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研献策 | 丁建勇、王帅教授团队:胸腺瘤相关重症肌无力的围术期管理新策略
2025-06-25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是最常见的前上纵隔原发性肿瘤,常伴发重症肌无力(MG)。胸腺瘤相关重症肌无力(TAMG)兼具胸腺瘤与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征,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和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两方面的因素。TAMG患者病情通常更为严重,更易出现延髓麻痹和呼吸肌无力等症状,且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POMC)的风险较高,因此TAMG围手术期管理极具挑战。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丁建勇教授团队《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上发表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评估了FcRn抑制剂艾加莫德用于TAMG患者胸腺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这一特殊患者群体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治疗策略。医脉通就研究亮点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进行解读。


研究简介


研究背景


既往研究及临床实践表明,传统疗法在TAMG围手术期管理中存在局限性。艾加莫德作为一种新型的新生儿Fc受体(FcRn)拮抗剂,在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其在TAMG围手术期的应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单臂、多中心的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艾加莫德在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AChR-Ab+)全身型TAMG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第1、8、15和22天静脉注射艾加莫德,剂量为10mg/kg,共进行四次给药,并在第 9天进行胸腺切除术。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40例TAMG患者,中位年龄46岁。主要胸腺瘤切除术式为T2b微创胸腺切除术(21/40例,52.5%)。所有患者依据重症肌无力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定量重症肌无力量表和重症肌无力综合量表评估均达到缓解标准,眼肌、延髓肌、肢体肌力及呼吸肌功能均获改善。至第 4 次随访时,肌无力症状明显缓解,重症肌无力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较基线下降4.6分。艾加莫德给药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AChR-A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未影响其他免疫球蛋白类别或补体水平。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1天。所有级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2.5%,且大多为轻度。接受扩大胸腺切除术的患者中,有4例(10.0%)患者发生了POMC。


1.png


图1 研究示意图 (A);MG-ADL (B)、QMG (C)、MGC (D) 评分以及IgG (E)、AChR-Ab (F) 水平相对于基线的变化


研究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艾加莫德在TAMG 患者胸腺切除术围手术期中展现出令人满意的疗效,可快速改善神经肌肉功能,安全性良好。这些研究结果支持艾加莫德作为 TAMG 新型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潜力。


专家点评


本研究聚焦于一种罕见且临床处理复杂的疾病实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其兼具肿瘤性与自身免疫性双重特征,术后易发生POMC,对围手术期管理提出了极高挑战。本研究首次开展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艾加莫德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2+2”方案可快速缓解肌无力症状,降低AChR抗体水平,并可能减少POMC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研究发现艾加莫德特别适用于以下高风险人群:需行扩大切除术的进展期胸腺瘤患者、伴有球部或呼吸肌受累者、对传统免疫治疗反应不佳或无法耐受者、以及术前需快速稳定病情的患者。本研究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了新策略,有望推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个体化免疫干预,并为制定标准化治疗路径奠定了基础。


屏幕截图 2025-06-24 222743.png屏幕截图 2025-06-24 222757.png

参考文献
1.Wang S, Zhu M, Dong J, et al. Perioperativ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efgartigimod for thymoma-associated myasthenia gravis: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phase II clinical trial. J Thorac Oncol.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