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恶性肿瘤的复杂病程中,特鲁索综合征常以“沉默杀手”的姿态悄然登场。本文报道一例晚期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78岁。因腹胀以及皮肤发黄入院。
现病史
2024年10月,因腹胀以及皮肤发黄在温州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查上腹部增强磁共振提示:胰头区占位伴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胰腺Ca首先考虑;肝内散在小结节,转移首先考虑;胆囊壁
患者于2024.11.07转入我科室治疗,当时腹痛明显。辅助检查基线:查CEA提示203.7ng/ml;ca125 提示2254.7u/l;ca199 提示 大于12000u/l。总胆红素提示68.5umol/l,结合胆红素提示22.6umol/l。
2024.11.07 全腹部+胸部ct:胰头区占位,胰管略扩张,考虑MT可能,请结合临床。胆总管支架置入术后,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略扩张,请结合临床。肝内多发占位,考虑转移可能。胆囊稍大,囊壁毛糙。两肾囊肿(部分为复杂囊肿);左
2024.11.07 全腹部ct
治疗经过
首次入院:
2024.11.07起予AG方案,以“白蛋白
2024.12.02、2024.12.23起予以“白蛋白紫杉醇 150mg d1,8+吉西他滨针 1g d1,8”化疗,过程顺利。
2个AG方案周期后,患者腹痛完全缓解、黄疸好转。
2024.12.09 复查肿瘤系列:查CEA提示163.2ng/ml;ca125 提示1147u/l;ca199 提示 大于12000u/l。对比11.07指标下降明显。
2024.12.23复查肿瘤系列:查CEA提示142.2ng/ml;ca125 提示1152u/l;ca199 提示 大于12000u/l。
AG方案期间,患者有出现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伴
治疗2周期后,2025.01.12复查ct提示:两肺炎症,对比2024.11.07老片右肺中叶病灶增多,余吸收减少。主动脉、冠脉钙化。胰头区占位,胰管扩张,对比2024.11.07老片胰头占位略缩小,考虑MT可能,请结合临床。胆总管支架置入术后,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略护张、积气,请结合临床。肝内多发占位,部分病灶缩小,余大致相仿,考虑转移可能。胆囊壁毛糙。左侧肾上腺稍粗。两肾囊肿(部分为复杂囊肿);左肾结石。后腹膜小淋巴结显示。
疗效评估:PR。
2025.1.13起行“白蛋白紫杉醇150mg d1,8+吉西他滨针 1g d1,8”化疗,此次d1天化疗。化疗后患者出现高热,
2025.01.20行白蛋白紫杉醇150mg d8+吉西他滨 1g d8。
多次化疗期间,患者出现1-2度的化疗后骨髓抑制,CTIT,用
2025.02.02患者再次腹痛加重症状入院,肝区胀痛明显,考虑胰腺癌进展可能。
2025.02.02复查ct:胰头MT伴肝脏转移复查,胰管扩张,胆总管支架植入状态,对比2025-01-12CT:胰头十二指肠区软组织影大小基本相仿,胰管护张程度相仿。肝内转移瘤明显增多增大。脾脏结节,考虑转移瘤可能,对比前片,结节增K。肝内胆管积气、未见明显扩张,对比前片,胆道内气体减少。腹膜后数枚小淋巴结显示,同前片相仿。另见:左肾上腺稍粗;两肾囊肿(部分为复杂肿),左肾结石。
2025.02.07 开始行化疗: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 d1,期间出现发热,
2025.02.20 行d8: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完成此次入院AG方案化疗。
复发入院:
2025.02.02该患者入院,D二聚体大于20ug/l 。开始低分子肝素0.4ml bid 预防抗凝治疗,2025.02.26 因查下肢静脉超声提示:肌间静脉血栓形成,Vte会诊后,该用
2025.02.27 因血小板减低明显,暂停抗凝治疗。
2025.02.27 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WBC)计数为 34.37×10⁹/L,血红蛋白85g/l,血小板(PLT)计数为 10×10⁹/L。(25.02.22 血小板95 ×10⁹/L),CTIT。
2025.02.27 D二聚体> 20ug/l 。
2025.02.27 中午预约血小板,02.27 18点 输注单采血小板。
2025.02.28 早上7点 患者出现胸前区胀痛不适明显,伴有出冷汗,背部胀痛不适。
2025.02.28 早上查
考虑急性心肌梗塞。
2025.02.28 心超:左室壁节段性活动异常。主动脉瓣瓣膜增厚(赘生物不除外,请结合临床,必要时复查)。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 轻度
2025.02.28 08:30
2025.02.28 下午16点 心电图
后续开始
2025.03.02 患者复查血常规提示危急值血小板(PLT)计数为 11×10⁹/L。
2025.03.02 下午输注单采血小板。当天晚上患者出现失语,说话含糊,四肢活动减少。
2025.03.03 早上立即查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右侧小脑新发脑梗塞可能。
神经内科会诊意见:目前考虑
后因患者预后较差,自动出院。
病例总结
患者胰腺癌伴肝转移,2024.11.07一线AG方案治疗后,2周期后提示最佳疗效PR。继续AG 方案治疗。
2025.02.02 病情进展明显,腹痛加重,肿瘤负荷较大,入院D二聚体大于20ug/l。
入院后立即开始低分子肝素 0.4ml bid。2025.02.27停用抗凝;抗凝治疗后D二聚体>20ug/l。
后出现血小板低于10×10⁹/L,2次输注单采血小板,出现心肌梗塞,脑梗塞。
是否存在其他的疾病可能?特鲁索综合症!
特鲁索综合症
前期状态:
输注血小板
留置PICC或者静脉输液港
重症感染
甲流、新冠等
这些都有可能会触发这个“特鲁索前期状态”向“特鲁索综合症”演变。
特鲁索综合症是一种与恶性肿瘤相关的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和动脉血栓事件。其机制与肿瘤细胞释放促凝物质(如组织因子)密切相关,常见于腺癌患者,尤其是胰腺癌、
诊断主要标准:
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胰腺癌、胃癌、肺癌等);
反复发作的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或动脉血栓事件;
实验室检查提示高凝状态(如D-二聚体升高、纤维蛋白原增加)。
次要标准:
无明确诱因的血栓事件;
抗凝治疗反应不佳。
临床表现:
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动脉血栓:
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皮肤红斑:多呈条索状,沿静脉走行分布;疼痛性结节:触痛明显,可反复发作;游走性特点。
治疗方案:
低分子肝素(LMWH) ;LMWH是特鲁索综合症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因其抗凝效果稳定、出血风险较低,且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 常用药物:依诺肝素(Enoxaparin)、
适用人群:所有特鲁索综合症患者,尤其是高出血风险或肝肾功能不全者。
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推荐理由:DOACs使用方便,无需常规监测,但其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仍需更多证据支持。 常用药物:利伐沙班(Rivaroxaban)、
适用人群:低出血风险、肝肾功能正常且肿瘤控制稳定的患者。
适用人群:仅适用于无法使用LMWH或DOACs的患者。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