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口服药+基础胰岛素日制剂“失效”后,胰岛素周制剂助力实现血糖「稳控逆袭」
2025-06-24

病例概述


患者一般信息


患者女,主诉:口干多饮8年,血糖控制不佳1月


现病史: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干多饮,每日饮水2L,无多食多尿,无消瘦,无视物模糊,无肢体麻木,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畏寒等不适,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血糖升高,具体血糖数值不详,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格列齐特缓释片、卡格列净片盐酸二甲双胍片”降糖。药物治疗后症状稍缓解,8年内规律服用降糖药物,自诉血糖控制可,最高空腹血糖9.0 mmol/L,平时空腹血糖控制在7.0 mmol/L左右,8年内口千多饮待续存在,伴蛋白尿,余无不适。1月前至我院门诊复诊配降糖药,查糖化血红蛋白8.9%。仍有口干多饮,1日饮水2L左右,伴多食,伴蛋白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夜尿增多,无视物模糊,无肢体麻木,无烦燥易怒性格改变,无间歇性跛行,无冒冷汗,无黑朦晕厥等不适,门诊调整方案为〝甘精胰岛素注射液10U qn,二甲双胍恩格列净0.5g bid”,复查血糖仍不佳,为进一步调整血糖,拟“2型糖尿病”收住入院。


既往史:既往健康状况一般,患有“高血压“,20余年前行“剖宫产”,手术顺利,恢复可;否认“心脏病”、“脑卒中”、“肺及支气管病”、“肝病”及其他心脑血管、内分泌系统等重要疾病史。


家族史:父亲高血压、糖尿病,母亲体健,1弟体健。


个人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药物依赖及成瘾史。

 

患者检查


一般状况:体温 36.5℃,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70/104 mmHg。


专科体检:身高1.56m ,体重55kg,BMI 22.6 kg/m2,腰围71cm,臀围89cm,腰臀比0.8。


其他:甲状腺无肿大,心肺腹部查体无殊,双下肢无浮肿,四肢痛温觉无异常,足背动脉搏动正常,病理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

 

1.png

注:WBC,白细胞;RBC,红细胞;PLT,血小板;HGB,血红蛋白;BUN,血尿素氮;Cr,肌酐;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P:总蛋白;ALB,白蛋白;FPG,空腹血糖;PPG,餐后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TG,甘油三酯;HDL,高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

 

2.png


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


胸部CT:两肺胸膜下散在磨玻璃影,其中左肺下叶后基底段病灶为新见,余较前略有吸收,建议复查;右肺上、下叶前基底段磨玻璃结节,相仿,LUNG-RADs:2类


颈部血管超声:双侧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下肢动脉超声:右侧股总动脉斑块形成;左下肢动脉、静脉所见段血流通畅


腹部B超:肝回声细密


甲状腺颈部超声:甲状腺回声弥漫性粗大不均匀


泌尿系统超声: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双肾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


骨密度:髋关节、腰椎骨量正常

 

诊断


1. 2型糖尿病 


2. 2型糖尿病性肾病


3. 2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


4. 高血压


5. 肺部阴影

 

诊疗经过


患者特点: 老年女性,体型偏重,慢性起病,2型糖尿病病史8余年;未按时用药,依从性差;入院前多种药物治疗下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仍不佳;胰岛功能储备不足;合并周围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多种合并症。


治疗方案:1)生活方式指导:饮食、运动宣教;2)初始胰岛素皮下泵注降糖,后改用依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恩格列净;3)同时予以硫辛酸注射液、依帕司他片营养神经,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及随访结果


入院期间治疗方案及血糖监测:强化治疗后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撤泵后,降糖方案调整为依柯胰岛素110U qw+二甲双胍恩格列净0.5g bid,血糖控制较为稳定。

 

3.png


随访及预后:出院3周后门诊复诊,血糖控制佳,无低血糖情况发生,体重无明显改变;未调整用药方案。最近一次随访时,患者近4日动态血糖监测情况较好。


4.png


5.png


诊疗心得


在本文所述病例中,患者为老年女性,病程长达8年,既往血糖控制并不理想,空腹血糖(FPG)最低8.2 mmol/L,餐后血糖(PPG)最高可达10.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8.5%,血糖波动大。在临床诊疗中,通常需要考虑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胰岛功能、肝肾功能、依从性、有无低血糖以及治疗方案对患者体重的影响。患者既往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注射治疗效果不佳,初期血糖控制尚可,但伴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自述会出现遗漏注射的情况,导致血糖控制愈发不理想。


在降糖方案的选择上,考虑患者多次调整降糖方案但血糖仍然控制不佳,入院前使用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进行降糖治疗,胰岛功能欠佳。且患者依从性差,频繁吃药、打针存在较大困难,应避免复杂的治疗方案。因此,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考虑为患者选择注射次数较少的胰岛素,调整的新方案需简单便捷。综合以上因素,予以患者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每周注射一次,配合口服降糖药物,以期达到稳定血糖、减少注射次数、提高患者依从性的目的。


依柯胰岛素作为首个胰岛素周制剂,半衰期长达196小时,可在体内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能有效稳定血糖,降低血糖波动幅度1。其每周仅需注射一次,极大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ONWARDS 3研究显示,对于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转换为每日1次的德谷胰岛素治疗相比,转换为每周1次注射的依柯胰岛素治疗,2级低血糖(具有临床意义的低血糖)或3级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发生风险相似3。因此,在用药安全性方面,依柯胰岛素低血糖发生风险小,这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对低血糖感知能力减弱的患者来说极为重要。在肝肾功能方面,依柯胰岛素代谢时给肝肾带来的负担较小,肝、肾功能损害者均无须特别调整依柯胰岛素剂量4,契合该患者的治疗要求。综上,通过采用依柯胰岛素搭配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方案,不仅实现血糖长期控制平稳,也减少了胰岛素注射次数,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本期病例提供者:宁波市第二医院,李建辉教授

参考文献
1.Nishimura E, et al. BMJ Open Diabetes Res Care. 2021 Aug;9(1):e002301.
3.Philis-Tsimikas A,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3; 11(6): 414-425.
4.Haahr H, et al. Clin Pharmacokinet. 2024 Jun;63(6):819-83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