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进展 | 聚焦胃癌难题,OGSG1902研究出炉:新辅助联合辅助化疗为胃癌患者奏响希望之歌
2025-04-27 来源:医脉通消化系统肿瘤
关键词: 胃癌 OGSG1902研究

胃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位居第五,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4型胃癌预后极差,3型胃癌的预后亦随肿瘤体积增大显著恶化,当3型胃癌直径超过8 cm时,其临床特征与4型胃癌高度相似。针对这类预后不良的胃癌,单纯手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难以获得满意疗效,这促使新辅助化疗(NAC)成为研究焦点。OGSG1902研究聚焦巨块型3/4型胃癌患者,探索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初步结果于近日发表在Gastric Cancer杂志,医脉通编辑将研究内容编译如下,以飨读者。


研究背景


多项韩国和日本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和S-1(DOS方案)相较S-1联合顺铂(SP方案)可能获得更优的病理缓解。在术后辅助化疗领域,多西他赛联合S-1(DS方案)已成为日本pStage III胃癌的标准辅助治疗,然而,新辅助化疗后的辅助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大阪消化道癌症化疗研究会(OGSG)开展了OGSG1902 II期研究,旨在评估新辅助DOS联合辅助DS方案治疗巨块型3/4型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II期研究,研究纳入了48例经组织学确认且无远处转移的巨块型(≥8 cm)3/4型胃腺癌患者。在新辅助治疗阶段,患者接受3周期多西他赛(40mg/m2 ,iv,d1,Q3W)+奥拉利铂(100mg/m2,iv,d1,Q3W)+S-1(按体表面积给药,<1.25 m2, 80 mg/天;≥1.25 to<1.5 m2, 100 mg/天;≥1.5 m2, 120 mg/天,po,d1-14,bid)。最后一次新辅助化疗后,通过影像学评估确认可R0切除后,需在患者最后一次服用S-1后56天内(建议在28天内)进行胃切除术,并至少进行D2淋巴结清扫。手术后接受多西他赛(40 mg/m²,iv,d1,Q3W)+S-1(按体表面积给药,<1.25 m2, 80 mg/天;≥1.25 to<1.5 m2, 100 mg/天;≥1.5 m2, 120 mg/天,po,d1-14,bid)辅助治疗1年。研究的主要终点为3年无进展生存期(PFS),本次报告研究中期分析结果。


1.png

图1.患者入组和治疗流程


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


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日本16家机构共入组48例患者,所有符合入组条件患者的基本特征总结见表1。


表1 患者基本特征

2.png


新辅助治疗情况: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新辅助DOS化疗方案,有4例患者中途终止治疗,新辅助化疗完成率达91.7%。最常见的3级或4级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食欲减退,发生率为37.5%,DOS新辅助化疗期间未报告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不良事件或化疗相关死亡病例,详见表2。


表2 新辅助治疗期间不良事件

3.png


手术情况及并发症:


48例患者中有1例未行胃切除术,R0切除率为89.6%(43/48)。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IIIa级为2.1%,无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无院内死亡及术后30天内死亡病例。


病理学结果:


经新辅助DOS治疗后,腹腔灌洗细胞学阳性(CY1)患者从10例减少至2例,腹腔灌洗细胞学阴性(CY0)转化率达80%。原发肿瘤病理缓解等级≥1b级的患者占66.7%,其中1例达到完全缓解。详见表3。


表3 病理学结果

4.png


辅助治疗:


方案完成率(定义为完成新辅助化疗、R0胃切除术及超过1年的辅助化疗)为45.8%。辅助DS治疗相关3级或4级AE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40.0%)、白细胞减少(30.0%)、食欲下降(22.5%)、贫血(12.5%)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0.0%),未观察到治疗相关死亡,详见表4。


表4 辅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5.png


研究结论


本项多中心II期研究表明,新辅助DOS化疗序贯胃切除术及辅助DS化疗治疗巨块型3/4型胃癌,展现出良好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疗效,NAC的高完成率及良好的病理缓解率提示新辅助DOS方案可能为患者带来显著临床获益。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