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被正式命名为“5型糖尿病”,诊疗建议一览 | 2025IDF
2025-04-17
关键词: 5型糖尿病

2025年4月8日,在泰国曼谷举办的2025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世界糖尿病大会上,国际专家组通过投票正式将“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Malnutrition-related diabetes)”命名为“5型糖尿病(type 5 diabetes,T5D)”。这一决定标志着内分泌学界对这一长期被忽视的糖尿病类型的关注和重视。自此,糖尿病的分类扩展至1型至5型。据悉,2025年1月,专家组在印度起草了一份关于5型糖尿病的共识声明,预计将在近期发布。


1型糖尿病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起的糖尿病。

➤ 2型糖尿病: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引起的糖尿病。

➤ 3型糖尿病: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定义,“3型糖尿病”是指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特定类型糖尿病,例如单基因异常、胰腺外分泌疾病(如囊性纤维化)或由药物或化学物质诱发的糖尿病。

➤ 4型糖尿病: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定义,“4型糖尿病”指的是妊娠期糖尿病

➤ 5型糖尿病: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

 

1744703301694165.png


从“被忽视”到“重新审视”:5型糖尿病被正式命名!

 

5型糖尿病是一种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的糖尿病类型,主要发生在低体重人群(BMI<19kg/m^2)中,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LMICs)的年轻人中。这类患者通常被误诊为1型糖尿病,但与1型糖尿病不同的是,尽管患者血糖水平较高且高外源性胰岛素需求,但往往不会出现酮尿或酮症。

 

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最早于1955年在牙买加被描述。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一种独立的糖尿病类型,但1999年因缺乏证据而取消了这一分类。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内分泌学界重新认识到这一类型的独特性。

 

病理特征:5型糖尿病,自身胰岛素分泌能力严重缺陷

 

既往观点认为,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主要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然而,霍金斯博士团队的研究推翻了这一传统认知——研究首次发现,这类患者实际上存在严重的胰岛素分泌能力缺陷。这一成果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这种疾病的理解,并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全新视角。

 

霍金斯教授在2005年参加全球健康会议期间首次接触到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2010年,她创立了爱因斯坦全球糖尿病研究所,专注于这一疾病的研究。2022年,她与团队发表了一项针对73名亚洲印度男性的研究,其中20名患者在排除所有其他已知糖尿病类型后被确诊为“5型糖尿病”。

 

研究结果显示,“5型糖尿病”患者的总胰岛素分泌量显著低于体重正常且无糖尿病的对照组以及2型糖尿病组。此外,5型糖尿病组的内源性葡萄糖生成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组,而葡萄糖摄取能力则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组。同时,5型糖尿病组的内脏脂肪组织和肝细胞脂质水平也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组。这些发现为重新定义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诊断与治疗:“极小剂量胰岛素+口服药物”或为首选治疗方案

 

霍金斯教授强调,区分5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至关重要,因为过量使用胰岛素可能对5型糖尿病患者造成致命风险。尽管目前尚无明确的5型糖尿病治疗指南,但研究数据表明,极小剂量的胰岛素与口服药物联合使用可能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她补充道:“我认为,这类患者的饮食应包含更高比例的蛋白质和更低比例的碳水化合物,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微量营养素的补充需求。然而,这一领域仍需深入研究,尤其是在国际糖尿病联盟正式授权并推动全球关注的情况下。”

 

霍金斯教授经常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LMICs)的大学中讲授这一主题。她提到:“当地医生经常问我,‘为什么我们在临床上看到这么多病例,却从未在教科书中找到相关描述?’原因是这些教科书主要由西方国家编写,而这类疾病在西方并不常见。而这种情况正在改变,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这种在贫困人群中极为普遍但在西方文献中被忽视的疾病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关注。”

 

未来展望

 

国际糖尿病联盟已成立工作组,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制定正式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这一命名的正式确认将有助于提高全球对5型糖尿病的认识,并推动相关研究和治疗的进展。

 

总之,5型糖尿病的命名不仅是医学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更是对全球低收入人群健康问题的关注。这一决定将为数百万受影响的患者带来希望,并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信源: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malnutrition-related-diabetes-officially-named-type-5-2025a10008pd?form=fpf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