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第30届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与第18届国际
阿基仑赛在LBCL二线治疗中实现疗效突破,兼顾良好安全性
LBCL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大约40%的患者在一线治疗后进展为复发或难治性LBCL(R/R LBCL)[1],其长期生存、经济负担、生活质量(QoL)等情况越来越受临床关注。阿基仑赛基于ZUMA-7研究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已获批二线适应症,随后持续积累临床研究探索与真实世界应用数据。其在更多探索性分析、真实世界研究中表现如何?
本次EHA&ICML会议公布了不少相关进展,其中一项纳入89个中心461例R/R LBCL患者的美国真实世界研究[2],根据患者年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和合并症(CV)评估阿基仑赛在LBCL二线治疗的获益。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4岁,其中46%≥65岁,KPS评分为90~100分的患者占比最高(44%),71%的患者存在≥1种CV。
中位随访12.4个月结果显示,阿基仑赛在真实临床实践中依然保持高缓解率,总缓解率(ORR)为79%,完全缓解(CR)率达64%;同时带来持久生存获益,患者的12个月无事件生存(E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54%和74%[2]。在安全性方面,临床关注的≥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分别为5%和23%。
经分析患者特征与结局的相关性,相比<65岁患者,≥65岁的患者发生ICANS的风险更高(任何级别58% vs 39%;≥3级28% vs 19%)[2]。研究未发现肝脏或肺CV与患者结局之间存在关联,但存在心血管CV与患者疗效(ORR,68% vs 82%)和生存获益(12个月OS率,49% vs 79%)呈负相关。低KPS也与较差OS相关,KPS≤70、80、90~100患者的12个月OS率分别为61%、67%、83%。
图1 美国真实世界研究的多变量分析结
该研究证实阿基仑赛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患者结局,也揭示了年龄、KPS评分及心血管CV等因素对安全性和预后的重要影响。基于老年患者常见、多伴有心血管CV,其接受CAR-T疗法的临床结局如何?
另一项纳入742例≥70岁DLBCL患者的EBMT登记研究,证实CAR-T疗法仍可为老年DLBCL患者带来良好的生存获益[3]。入组患者中位年龄达74岁,多数患者在三线接受CAR-T治疗且处于疾病晚期。研究结果令人振奋,所有患者1年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达58%和43%,70~74岁与≥75岁患者在OS和PFS上均无显著差异。多变量分析显示,经组间差异调整后,接受阿基仑赛治疗(n=682)的患者OS明显改善(P=0.01)、PFS延长(P<0.001),1年的OS、PFS率分别为62%、51%[3]。该研究为老年患者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临床应用中可结合患者个体情况,权衡疗效与安全性,优化治疗方案。
图2 各年龄组的估计1年PFS率,各年龄组无显著差异(P=0.198)
临床疗效基础上,阿基仑赛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推行,QoL也逐渐成为临床上备受关注的指标。既往ZUMA-7研究已证实,与SOC相比,阿基仑赛可明显改善患者QoL,第100天时患者的EQ-5D-5L VAS指数相比基线的变化更优(校正后p=0.0112)[4]。
一项美国真实世界研究也进一步证实,在输注阿基仑赛后的第一年,患者整体QoL、身体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受影响的神经认知能力也大部分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患者的感知认知水平基本未受影响,≥90%患者报告的认知水平一直处于正常范围内[5]。
图3 输注CAR-T后随时间推移患者的认知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ZUMA-7研究中患者报告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未明显改善,该研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与基线相比有临床意义的改善,提示真实世界中阿基仑赛治疗对患者QoL的改善可能更为明显[5]。
对于老年R/R LBCL患者而言,疗效和QoL共同影响患者的整体幸福感,阿基仑赛在≥65岁患者中具有可控的安全性,这与高龄化疗增加的毒性风险形成鲜明对比,可助力提升其QoL,让老年患者在对抗疾病的同时,也能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6]。
图4 关于≥65岁患者预先设定的患者报告结局终点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包括(A)身体功能评分;(B)总体健康状况评分;(C)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成本效益视角下的长生存守护:阿基仑赛二线治疗临床价值分析
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新药新疗法可及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药物经济学评价成为近年来的热门探索方向。EHA公布的一项美国成本效益分析证实,基于阿基仑赛在LBCL二线治疗中的显著生存获益,后续治疗成本降低了一倍以上,ICER低于美国成本效益阈值,提示在广泛的二线治疗人群中阿基仑赛相较SOC是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疗选择[7]。
*QALYs,质量调整生命年;ICER,增量成本-效用比
图5 利用包含美国人口死亡率的混合治愈模型,推导出患者的生存曲线
另一项加拿大分析显示了类似的结果,与SOC相比,阿基仑赛治疗延长了患者的长期生存并改善了QoL,有助于增加QALYs,与ZUMA-7研究的结果一致[8]。与SOC相比,阿基仑赛组显著较高的EFS导致三线及后线进展并接受治疗的患者较少,总体成本更低。因此,阿基仑赛在LBCL二线治疗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选择,可解决R/R LBCL患者未满足的重要临床需求。
从疗效和长期生存的提升、QoL显著改善,到成本效益优势,阿基仑赛为淋巴瘤患者带来了高效、经济性、更高质量的治疗选择。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阿基仑赛有望继续书写淋巴瘤治疗新篇章,惠及更多患者。
专家点评
许彭鹏教授:
近年来,阿基仑赛在淋巴瘤治疗领域的多项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从临床、经济、人文多维度来看,阿基仑赛展现出显著优势。在临床层面,EHA年会公布的最新进展显示,真实世界中阿基仑赛在LBCL二线治疗中疗效佳、总体安全性可控,但提示临床上需对老年(≥65岁)、伴有心血管CV及低KPS评分的患者加强个体化管理和风险干预。针对疗效预测,循环CAR-T细胞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方向[9]。
在人文层面,阿基仑赛通过改善患者QoL,使得患者可能更快回归工作或家庭角色,减少因疾病、反复的住院治疗导致的社会隔离;并且覆盖全人群需求,对于老年患者也体现了“精准医疗”之外的人文关怀: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避免了高龄化疗的毒性风险,尽可能维护患者的尊严、提升幸福感。
在经济层面,与SOC相比,阿基仑赛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选择,尽管初始成本较高,但能通过减少后续治疗以节约长期医疗成本,建议二线尽早考虑。对于既往接受过≥2线治疗的R/R LBCL患者,阿基仑赛仍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疗选择[10]。
EHA还公布了关于一线高危LBCL的临床、经济和人文结局的文献综述,提示现有标准治疗下这部分人群的临床、医疗资源和成本负担仍然相当大,亟需更有效的一线疗法[11]。基于阿基仑赛从临床、经济、人文等多维度为R/R LBCL患者带来切实获益,期待其在前线治疗(例如1.5线)中的应用,惠及更多患者。
许彭鹏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
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上海市血液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曾任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
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ancer Cell》、《Lancet Haematology》、《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等发表论文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