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
2025年3月30日-4月2日,第51届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EBMT)年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会中,多项研究进一步验证了ATLG在不同移植场景中的应用优势。值此契机,医脉通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
01医脉通:作为HSCT领域的权威专家,您认为当前临床在GVHD防治及移植后患者生存方面存在哪些挑战?ATG类药物在解决这些挑战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姜尔烈教授
GVHD是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严重限制了HSCT的广泛应用。因此,选择合适的策略以有效防治GVHD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传统免疫抑制剂在预防或治疗GVHD的同时,会抑制移植物抗
02医脉通:本届EBMT年会上,多项研究结果证实,ATLG可降低移植后GVHD的发生率。能否请您结合相关数据,谈谈ATLG在不同移植类型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姜尔烈教授
在异基因HSCT(allo-HSCT)领域,GVHD作为常见且致命的并发症之一,其预防策略始终是临床关注的核心议题。希腊研究团队探索了在非亲缘供者allo-HSCT中使用ATLG预防GVHD的疗效。结果显示1,所有接受ATLG治疗的患者均植入成功,且急性GVHD(aGVHD)的发生率较低(27%),其中II度aGVHD的发生率仅7%,IV度aGVHD的发生率为0%,表明ATLG在预防中重度aGVHD发生方面疗效较好。
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匹配的HSCT中,ATLG的疗效与安全性尚缺乏充分的循证依据。鉴于此,意大利研究团队纳入首次进行HLA匹配的亲缘/非亲缘供者HSCT的慢性期骨髓纤维化患者,采用ATLG策略预防GVHD。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总生存(OS)率、非复发死亡(NRM)率和累积复发率。研究发现2,采用ATLG预处理方案治疗的患者NRM率良好,累积复发率显著降低(P=0.02),且无GVHD无复发生存(GRFS)率得到有效改善。此外,HLA匹配的亲缘/非亲缘供者HSCT患者未校正的4年OS率亦表现良好,分别达到76%和69%,展现出良好的长期生存获益。
脐血移植(CBT)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表现出较强的GVL效应,但同时也存在植入不良和免疫重建延迟等问题。既往研究表明,使用ATG类药物可以增强植入成功率并降低GVHD的发生风险。基于此,意大利研究团队对26例亟需紧急移植或缺乏HLA匹配供者的高危成人患者进行了单次CBT治疗,并采用早期、低剂量ATLG预处理方案。结果显示3,40天白细胞植入率为92%,60天血小板植入率为76%,且无患者发生IV度aGVHD。在首次完全缓解(CR1)阶段接受移植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46%的患者在最后一次随访时仍存活且处于CR状态。患者2年无病生存(DFS)率和OS率分别为59%和63%。由此可见,低剂量ATLG预处理方案在CBT中不仅能实现较高的植入率,加速白细胞恢复,还能有效降低GVHD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ATLG在多种移植类型患者中均显示出良好的GVHD预防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
03医脉通:作为预防GVHD的重要手段,ATLG单用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且未增加感染或复发的风险;与
姜尔烈教授
ATLG单药与联合治疗的前沿研究成果为优化GVHD预防策略提供了多元化选择。除上述单药治疗研究外,印度研究团队对使用ATLG预处理方案的HSCT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其单药治疗的优势。结果显示4,aGVHD的发生率仅8.82%,且未观察到慢性GVHD(cGVHD)的发生。此外,大多数患者达到令人满意的免疫重建效果,末次随访时97.06%的患者仍然存活。这表明,ATLG单药治疗在预防GVHD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ATLG联合治疗策略的探索同样备受关注。目前,关于移植前使用ATLG联合PTCy方案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尚缺乏充分数据支持。针对这一空白,意大利研究团队聚焦单倍体相合或单个HLA抗原不相合的非亲缘供者外周血HSCT,探索了低剂量ATLG联合PTCy方案预防GVHD的疗效。结果显示5,接受该联合方案治疗的患者严重aGVHD的发生率为0%,且未观察到中重度cGVHD的发生。在移植后超过6个月的免疫重建评估中,所有患者的CD4+细胞计数均超过200/mm3。这一结果提示,低剂量ATLG联合方案似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GVHD预防策略,不仅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且未出现严重的GVHD,同时亦未增加感染/复发的风险。
总体而言,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ATLG均能有效预防GVHD,且不增加感染/复发的风险,为移植患者提供了更可靠的治疗选择。
04医脉通:展望未来,您认为ATLG在移植领域的发展前景如何?目前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姜尔烈教授
多项研究已证实ATLG单药及联合治疗在GVHD预防中的良好疗效。然而,对于ATLG在不同人群中的剂量选择及个体化调整策略,仍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现有数据显示,欧洲与中国人群在ATLG剂量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探索适合中国人群的最优剂量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我们研究团队正在开展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估不同剂量(20mg/kg vs. 30mg/kg)的ATLG联合标准GVHD预防方案在单倍体相合HSCT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该项研究的入组工作进展顺利,入组人数已超过计划招募人数的半数。初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且30mg/kg组在降低aGVHD的发生率方面呈现积极趋势。期待这项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国移植患者的ATLG剂量应用提供重要指导。
此外,根据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调整ATLG剂量亦是研究热点之一。相关研究表明6,基于移植患者的ALC个性化调整ATLG剂量可能有助于优化移植疗效。较高的ALC与aGVHD风险增加密切相关,提示这类患者可能需要更高剂量的ATLG以实现充分的T淋巴细胞耗竭,进而降低aGVHD的发生率。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ATLG治疗策略的开发和治疗剂量的进一步优化,该药有望在移植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移植患者带来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姜尔烈 教授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博士生(后)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治疗学组副组长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白血病自体移植协作组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天津市血液与再生医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华血液学杂志、白血病&
审批号:P-20250328-01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