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EHA】泽布替尼联合Pola-R-CHP方案治疗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真实世界临床结局
2025-06-22
关键词: 泽布替尼

2025年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已于6月12-15日以线上和线下(意大利米兰)的形式进行。作为欧洲血液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本届年会吸引了全球众多学者的目光,众多国际前沿且备受瞩目的血液领域科研成果和临床数据在此精彩亮相。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李彩霞教授团队为我们带来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评估了泽布替尼联合Pola-R-CHP(维泊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泼尼松)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的DLBCL患者的疗效和预后1


背景


多发性结外受累DLBCL患者预后较差,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方案是大多数结外DLBCL的标准一线治疗,然而其5年总生存(OS)率仅为55.0%2,3。为此,我们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泽布替尼联合Pola-R-CHP方案作为一线或二线疗法治疗DLBCL患者的临床结局。


方法


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年8月至2025年1月期间接受了泽布替尼联合Pola-R-CHP方案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的DLBCL成年(年龄≥18岁)患者。研究终点包括:依据Lugano标准定义的总体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CR)率,以及从治疗开始至疾病进展或死亡计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结果


研究共纳入11例患者,其中初治DLBCL占比81.8%(9/11)。治疗开始时的中位年龄为53岁(范围:22-76),其中54.5%(6/11)为男性。所有患者均为晚期患者(Ann Arbor III/IV期),81.8%(9/11)患者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患者结外受累部位包括肝脏、肾上腺、胃肠道和胸膜。结外部位数量范围1-10个,其中8例患者受累部位≥2个。6例患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10例患者为non-GCB亚型,其中5例为双表达淋巴瘤。5例患者检测了TP53突变状态,其中2例有TP53突变(见表1)。


表1 基线特征

1750585967675652.jpg


所有患者都完成了至少一个周期的Pola-ZR-CHP方案,全队列累计给药47个周期。中位治疗周期数为5(范围:1-6)。在第三个治疗周期结束时,ORR为100%(9/9),CR率为33%(3/9)。治疗结束时ORR为66.7%(4/6),CR率升至50%(3/6)。所有TP53未突变患者均达到缓解,而2例TP53突变患者中有1例出现疾病进展。中位随访6个月(范围:0.5-32个月),2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2例患者死亡。预估中位PFS为27.5个月,预估12个月PFS率为66.7%。


Pola-ZR-CHP方案总体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s)为血液学毒性:7例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例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4例患者肺炎,未观察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结论


Pola-ZR-CHP方案在初治和复发难治结外DLBCL患者中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些发现表明Pola-ZR-CHP方案可能为该患者群体带来生存获益。未来需通过更大样本队列研究和延长随访进一步验证结果,并探索该新型治疗方案的长期结局。


专家点评


李彩霞教授:


多发性结外受累DLBCL因其侵袭强、预后极差(R-CHOP方案5年OS率仅55%),亟需突破性疗法。本研究首次探索了泽布替尼联合Pola-R-CHP方案的临床价值,直击传统治疗痛点。在81.8% IPI≥3分、100%晚期的高危人群中,该方案展现显著优势,治疗结束时CR率达50%,预估中位PFS27.5个月,预估12个月PFS率为66.7%;TP53未突变患者获得了100%缓解,且部分突变患者也可从联合方案中获益。研究的主要不良事件为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63.6%),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


本回顾性研究样本量较小且随访时间较短,异质性强,证据等级待提升。但其中关键的疗效及生存数据为高危DLBCL患者点燃希望。未来需在前瞻性队列中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结合分子特征对患者进行更深入的预后分层与治疗模式探究。


1750586056180844.jpg

李彩霞 教授 医学博士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淋巴瘤亚专科主任

血液国际特需病区主任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智能诊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感染学组委员

北京科创医学发展基金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淋系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干细胞集团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委员


参考文献
1.2025 EHA PB3267.
2.Kirkegaard MM, Rasmussen PK, Coupland SE, et al. Conjunctival Lymphoma--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JAMA Ophthalmol. 2016 Apr;134(4):406-14.
3.Sehn LH, Salles G.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N Engl J Med. 2021 Mar 4;384(9):842-858.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