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EHA | 李彩霞教授:索托克拉单药及联合方案展现良好疗效与安全性,点燃CLL/SLL患者有限期治疗新希望
2025-06-20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索托克拉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病程多呈惰性,目前尚无法治愈1。因此,领域专家不断探索新型疗法以优化治疗结局。其中,索托克拉(Sonrotoclax,BGB-11417)作为新一代BCL2抑制剂(BCL2i),在治疗CLL/SLL等多项研究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


第30届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于2025年6月12日-15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这场顶尖盛会聚焦血液领域前沿探索,公布了多项重磅研究成果。医脉通特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彩霞教授就相关研究进展(包括Poster PF574),谈谈CLL/SLL领域进展以及新型BCL2i索托克拉的治疗潜力。



医脉通:


作为血液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EHA年会始终聚焦行业热点与前沿进展。本次大会公布了诸多CLL/SLL诊疗进展,其中哪些前沿内容或突破性成果令您印象最为深刻?能否分享您此次参与EHA年会的切身感受?


李彩霞教授:


2025年EHA年会公布了不少CLL/SLL诊疗的突破性进展,每一项成果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临床实践。其中,CLL/SLL一线治疗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长期随访数据引人瞩目,例如SEQUOIA研究5年随访结果显示,泽布替尼单药治疗伴del(17p)的初治CLL/SLL患者,其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与不伴del(17p)患者一致,估计的60个月PFS率为72.2%2。针对R/R CLL/SLL治疗,会议也公布了新一代BCL2i索托克拉、BTK降解剂等新药进展。


作为研究者,我认为本次EHA会议不仅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更激励我们在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桥梁持续探索,为CLL/SLL等血液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


医脉通:


在今年EHA会议中,您作为第一作者报告了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的新一代BCL2i索托克拉单药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结果(摘要号:PF574)。能否请您结合研究数据,谈谈索托克拉单药在R/R CLL/SLL等B细胞恶性肿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李彩霞教授:


BCL2i通过靶向凋亡通路核心蛋白BCL2,改善了CLL/SLL患者的生存结局,已被NCCN、CSCO等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为初治及R/R CLL/SLL的治疗选择。然而,现有BCL2i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仍有优化空间。


索托克拉作为新一代BCL2i,通过结构优化实现了更高的选择性和更强药理学效力3。本次大会,我们报告了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的索托克拉单药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开放标签Ⅰ期研究结果3。研究纳入了64例患者接受索托克拉单药每日一次治疗(包括R/R CLL/SLL 29例;其他R/R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5例;目标剂量包括80, 160, 320, or 640 mg 每日一次),患者既往接受过中位2线治疗,研究中位随访了23.4个月3


结果显示,至640mg每日一次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MTD),推荐Ⅱ期剂量(RP2D)为320mg每日一次3。在R/R CLL/SLL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72.4%,完全缓解(CR)率达到31.0%,无法检测的微小残留病(uMRD)率为41.4%,为患者带来持久深度缓解和PFS获益,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22.2个月,中位PFS为23.1个月,12个月PFS率为68.6%3


在其他R/R NHL亚型患者中,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滤泡性淋巴瘤(FL)、套细胞淋巴瘤(MZL)和转化型 NHL,索托克拉单药也展现出一定疗效,ORR为20%,中位DOR达到21.9个月3


索托克拉单药在R/R CLL/SLL及其他R/R NHL亚型患者中安全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37.5%)、血小板减少(23.4%)和白细胞减少(21.9%),4.7%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无肿瘤溶解综合征(TLS)报告3


综上,中国人群研究显示,索托克拉单药至640mg剂量下治疗R/R NHL和CLL/SLL耐受性仍良好,无TLS报告,且因不良事件停药发生率较低。同时,索托克拉单药在R/R CLL/SLL中显示了较高的缓解率和深度可持续的缓解(ORR为72%,其中31%CR;uMRD率41.4%)3。这项研究显示了索托克拉单药在后线CLL患者中的有效性,也为后续探索索托克拉为基础的有限期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


医脉通:


BCL-2i为基础的靶向联合治疗是近年来CLL/SLL的研究热点,有望为患者带来深度缓解的同时有望实现有限周期治疗。本次EHA大会也公布了一项BCL2i索托克拉联合泽布替尼治疗R/R CLL/SLL的Ⅰ期研究的最新结果(摘要号:S159),显示出深度且持久的缓解。结合相关研究数据,能否请您谈谈如何为R/R CLL/SLL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李彩霞教授:


尽管靶向药物的应用给CLL的一线治疗带来了巨大变化,但大多数患者最终仍会复发,需要采用新药进行后续治疗,临床上一直在积极探索更优的R/R CLL/SLL治疗方案。


在新药联合探索方面,近年来,以BTKi、BCL2i等为代表的创新药物丰富了R/R CLL/SLL的治疗选择,药物联合也成为研究热点。其中,BCL-2i联合BTKi是NCCN、CSCO等指南推荐方案。新一代BCL-2i索托克拉为联合应用带来新选择。


本次EHA口头报告了Ⅰ期研究多个剂量下(40,80, 160, 320, 640 mg)索托克拉联合泽布替尼治疗R/R CLL/SLL的最新研究数据(中位随访29.4个月)4。值得注意的是,入组的47例患者中,不少伴有不良预后因素,其中26.2%患者伴有del(17p),73.2%为IGHV未突变患者4


在46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ORR为95.7%,其中CR率为50.0%,既往接受过BTKi治疗的患者大部分实现缓解(6/7)4。索托克拉所有剂量下患者总体uMRD率为80.0%,且缓解深度随时间推移不断加深,在第96周时可评估患者(14例)均达到uMRD4。深度缓解有望转化为PFS获益,24个月PFS率高达94.5%4


安全性方面,未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至640mg未达MTD。最常见的任何级别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是COVID-19(36.2%),无TLS报告4


此项研究支持索托克拉联合泽布替尼具有可耐受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缓解深度显著,无论患者既往是否接受过BTKi治疗,均可从两者的联合治疗中获得更高的缓解率和深度缓解。


本次EHA公布的SEQUOIA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患者是否伴有del(17p)和/或TP53突变,泽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一线治疗CLL/SL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良好,24个月PFS率和最佳外周血uMRD率分别为92%和59%5。针对R/R CLL/SLL,BTKi联合BCL2i、抗CD20单抗等其他探索也值得关注6,7


此外,个体化的联合治疗方案的制定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体能状态、是否存在TP53突变、既往治疗方案及疗效(包括DOR)、耐受性等因素8。对于怀疑转化的患者,尽可能进行淋巴结切除活检明确诊断;对于BTKi和BCL2i双重耐药的患者及Richter转化患者,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8。


医脉通:


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CLL/SLL患者的生存预后进一步改善。最后请您谈谈未来CLL/SLL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


李彩霞教授:


BCL-2i+BTKi的优点是均采用口服给药,这意味着患者无需到医院接受治疗,给患者带来便利。


目前索托克拉联用泽布替尼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R/R MCL)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其作为有限期治疗方案,在Ⅲ期CELESTIAL试验中用于CLL患者的一线治疗。期待未来结果的公布,进一步推动CLL/SLL从长期治疗转变为无化疗的有限期治疗。


1750403516434497.jpg

李彩霞 教授

医学博士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淋巴瘤亚专科主任

血液国际特需病区主任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智能诊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感染学组委员

北京科创医学发展基金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淋系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干细胞集团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委员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等.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5):353-358.
2.Mazyar Shadman, et al. 2025 EHA. Abstract PS1565
3.Caixia Li, et al. 2025 EHA. Abstract PF574.
4.Chan Y. Cheah, et al. 2025 EHA. Abstract S159
5.Mazyar Shadman, et al. 2025 EHA. Abstract PS1566
6.Sabina Kersting, et al. 2025 EHA. Abstract PS1563
7.Matthew Davids, et al. 2025 EHA. Abstract PF575
8.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