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2日,2024 post- ASH 淋巴瘤热点速递-北京站会议在北京新青海喜来登酒店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血液领域的多位专家参与。
开场致辞:
马军教授、朱军教授、周道斌教授担任本次2024 post- ASH 淋巴瘤热点速递大会的主席,并进行开场致辞。2024年ASH会议报道了近8000篇文章被报道,其中中国有600多篇文章。我国在CAR-T治疗在淋巴瘤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本次会议将围绕LBCL、FL和MCL及全程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学术交流,相信各位同道也将会获益匪浅。同时,期望我们中国自己的CAR-T在未来惠及更多的淋巴瘤患者。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2024 ASH -CAR-T 在LBCL中的治疗进展
本环节的主持嘉宾是北京协议医院周道斌教授,引导中国医学科学院
·CAR-T细胞在LBCL的真实世界治疗进展内容包括了中国真实世界数据:Axi-cel治疗中国201例R/R NHL,中位随访17.6个月,bCR率 67.2%,中位PFS 15.5个月,2年PFS率49.8%,2年OS率75.2%。安全性良好,NE发生率低于既往关键研究。CIBMTR:Axi-cel 用于R/R LBCL的二线治疗真实世界研究早期结果分析发现:Axi-cel 用于R/R LBCL的二线治疗,CR率64%,1年DOR率为66%,1年EFS率为53%,1年OS率为71%。安全性方面≥3级 CRS、ICANS发生率分别为5%和22%。英国NCCP:Axi-cel作为R/R LBCL的二线治疗,CR率为61.1%,9个月OS率和PFS率分别为76.6%和47.6%,安全性良好等数据。
·CAR-T细胞在LBCL特殊人群的治疗进展内容包含了美国真实世界研究:CAR-T细胞治疗tFL的临床结局发现CAR-T治疗tFL的缓解率和生存显著优于dnDLBCL,tFL 在多个亚组 比 dnDLBCL 有更好的生存结局。法国DESCAR-T登记的LYSA研究:CAR-T治疗≥75岁R/R DLBCL 的倾向评分加权(IPTW)分析,≥75岁的R/R DLBCL接受Axi-cel治疗的ORR/CR率优于Tisa-cel,中位PFS 9.2个月,中位 OS 21.4个月。CAR-T治疗≥75岁的R/R DLBCL安全性尚可。美国真实世界研究:CAR-T治疗≥80岁R/R LBCL,≥80岁高龄组与65-79岁组缓解率和生存期相当。ZR²序贯CAR-T细胞用于一线高危LBCL的治疗,CR率89.5%,安全性良好。
本环节的讨论嘉宾分别是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李利红教授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泳教授,主要讨论观点如下:
·关于CAR-T治疗淋巴瘤治愈性的问题(李利红教授):目前ZUMA-1的研究的已经公布长期随访数据显示针对于既往接受≥二线的难治和早期复发患者的5y-OS率是42.6%,5y-PFS率是31.8%,基本可认为有42.6%的患者接受CAR-T可以达到临床的治愈。(刘薇教授)
·CAR-T治疗对于淋巴瘤肿瘤微环境是正向还是负向影响?(李利红教授):目前在实体瘤研究报道PD-1/PD-L1抑制剂针对于肿瘤微环境会起到上调的作用,CAR-T治疗对于淋巴瘤的肿瘤微环境也应该属于正向的影响,由于淋巴瘤异质性强的原因,具体是通过怎样的机制,仍需要未来进一步的探索。(刘洋教授、周道斌教授)
·CAR-T治疗TP53阳性治疗潜力如何(于泳教授)?:TP53患者本身作为淋巴瘤高危预后不良因素,既往的传统治疗(如ASCT)研究数据也显示具有TP53突变的患者疗效较差,而CAR-T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TP53突变患者的OS与TP53野生型相似,但CR率低于TP53野生型的患者。既往武汉同济报道的CAR-T联合ASCT的显著改善TP53变异患者缓解和生存率因此,针对于TP53阳性的患者如果适合移植且接受CAR-T治疗,建议联合治疗,来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刘薇教授)
·年轻高危的患者,一线巩固CAR-T能否替代ASCT(于泳教授)?:目前NCCN指南已经在一线不推荐ASCT的应用,但未来仍需细化患者类型,才能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临床当中针对于化疗敏感性的患者且ctDNA阳性的可能会选择ASCT巩固。CAR-T能否替代ASCT,目前顾虑是CAR-T治疗进展后的药物选择和疗效数据有限,期望ZUMA-23的研究后续数据的公布给我们带来好的消息。(刘薇教授)
2024ASH-CAR-T细胞治疗在iNHL中的治疗进展
本环节的主持嘉宾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景红梅教授,引导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分享2024ASH-CAR-T细胞治疗在iNHL中的治疗进展,具体内容如下:
·CAR-T细胞治疗在FL中的治疗进展:ZUMA-5 五年随访数据:Axi-cel作为R/R iNHL(包括R/R FL与R/R MZL)患者的≥3线治疗时,临床获益可长达5年以上,在R/R FL患者人群中,中位随访65.7个月时,ORR高达94%(CR率为79%,PR率为15%),在FL的患者中,无论是否存在高风险因素,包括POD24,60个月的无进展生存(PFS)率保持一致。炎症、肿瘤和产品特性对复发/难治性
·CAR-T细胞在MCL中的治疗进展:ZUMA-2 cohort 1+2五年随访数据:小剂量输注取得与正常剂量一致的疗效和安全性,ORR91% CR率68%,≥3级CRS 15%,≥3级NE 31%。在ZUMA-2队列1和2(低剂量)中,接受Brexu-cel治疗的R/R MCL患者的5年结局,R/R MCL患者接受更低剂量的Brexu-cel治疗,5年疗效不减,且5年安全性一致。ZUMA-2 队列3的初步分析:Brexu-cel在未接受过BTKi治疗的R/R MCL患者中的应用,ZUMA-2 队列3 BTKi naïve患者疗效与队列1一致(ORR 91%,CR率73%,并转化为90%的12个月OS)。TP53 突变MCL患者的治疗结局: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显示CAR-T治疗R/R TP53突变MCL患者具有较高的反应率,但TP53阳性患者整体预后较差。
本环节讨论嘉宾分别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赵瑜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孙婉玲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徐燕教授,主要讨论观点如下:
·目前惰性淋巴瘤的整体生存期较长,且新药的不断获批也让患者有更多的选择,CAR-T目前价格较贵,绝大多数的患者仍然无法承担,此时会考虑其他价格较低的药物如BTK抑制剂(赵瑜教授)
·
·惰性淋巴瘤的病程进展缓慢且生存期较长,且新药的不断出现可以让患者有更多的选择,基于价格的考虑,CAR-T应用于后线的治疗。针对于快速进展的患者或其他药物无效的情况下,会考虑CAR-T的应用(孙婉玲教授)
·目前CAR-T在iNHL中的研究数据非常显著,希望CAR-T的应用到前线治疗,但实际临床中考量的因素较多,如经济因素,往往会导致CAR-T应用在末线。CAR-T与BTK抑制剂孰先孰后的问题,如果CAR-T应用前BTKi等药物可降低患者的负荷,CAR-T的回输也可以更好的清除微小残留病变,两者结合患者获益更加,达到最佳治愈。(徐燕教授)
·不考虑经济因素的情况下,希望CAR-T治疗早线应用,可以更早的清除MRD,患者的生存获益更多,生存期更长。(景红梅教授)
2024 ASH CAR-T治疗全程管理进展
本环节的主持嘉宾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黄亮教授,引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洋教授分享2024 ASH CAR-T治疗全程管理进展,具体内容如下:
·桥接放疗的研究内容:放疗和单核细胞激活在CAR -T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应用提示放疗增加调节性/细胞毒性NK细胞比值且增加单核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放疗增加G5免疫表型,与更好的结局相关。澳大利亚单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桥接放疗与Axi-cel治疗 ≥3L大B细胞淋巴瘤(LBCL)的良好结局相关,放疗作为Axi-cel的桥接治疗与提高LBCL的CR率和PFS相关。
·疗效与不良反应管理:他汀类药物可改善靶向CD19CAR-T治疗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结局和毒性,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改善患者的OS和PFS,使用和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毒性发生率相似,但因毒性而使用挽救药物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广谱抗生素暴露对CAR-T治疗B细胞淋巴瘤结果的影响:一项多中心国际研究显示,CAR-T治疗后抗生素使用少于10天似乎并未影响抗淋巴瘤治疗疗效,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在CAR-T治疗患者中做出关于抗生素使用的决策。预防性皮质类固醇能够让LBCL患者在门诊安全接受Axi-cel治疗,其毒性与其他CAR-T疗法相当。预防性使用
·疗效与安全性预测:Axi-cel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早期安全性结果预测因素显示ECOG PS较好的患者发生早期CRS风险较低,年轻患者和ECOG PS较好患者发生早期ICANS的风险较低。CAR-T细胞治疗后第14天的ctDNA动力学用于识别早期治疗失败风险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提示第14天的ctDNA动力学可识别CAR-T细胞治疗失败和早期进展或难治的高风险患者。CAR-T治疗后早期可检测的微小残留病灶与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研究表明,ctDNA的持续存在作为MRD的替代指标,可能是早期预测持久缓解和识别最高风险疾病进展的LBCL患者的有效工具。治疗前外周血单细胞分析可以预测CAR-T细胞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结局,未缓解患者细胞激活和应激相关通路上调,表明炎症与预后不良相关。血小板计数减少可预测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ICANS的发生,超过75%的高级别患者在ICANS发生前一天的PLT值低于100 x 109/L。CAR-T细胞亚群和免疫图谱与CD19 CAR-T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后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和疗效相关,CD8+和CD4+ EM T细胞和CAR-T细胞扩增分别会影响ICANS和CRS的发生。
本环节讨论嘉宾分别来自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邓琦教授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丽宏教授,主要讨论观点如下:
·放疗作为CAT-T前的桥接,在缩瘤的同时,可改善肿瘤微环境当中T淋巴细胞的活性和增加抗原的暴露,针对于大包块适合桥接的患者可选择放疗桥接(邓琦教授)
·放疗可作为桥接治疗,也可以在CAR-T后进行放疗,但单采前的放疗仍需要一定的洗脱期后才可以单采。(刘洋教授)
·CAR-T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增效的时机如何选择?(刘丽宏教授):目前CAR-T联合其他药物的选择很多,但具体选择哪种药物什么时候联合尚未有明确的规定,还有待后续的研究探索。但CAR-T联合表观遗传药物(如西达苯胺)无论是CAR-T前还是CAR-T回输后对于T细胞的功能起到改善的作用。(刘洋教授)
最后,本次大会由黄亮教授进行总结,感谢三位主席的邀请,感谢三位讲者、主持及讨论嘉宾的参与,通过今天会议的内容,让大家对于2024年ASH会议中报道的CAR-T治疗淋巴瘤相关的研究进展有了更深入的学习与了解。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