿外科医生看了后,还是决定更换输尿管支架。但也说不上来为什么这么容易就堵塞。


“腹泻的问题呢,腹泻需要担心么?会不会也是宫颈癌放疗的后遗症?”黄女士担心的问。


泌尿外科医生很坦诚地告诉黄女士,他只能解决猪尾巴管的问题,腹泻的问题要找消化内科。而至于是不是以前宫颈癌放疗引起的腹泻,那就要问肿瘤科或者妇科了。


“不过,放疗的确可能会引起放射性直肠炎而导致顽固腹泻的。”最后医生说。


重新换了猪尾巴管,黄女士轻松了3天时间。刚想寻思着找消化内科医生和妇科医生了解放射性肠炎的问题。


没想到第3天晚上黄女士一夜无尿。


这让她异常担心。


腹泻又同时加重了,一天蹲了10多次厕所,腿都软了。


3


黄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再次来到了医院,住入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医生看到黄女士的腹泻简直是非常夸张,一天腹泻的量竟然达到了4000ml以上,多的时候更有6000ml,这简直骇人听闻。以至于有资格老的医生说,只有霍乱会这么恐怖。但我辈医生没多少人真正见过霍乱了。


到底什么病因导致黄女士这么疯狂的腹泻呢?


消化内科医生开始分析,反复详细询问了黄女士的情况,发现她除了腹泻以外,没有其他的消化道症状,没有明显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等,也没有反酸、呃逆等。


腹泻的病因太多太复杂了。


最常见的就是肠道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等等,此外一些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性缺血性肠病等也会导致严重腹泻。但反复留了黄女士的大便化验,没有找到感染的迹象。


会不会是有消化道肿瘤呢?”有医生提出疑问,比如肠道恶性肿瘤、结肠绒毛状腺瘤等等都可以导致腹泻,当然也会有腹痛。但黄女士先后做了2次肠镜,1次胃镜,都没有发现明显的肿瘤迹象,抽血化验的肿瘤指标也不高。怀疑肿瘤,过于牵强。


那会不会是一些少见的原因呢?比如中毒。不管是食物中毒还是药物中毒,都可能导致患者严重的腹泻。


这个不大可能。患者自从患宫颈癌后,饮食都非常小心。医生也反复询问了患者,没有进食过可疑的食物或者药物。


最后主任拍板了,患者这一年以来,反复发生输尿管支架堵塞,每次上医院都有用过抗生素,而且种类很多,剂量不小,时间不短,估计会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能。


主任提出这个可能性是最高的,病史符合、用药明确、症状也像,众人连连点头。


抗生素本来是用来杀细菌的,但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菌群失调,肠道的细菌一团糟,就完全可能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表现为腹泻。这样的腹泻处理起来也是比较棘手的。大家皱起了眉头。


但最起码有了个方向。


对黄女士也算有了个交代。


但黄女士的腹泻并没有因为这样而得到遏制,反而越演越烈。那两天接连拉了5000ml大便,都是稀水样大便。


这样拉下去也不是办法,到时候腹泻幕后的疾病没要她命,而腹泻本身就会置她于死地了。人体肠道有很多电解质,每次大便都会带走很多电解质和水分,如果补充不及时不充分,患者随时可能发生水电解质紊乱,继而产生大问题。


这天夜里,问题来了。


黄女士出现了躁动不安,还有幻觉。


这吓了家属一跳,也让值班的医生忙得焦头烂额。


最后患者不得不送入ICU进行监护治疗。


躁动和幻觉的原因是什么呢?会不会有脑出血?这是医生的惯性思维。当患者神志出问题时,首先要考虑会不会是大脑出了问题。而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会不会是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等等,甚至患者会不会是宫颈癌脑转移呢?虽然这很少见,但不代表不会有。


头颅CT做了,没事。


ICU医生后来给了诊断,患者是严重内环境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导致的意识障碍。这都得归咎于患者异常疯狂的腹泻导致的,失去过多的水分和各种离子,导致内环境紊乱,继而发生大脑功能障碍。


消化内科医生也有意识在补充水分和各种电解质了,但补充的速度抵不过丢失的速度,最终还是发生了不愉快的后果。


在ICU呆了2天,患者神志恢复了正常。


再次安排回到了消化内科。


ICU医生说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了,但腹泻依然存在,护工给她换尿布,一天能换几包。


“没有尿,不得不给患者用了血液透析治疗。否则随之而来的血肌酐等毒素会对身体有害。”医生解释。


这太夸张了。


4


再次回到消化内科时,患者瘦了整整5斤。短短几天时间,黄女士萎靡了不少。


这天主任再次来查房,黄女士的腹泻似乎有些好转了。这都是归功于综合治疗。还来不及开心,那天下午开始,黄女士又使劲解大便,刚提上裤子没多久,便意又来了,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最后一统计尿盆里的大便量,整整3000ml。


一个晚上3000ml。


消化内科医生又集体陷入了思考。


患者太诡异了。


“做个胶囊内镜吧,看清楚到底小肠有没有问题。某些小肠炎症性疾病也是可能导致顽固性腹泻的。”主任开口说了。患者已经做过胃镜、肠镜了,但胃镜只能看胃和十二指肠,而肠镜也只能看结肠,小肠是看不到的,毕竟小肠在整个消化道的中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胃肠镜没办法伸进去看。


要想看小肠,就得看胶囊内镜。


所谓的胶囊内镜,其实就是一个类似胶囊大小的摄像头,患者把这个摄像头吞到肚子里面去,这个胶囊会经过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肛门这样走一圈,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结构特殊,胃酸是无法消化它的,而它一刻也不闲着,不停地再高速拍照片,给肠子里面拍照片,留下肠子内部情况的珍贵材料。


等到患者把胶囊排出来后,医生就能仔细看这几天来胶囊所拍摄的所有相片。如果小肠有问题,一般是能看得到的。但不排除有胶囊没拍到的角落,或者是病变很隐匿没发现。


反正,黄女士的胶囊内镜做了,也没发现问题。


太憋屈了。黄女士焦虑,医生也觉得发晕。太难了。


最后有人提议,结肠镜虽然没发现患者有肿瘤,但患者毕竟是有宫颈癌病史的,不排除有肿瘤复发导致的腹泻可能,尤其是当肿瘤影响了内分泌或者其他时可能会导致顽固性腹泻。


做个PET-CT吧,看得清楚些。


PET-C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CT,在做这个CT前,医生会给病人打入一些显像剂,这是个特殊的显像剂,如果患者体内有恶性肿瘤,那么这个显像剂能让肿瘤无所遁形。因为恶性肿瘤都是高消耗能量的,都需要不停地吃吃吃才能长长长,一旦医生发现患者某个部位代谢非常活跃,那么基本可以认为这就是肿瘤。


不管什么恶性肿瘤,几乎跳不过PET-CT的法眼。美中不足的是,这个检查异常昂贵,一次检查,将近1万元,而且都是自费的。


黄女士咬咬牙,同意做了。只要能找到原因,治好腹泻的问题,花多点钱都愿意。


是的,现在更重要的是腹泻的问题了。猪尾巴管的问题似乎没那么明显了。腰痛、水肿似乎没那么剧烈了,虽然尿还是少。但单纯少尿,不足以引起患者痛苦。引起痛苦的往往是腰痛和水肿,腰痛是能主观感受到的,而水肿是肉眼可见的,都无法忍受。


面对患者复杂的病情,消化内科自己是搞不定了,请了风湿科和肾内科医生过来会诊。


几个大佬见面一商量,提出一个新的可能性。


风湿免疫相关性疾病导致的腹泻,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这个可能性是有的,患者是女性,本身高危。而且前几天抽血查的风湿免疫方面指标有几项是偏高的,不能说有巨大临床意义,但也不能视若无睹。


怎么办?


可以尝试诊断性治疗。风湿科医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用几天激素冲击看看。如果有效,那就验证免疫相关疾病;如果无效,我就不用再来了。


激素冲击,指的是用大剂量的激素静脉输入给患者,短期内用大剂量的激素,对于治疗一些较为危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有明显疗效的。因为大剂量激素能显著抑制免疫,从而缓解病情。


当然,大剂量激素冲击也是会有明显的副作用。比如可能会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消化道出血。


黄女士听说了这个治疗后,面不改色,那就做吧。


治疗不让她恐惧,倒是这个系统性红斑狼疮听起来怪瘆人。那就来吧,还有什么比恶性肿瘤复发更可怕呢。“既然不是恶性肿瘤,那我也算赚到了。”黄女士故作轻松。


管床医生却隐隐担忧,系统性红斑狼疮,虽然不是恶性肿瘤,但如果真是这病,也是很棘手的,有人还称之为不死的癌症。虽然这个称呼过于极端,但也可见其可怕程度。


三天激素下去,患者依旧每天拉4000ml左右的大便。


一丁点效果都没有。


“撤了激素吧。”主任无奈地说。


5


这天早上,黄女士又拉了几次大便,前后加起来有接近1000ml了。同时觉得腰部又开始隐隐作痛。根据经验,黄女士觉得自己的猪尾巴管可能又堵住了。事实上前几天就怀疑堵住了,因为尿不多,一天也就只有几百毫升的尿液,但没有明显腰痛和水肿,所以就没在意。


但今天显然不行了,腰痛开始了。


再不更换输尿管支架,估计接下来几天就要遭罪了。一想到这些,黄女士就抓狂。没有人能体会她的那种痛苦。


所以她找到了消化内科医生,问能不能请泌尿外科医生过来帮她更换猪尾巴管。


消化内科医生答应了她的要求。


当天下午泌尿外科医生就给黄女士安排了猪尾巴管更换。


“果然又是感染导致导管堵住了。”泌尿外科医生说。


太不寻常了,怎么这么容易感染。


大家都想不明白。


但没关系,因为事情的转机开始来了。


换了猪尾巴管以后,黄女士的尿液开始多了起来,当天晚上就出了接近1000ml的尿液。腰痛也迅速消失,扼死在摇篮。这让黄女士终于舒了一口气。


临睡前,黄女士又有便意了。


家里人赶紧端了尿盆出来,用尿盆装黄女士的大便,已经是常态。


但这次大便注定意义非凡。


一根成形的大便从黄女士体内缓缓排了出来,这个过程虽然有些不雅,但却让黄女士和家里人高兴地差点哭了。


欢喜之余,黄女士自己愣住了,她有一个注定意义非凡的想法。


黄女士自己分析,这段时间以来,尿少的时候就拉很多大便,而且都是稀水样大便。而今晚尿多了,大便却正常了。


“难到我的大便和尿液是有联系的?此消彼长?”黄女士不大敢相信自己的想法。


“会不会是我的泌尿系统跟我的消化系统有联通了?尿液有时候跑到消化道去了?我拉出来的大便其实不是大便,而应该是尿液??”


第二天一大早,黄女士就找了医生,激动地说了自己的想法。


消化内科医生也恍然大悟,嘴唇微微颤抖着。


患者的痛苦只有患者自己知道,对自己病情的思考和担忧,别人并不会比患者自己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好比黄女士这次的猜测,连消化内科医生都自愧弗如。


医生说,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然后他快速回想起来了几天前,患者尿少,他给用了些利尿剂,后面患者尿液没怎么增多,倒是大便次数和量蹭蹭往上涨。这样看来,那真的不一定是大便,而是尿液,只不过是通过消化道这个通道出来了而已。


要想证实是不是泌尿道是不是跟消化道相通了,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造影。


“我们拔掉猪尾巴管,然后往身体静脉打入造影剂,正常来说,造影剂会随着血流经过肾脏,进入输尿管,流入膀胱,从尿道排出来。但如果泌尿道和消化道相通了,必然会有一部分造影剂会进入肠道,到时候我们拍摄X光就能看到了。”


这是个非常大胆的假设!消化内科医生自己也是激动万分。


毕竟患者这个顽固的腹泻已经那么长时间了,经过了那么多次的思考、讨论,那么多次多学科会诊,多么多的抽血化验和各种昂贵的检查,又经历了各式各样的治疗。如果真的是泌尿道和消化道存在瘘道,那么之前的一切都是多余的。


6


这天早上,安排了造影。


黄女士坦然接受了检查。


结果让医生的小心脏都提到嗓子眼了。


可怜的黄女士,那个宫颈癌术后3年,输尿管狭窄,反复更换猪尾巴管,后又发生顽固性腹泻,曾经病重入ICU差点怀疑人生的女士,真的是存在输尿管小肠瘘啊!


白花花的造影剂从输尿管进入了小肠。本应是两个世界的脏器,现在陡然中在它们之间开了一道门,尿液从输尿管垮了一步,进入小肠。再流入结肠,以大便的形式排了出来。


原来患者应该是放疗造成的输尿管损伤,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输尿管与附近的小肠管发生粘连、炎症反应,最后两者紧紧贴在一起,发生了破溃,相通了。这是非常少见的情况。就好比一个两房一厅的房子,两个房间本来是隔开的,现在隔墙开了个门,连在一起了。


有人疑惑了,既然输尿管和小肠相通了,为什么只有尿液流入小肠,而无粪便进入尿道呢?这是个好问题。可能是存在活瓣了,单向开门了。也可能是输尿管这边的开口大,小肠那边的开口小,尿液容易过去,粪便不容易进来,或者早已经有少许的粪便能进来,才导致输尿管反反复复的感染,才导致猪尾巴管反反复复发生感染堵塞。


一切豁然开朗。


明确了,就是输尿管和小肠的问题了。


怎么处理?


医生给出了方案,手术分离、缝合。


那天早上,先请了胃肠外科的医生上手术台,开腹,找到小肠破口,缝合起来。本来术前大家都基本知道是小肠有破口了,但当外科医生把破口暴露给众人看时,所有人仍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又忍不住欢呼雀跃。当然,那是在外科医生妥当缝合了破口之后。


剩下的交给泌尿外科医生。


泌尿外科医生进入手术术野,找到破损的输尿管,切掉损坏的那一段,然后把上下两端重新缝合起来。


这样一来,就把本就不应在一起的输尿管和小肠强硬分开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手术前后持续了大概10个小时,笔者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做起来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所幸,手术很顺利。


黄女士恢复良好。


当然,手术后再也没有顽固性腹泻了。每当黄女士看到成条的大便从肛门排出时,那种无语言表的幸福感,旁人无法感同身受。


而自从分离了输尿管和小肠,也就不再有反反复复导管感染堵塞的问题,也就不会再有反复腰痛、水肿、尿少发生。


或许,这对黄女士来说,已经是天底下最大的幸福。有人说,医院多次误诊,如果患者提出要求赔偿,会不会赔个几十上百万?


祝福。


来源:“听李医生说”微信公众号,作者:李鸿政

原标题:《苦命女子,曲折离奇的病情。有人说,找医院要说法,估计能赔几十上百万。》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