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曦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单倍体
近日,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
研究方法
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中国三家移植中心(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92例18-60岁患者,患者随机分配到MSC组和对照组(各96例),两组的基线特征疾病平衡。MSC组患者在移植当天(第0天)之前4小时接受1×106/kg的脐血来源MSC(UC-MSC)输注,随后在移植后第一个月每周一次、第二个月每两周一次、第三个月一次,共八次输注;对照组接受常规预防措施。主要终点为2年严重cGVHD的累积发病率,次要终点包括aGVHD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总生存(OS)率、无GVHD无复发生存(GRFS)率、
研究结果
主要研究终点:MSC组2年严重cGVHD的累积发病率为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P=0.033)。所有级别cGVHD的累积发病率在MSC组为27.6%,对照组为45.5%(P=0.022)。在中度至重度cGVHD方面,MSC组也有改善趋势(P=0.065)。
次要研究终点:MSC组I至IV级aGVHD的累积发病率为1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9%(P<0.001)。MSC组II至IV级aGVHD的发病率为4.2%,对照组为30.2%(P<0.001)。MSC组III至IV级aGVHD的发病率为2.1%,对照组为21.9%(P<0.001);MSC组3年GRFS率为6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0%(P<0.001)。两组间OS率无显著差异(P=0.70),白血病复发率(P=0.34)和NRM(P=0.45)方面也无显著差异。在移植后0至150天内记录的AE中,MSC组未观察到输注相关副作用。MSC组3至4级出血性膀胱炎(HC)的发生率降低(P=0.031),但在其他AE如CMV、出血、
研究结论
该研究为UC-MSC在预防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临床证据,强调了优化MSC输注方案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临床试验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方向。通过早期、持续和广泛的MSC覆盖,可以有效预防GVHD,同时保持较低的复发风险,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提供了新的希望。值得注意的是,MSC输注对GVHD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但不能完全保护所有慢性GVHD影响的器官,未来策略应考虑结合个体化的联合预防措施,以更好地满足特定患者的需求。
张曦 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液病中心(军队临床重点专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持国家干细胞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军队课题重点项目、重庆市冲刺项目、重大课题等52项;在JCO、JHO、JAMA Oncology、Blood、Lancet Haematology 、JCI、Leukemia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54篇,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3部;执笔行业指南12项,参编50项;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三等奖1项、重庆市高等院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68项。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副理事长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委会常务委员 、Blood & Genomics 杂志主编;The Lancet,JHO,Nat Cell Biol, Leukemia,The Lancet Haematology ,Science Bulletin、CMJ、中华血液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
本文的第一作者是姚浛副主任医师、黄瑞昊博士、付海霞副主任医师、林韧副主任医师,通讯作者是高蕾教授、刘启发教授、张晓辉教授、黄晓军院士、张曦教授。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