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风湿多学科专家团 ,作者赵剑
类风湿
01
哪些类风湿药物可能伤肝?
传统合成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csDMARDs)
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主要分为三类:csDMARDs、bDMARDs、tsDMARDs。csDMARDs是治疗RA的一线药, RA患者一经确诊就要使用。这一类药除了起效慢,还有一个缺点是不良反应较多,特别是
生物制剂(bDMARDs)
生物制剂是治疗RA的“后起之秀”,其可靶向抑制致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6)发挥强效的抗风湿作用,对csDMARDs治疗失败的患者仍可能有效,是治疗RA重要的二线药。生物制剂的不良反应较少,但也可能引起肝损伤。
靶向合成抗风湿药(tsDMARDs)
tsDMARDs治疗RA的地位与生物制剂相当,也是重要的二线药,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发挥调节免疫和抑制炎症的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非甾体抗炎药是常用的抗炎、解热、镇痛药,在关节炎中也广泛应用。对于类风湿关节炎,非甾体抗炎药的治疗地位处于下降中,因为其仅能缓解疼痛而无法阻止关节破坏,而且伴随不低的不良反应风险。
糖皮质激素可快速缓解炎症和肿痛,小剂量使用还具有一定的延缓关节破坏作用,因此常在csDMARDs未起效时作为“桥梁”使用,或联合csDMARDs用于严重关节肿痛的患者,但遵循短期小剂量使用原则。
02
RA患者预防
RA药物之所以容易伤肝,是因为大部分RA药物都要通过肝脏代谢,肝脏作为解毒工厂需要分解和转化药物成分,这就增加了肝细胞的负担。特别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托珠单抗等药物,可能直接或间接引起肝细胞损伤;而利妥昔单抗等则可激活潜伏的乙肝病毒,导致病毒性肝炎。此外,长期用药、剂量过大、合并饮酒、已有肝病等因素,都会大大增加肝损伤的风险。
RA患者该如何预防肝损伤呢?至少要做好以下4点:
①用药前做好检查——RA患者在用药前一定要检查肝功能(ALT、AST、胆红素、白蛋白等);合并乙肝、丙肝患者,要查乙肝五项、HBV-DNA或HCV-RNA,必要时配合抗病毒治疗,谨慎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易伤肝药物。
②用药期间做好监测——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建议每1~3个月查一次肝酶;使用生物制剂、JAK抑制剂,建议每3个月查一次肝功能;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NSAIDs,长期使用者注意症状监测,如出现黄疸、乏力、食欲下降等,及时就医。
③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当肝酶升高>2~3倍正常值,需及时调整用药;当出现黄疸、尿色深、极度乏力等明显肝损伤表现,要立即停药并就医。
④生活中做好肝脏保护——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饮酒、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避免熬夜、避免保健品或药物滥用来保护肝脏。
03
总结
药物是治疗RA的重要基石,但前提是用药要科学,如果盲目、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的危害甚至会大于疾病的危害。预防肝损伤是RA患者的“必修课”,希望本文能帮助RA患者更好地使用甲氨蝶呤等易伤肝药物,从而更好地控制病情、保护关节、提升生活质量。
·END·
文章仅供科普,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