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慢性皮肤病,全球约有1.25亿人受其影响。生物制剂、口服药物和光疗等系统治疗是中度至重度银屑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银屑病的系统治疗会影响免疫系统,可能引起感染。目前,已明确银屑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但对皮肤感染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银屑病患者系统治疗时皮肤感染的发生率。
研究方法
西日本银屑病登记处(WJPR)纳入银屑病患者的当前或既往系统性干预均在2010年1月后开始。随访时,收集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银屑病分型、体表面积(BSA)、银屑病严重程度、吸烟情况、饮酒习惯、合并症、系统治疗和皮肤感染等数据。后续调查于2020年开始,每年9月至12月收集数据,收集了调查年度中的银屑病严重程度、BSA、恶性肿瘤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和所有系统性抗银屑病药物使用数据。此外本研究还对2020年的数据进行了多变量和单变量分析。
研究终点为皮肤感染的发生率,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
研究结果
1. 患者特征
共纳入878名患者(237名女性,641名男性),中位年龄59(IQR 49-71)岁,BMI 24.78 kg/m2。入组患者的银屑病可分为寻常型银屑病(83.3%),脓疱型银屑病(7.5%)和
2. 皮肤感染的发生率
①细菌感染
共有12名患者(1.37%)出现皮肤细菌感染(表1)。最常见的是蜂窝织炎(8/12,67%),其次是脓肿、红癣、毛囊炎和感染性表皮囊肿各1例(1/12,8.3%)。单变量分析显示,在皮肤细菌感染中,与其他银屑病表型的患者相比,-脓疱型银屑病和系统性治疗患者的发生风险显著较高(OR=4.25;95% CI:1.123-16.09)(表2)。使用TNF-α和IL-17抑制剂的患者更易发生细菌感染。多变量分析显示,使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OR=9.917,95% CI:2.069-47.572,p= 0.004)和白细胞介素(IL)-17 (OR=10.798,95% CI:2.35-49.616,p= 0.002)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风险较高(表3)。
表1:皮肤感染的发生率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表2:皮肤细菌感染(单变量逻辑回归)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表3: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
②病毒感染
共有11名患者(1.25%)出现皮肤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
表4:皮肤病毒感染(单变量逻辑回归)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③真菌感染
共有45名患者出现皮肤真菌感染(5.13%),其中毛癣病最常见(33/ 45,73%),其次是
表5:皮肤真菌感染(单变量逻辑回归)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研究讨论
皮肤科医生在治疗银屑病时常遇到各种皮肤感染,皮肤感染会改变银屑病的临床表现,误导皮肤科医生选择不适当的治疗方案。研究显示接受系统治疗的银屑病患者有皮肤感染的风险,且其发病率因病原体和治疗方式而异。
TNF抑制剂与皮肤细菌感染的风险增加有关;且67%为蜂窝织炎。使用IL-17抑制剂患者出现细菌感染的几率高,IL-17A和IL-17F在防御细菌感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带状疱疹是最常见的皮肤病毒感染,中耳炎病史和口服药物治疗与带状疱疹发病的高风险相关。除TNF-α外,口服药物与皮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皮肤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细菌和病毒感染。接受IL-17抑制剂治疗患者的真菌感染率高于其他患者。
结论
接受系统治疗的患者存在皮肤感染风险,尤其是真菌感染。皮肤科医生在诊疗时应考虑到这种可能性,并提供适当的预防措施。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