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忠艳教授|再谈“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深度解读TIDE研究
2025-05-21

引言:碘营养与甲状腺——探秘“健康天平”的平衡之道。


2025年5月16~18日,2025内分泌代谢疾病前沿进展学术会议于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本次会议以“登顶国际舞台的中国原创研究”为主题,汇聚了内分泌代谢领域的众多顶尖学者。会议内容涵盖了肥胖、糖尿病、甲状腺、肾上腺、下丘脑-垂体、甲状旁腺与骨代谢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内分泌代谢疾病学科的创新发展,传递新进展、新理念,并促进临床实践工作的进步,助力科研成果向世界舞台迈进。


1.jpg

单忠艳教授作学术报告


2.jpg


在本次大会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忠艳教授以《再谈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深度解读TIDE研究》为题发表精彩学术报告。医脉通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中国的补碘之路:从“全民普补”到“省份调控”


单教授表示,我国曾是一个碘缺乏病的大国,根据上世纪70年代国家防治碘缺乏病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患有碘缺乏病患者3.7亿,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3500万,克汀病患者25万。我国实行补碘政策来防治碘缺乏病的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1979年以前:碘缺乏病调查阶段,无区域性食盐加碘政策;

➤1979~1995年:在碘缺乏地区补碘阶段;

➤1995~2012年:立法推行全民食盐加碘(USI)阶段;

➤2012年至今:原有的食盐加碘政策修改为各省自主选择盐碘浓度。


目前我国采用的食盐加碘标准为20~30mg/kg,并且允许各省在这个范围内浮动30%,根据本地区碘自然状况自行决定食盐加碘浓度。


在食盐加碘颁布的20年中,中国人群经历了连续5年(1996年至2001年)碘过量(EI;MUI≥300 μg/L)摄入,又经历了连续10年的(2002年至2011年)碘超足量(MAI;MUI:200-299 μg/L)摄入,然后经历了连续5年(2012年至2016年)的碘充足(AI;MUI:100-199 μg/L)摄入(图1)。

注:MUI,平均尿碘中位数


3.png

图1 我国实行全民食盐加碘政策前后的尿碘中位数


20年全民补碘,谱绘中国甲状腺健康图谱


2014年国家卫健委委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开展我国居民的碘营养和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简称“TIDE项目”)。TIDE项目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滕卫平教授牵头完成,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包括藏族、维吾尔族、壮族、回族4个少数民族),圆满完成对78740例成人的多阶段分层抽样调查,首次获得了我国实行20年USI后国人碘营养状况和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数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龄儿童平均尿碘浓度为199 μg/L,成人为178 μg/L,根据国际权威学术组织的定义,属于碘充足状态。尽管人群总体碘营养充足,但是仍然有17.82%和18.74%人处于碘缺乏和碘过量状态。


此外,中国成年人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临床甲亢0.78%,亚临床甲亢0.44%,Graves病0.53%,临床甲减1.02%,亚临床甲减12.93%,TPOAb抗体阳性率10.19%,TgAb抗体阳性率9.70%,甲状腺结节20.43%(图2)。


4.png

图2 中国成年人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


碘营养与甲状腺:探秘“健康天平”的平衡之道


1.碘营养与甲状腺结节


从1999年到2017年,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但是TIDE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而降低,提示碘缺乏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而加碘超足量和碘过量是甲状腺结节的保护因素,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加的原因。2017年,一项纳入了43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1.2%。其中高碘组的患病率为6.8%,明显低于低碘组(22%)和适碘组(27%)。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食用非碘盐是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充足的碘营养可能会降低患甲状腺结节的风险。


碘-代谢性疾病与甲状腺结节:此外,单忠艳教授团队的一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代谢综合征(MetS)患者中合并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45%,甲状腺结节与MetS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男性和女性MetS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均增加。


2.碘营养与亚临床甲减和临床甲减


亚临床甲减的诊断依据是TSH升高,同时FT4正常。长期碘摄入过量抑制垂体Ⅱ型脱碘酶的活性,影响T4向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的转化,垂体组织内T3水平降低,减弱T3对TSH的抑制作用,进而导致TSH水平升高,增加甲减的患病率。进一步对甲状腺自身抗体分析发现,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显著增高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无关;只有非自身免疫亚临床甲减会随碘摄入量增加而升高。碘缺乏是临床甲减的危险因素,适当增加碘营养,并未带来更高的患病率。


表1 碘缺乏是临床甲减的危险因素

5.png


3.碘营养与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亢


对于碘营养与甲亢的相关性,研究显示碘缺乏和碘过量都与较高的临床甲亢的患病率相关联。但是,碘缺乏是Graves病的危险因素,而碘过量对Graves病没有影响。此外,不同碘营养状态下亚临床甲亢的患病率没有显著变化。


表2 碘营养与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亢

6.png


4.碘营养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炎


TIDE研究显示,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甲状腺抗体阳性的患病率降低,TPOAb和TgAb患病率也分别降低。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碘缺乏是TPOAb和TgAb阳性的危险因素。


TIDE研究提示:推荐适宜碘摄入量为100~299μg/L,碘充足和碘超足量均为碘适宜


综上,碘过量仅与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有关联,而碘缺乏与大多数甲状腺疾病都有关联。此外,碘摄入的升高与TSH升高有关,但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和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降低有关(表3)。


表3 碘营养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汇总

7.png


基于TIDE研究结果,建议将碘缺乏组和碘超足量组合并为碘充足组类别,即碘摄入量在100~299μg/L(图3),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碘营养,特别是对于妊娠妇女的碘营养,因为妊娠妇女在备孕期有充足的碘储备可以有效预防妊娠期的碘营养不足。


8.png

图3 碘充足和碘超足量均为碘适宜


小结


最后单教授总结道,我国现为碘营养充足国家,已达到碘缺乏病控制目标。我国补碘政策成效显著,应当继续坚持。碘过量仅与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减高发相关,而碘缺乏与大多数甲状腺疾病相关,碘缺乏的危险超过碘过量,因此控制甲状腺疾病的同时也需要坚持食用加碘食盐。此外,基于TIDE研究结果,建议修改碘营养分类,将两组合并为碘充足组,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碘营养,特别是妊娠妇女的碘营养。


9.png

单忠艳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卫健委共建甲状腺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甲状腺学组组长

中国内分泌代谢病医师协会副会长

中国女医师协会糖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甲状腺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辽宁省预防医学会糖尿病委员会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Li Y, Teng D, Ba J, Chen B, Du J, He L, Lai X, Teng X, Shi X, Li Y, Chi H, Liao E, Liu C, Liu L, Qin G, Qin Y, Quan H, Shi B, Sun H, Tang X, Tong N, Wang G, Zhang JA, Wang Y, Xue Y, Yan L, Yang J, Yang L, Yao Y, Ye Z, Zhang Q, Zhang L, Zhu J, Zhu M, Ning G, Mu Y, Zhao J, Shan Z, Teng W.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ng-Term 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 on Thyroid Disorders: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from 31 Provinces of  China. Thyroid. 2020 Apr;30(4):568-579. doi: 10.1089/thy.2019.0067. Epub 2020 Mar 24. PMID: 3207554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