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新风华彩,揽世界新潮”
内皮抑素诱导的microRNA失调与TGF-β通路改变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解析肺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研究背景
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血管内皮细胞(EC)功能障碍和失调为特征的疾病,导致炎症反应、异常血管修复及高死亡率。内皮抑素(ES)作为血管生成强效抑制剂,既往研究发现其与PAH患者不良预后、血流动力学恶化及高死亡率相关。然而ES影响PAH预后的完整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提出假说:ES水平可改变人原代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Ls)中多种microRNA(miR)-mRNA通路表达。
研究方法
通过批量RNA测序技术,比较ES处理(6小时与24小时)与对照组的HMVEC-Ls,筛选差异表达的miR及mRNA。差异表达基因(DEG)定义为绝对倍数变化≥1.4且校正P值(q值)<0.05。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ShinyGo 0.77)解析ES依赖性miR的潜在靶基因通路。
研究结果
非偏倚分析鉴定出10个在双时间点均被ES上调的miRNA。ES-miR依赖性DEG的通路富集显示,TGF-β信号通路富集倍数最高(涉及8个基因,FDR=8.6×10⁻⁶)。该通路中关键差异基因包括:BAMBI、BMPR2、SMAD6、ID1和ID4。值得注意的是,上调miR之一的miR-18a-5p(miR17-92a家族成员及内源调控因子)已被证实可调控TGF-β通路关键分子(如BMPR2)。
miRNA、差异表达基因(DEG)及TGF-β/BMPR2信号通路参与肺动脉高压(PAH)发病的假说性机制示意图
研究结论
ES通过改变HMVEC-Ls中miRNA-mRNA调控网络,显著影响TGF-β信号轴。miR-18a-5p及其TGF-β靶基因的失调可能是ES参与PAH发病的关键机制。针对此miRNA依赖性通路的深入研究,将为PAH新型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