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CSCO
李宁教授:基于近期发布的多项重要研究结果,今年的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将对卵巢癌的治疗策略进行更为详尽的阐释。
新辅助治疗周期数的优化
卵巢癌的初始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对于不可手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重要性尤为突出。然而,既往指南对新辅助化疗的周期数缺乏统一推荐,缺乏前瞻性研究支持。今年欧洲妇科肿瘤学会(ESGO)年会发表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GOGER-01研究为此新辅助治疗周期提供了重要参考。
GOGER-01研究首个比较不同新辅助化疗周期数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纳入经评估无法达到满意减瘤(R0)的晚期卵巢癌患者(III-IV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
两组各纳入60例患者,总计120例。结果显示,3周期与6周期组的完全切除率均为40%左右,延长化疗周期未能显著提升手术效果。3周期与6周期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均为20%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FS和OS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3周期组的PFS和OS数据略优于6周期组,需注意两组基线不平衡:
1)BRCA突变:3周期组BRCA突变患者占比30%,6周期组仅10%(BRCA突变患者预后通常更佳)。
2)HIPEC热灌注化疗:3周期组22%患者接受HIPEC,6周期组未常规应用。
多因素分析证实,BRCA突变是P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HIPEC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
因此,该研究提示我们,对于不可手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新辅助化疗2-4周期后若评估可实现满意减瘤,应暂停化疗并尽快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是否达到满意减瘤应由妇科肿瘤专科医生评估,确保符合满意减瘤标准。
一线免疫维持治疗的探索
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是近年研究热点,PARP抑制剂、
KEYLYNK-001研究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试验,纳入1367例新诊断BRCA1/2野生型Ⅲ/Ⅳ期卵巢癌、原发性腹膜癌或输卵管癌患者,按CPS评分(PD-L1表达≥10%)分层。
比较三组方案:
1)
2)帕博利珠单抗组(P组):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后,序贯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慰剂维持治疗;
3)对照组(C组):安慰剂联合化疗后,序贯安慰剂维持治疗。
主要终点为基于RECIST v1.1标准研究者评估的CPS≥10的人群及总人群(ITT)中P-O组与P组对比C组的PFS,关键次要终点为OS。
研究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奥拉帕利相较于对照组显著获益。然而,在缺乏奥拉帕利的加持下,仅单独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即便在CPS≥10 这一潜在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人群,其PFS并未观察到显著改善。综上所述,从整体研究结果来看,该研究对于临床实践的变革意义相对有限。尽管双药联合方案相较于对照组能够改善患者的PFS,但深入分析发现,这种获益更多地源自奥拉帕利的加入。这提示我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中尚未找到明确获益人群,因此纳入指南尚需更充足的证据支持。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