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严峻,大家应当是有预期的,但是,就业形势严峻到如此地步,确实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2025年4月,中核集团一则“春季校招收到119万份简历,预计录用8000人”的公告引发全网热议,平均每个岗位149人竞争,淘汰148人。
149人求职,只录取1人,这样的录取率放在任何行业,任何时期都是让人惊爆眼球的。
中核招聘”此前发文截图
如果说核能、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因其行业景气、待遇优厚吸引求职者争先前往,录取率低一点尚可理解的话,医疗行业就业形势严峻、毕业就失业的困境就不太容易理解。
毕竟这些年大医院扩张成风,还建了许多分院,对医务人员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为什么众多医学生还是找不到工作?
我有个学生今年毕业,他想回老家的县医院,恰好县医院这个专业今年也要招人。
那天,学生面试回来后跟我汇报情况,听完吓我一大跳。
医院拟招收两个名额,二十个人参加面试,十个人竞争一个岗位!
县医院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紧俏了?
无独有偶,有一天跟另外一个县医院的领导交流,他说他们医院行政部门今年打算招一个人,结果收到三十多份简历,而且求职者中不乏名校毕业的研究生,让他们大为诧异。
曾几何时,研究生毕业找工作还是相对容易的,博士研究生进省级三甲有难度,但是进市级三甲基本不成问题;硕士研究生进市级单位竞争比较大,但是进县级医院还是很是很轻松;不仅如此,很多县级医院为了吸引优秀的研究生过来,还承诺十万到三十万不等的安家费和一笔数目不菲的科研启动基金。
没想到风向变化这么快,硕士研究生进县级医院都像过独木桥,需要使出“吃奶”的力气血拼了。
让我想不通的是,这些年很多大三甲医院不是在扩张吗,很多医院不是都修了分院吗,对医务人员的需求应该说是极其巨大的,为什么找工作还那么难?
而且,根据平时的观察以及与同行的交流,不少省、市、地区、甚至县、市三甲医院的临床科室其实非常缺人,几乎是一个人承担两个人的工作,很多临床医生叫苦连天,三天两头要值夜班不说,值了夜班第二天还不能补休,继续满负荷地连轴运转。
临床科室主任们三番五次地写申请希望医院进人,但是领导层的批复总是姗姗来迟,而且即使批复,进人指标通常也要打个“骨折”,申请三人的,批复一人;申请两人、一人的,直接PASS掉。
临床科室分明非常缺人,医院管理层为什么不愿多进人?
DeepSeek给出了三个理由。
一是编制限制与成本压力。
公立医院编制由财政部门严格管控,每新增一个编制需经过卫健委、财政厅等多个部门审批;同时,增加编制意味着增加成本,三甲医院招收一个初级职称医师可能增加10-25万的成本支出,招收一个中级职称医师可能增加20-50万的成本支出,招收一个高级职称医师可能增加30-100万余的成本支出。许多医院为了控制成本,减少负债,在明知临床医务人员紧缺的背景下宁愿控制编制规模,减少支出。
二是技术替代与效率优先的考虑。
医务人员数量少,人员利用效率高,意味着医院发展可以轻装上阵;而且,人工智能对医院的冲击已造成了不得不考虑科室布局的地步,影像科、检验科、病理科很多工作都可以用AI替代,这些科室不但不敢进人,还面临着裁员的巨大压力。
三是社会责任与企业化运营的冲突。
公立医院虽承担公益职能,但在市场化改革中逐渐向“盈利导向”倾斜。很多医院收入过亿,但用于招聘应届生的预算仅占百分之零点几。而且即使有预算,部分医院为了等级评审排名或冲击国家、区域“医学中心”称号,将绝大部分招聘名额分配给了科研人员,临床一线岗位反而缩减。
网友文后留言
看完DeepSeek给出的解释,我的脑海中无端浮现出一幅画面:
古时候,灾荒之年,街上一群群的饥民经过,街两边豪商巨贾的院落大门紧闭,院子里仆人们挥汗如雨地劳作。饥民们渴望进入院子讨口饭吃,仆人们也希望招些饥民帮忙分担工作,但是主人家却无动于衷,反而把围墙越砌越高。
有时我在想,如果医院是私立性质,他们追求利润,首先考虑单位的生存和员工的发展,无可厚非,毕竟私立医院首先是对自己的投资和钱包负责。但是,如果医院是公立性质,管理层在制定发展策略的时候,只考虑单位的利益,不考虑肩上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不是太过狭隘了?
时下,虽然国内局势稳定安宁,但是国际形势并不太平,而且伴随经济下行的压力和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任性调整,各行各业的民生并不容易。
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的关头,那些享受了时代红利,走上了发展快车道的大型企、事业单位是不是应该有更多的担当?
其实,我们不是在要求他们做慈善,只是希望他们在制定用人计划的时候,除了关注单位的长远发展,也要多调查基层工作的实际需求,多考虑底层员工的真实感受,多思考自己肩上承担的历史使命!
解决医学生的就业困局,不仅需要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的结合,也需要公立医院、医疗中心重新审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医疗的本质是救治生命,医学人才是实现这一愿景的主体和核心。
或许,只有打破“唯论文”、“唯排名”的畸形评价体系,重构政府-医院-社会的责任分担机制,才能让医学毕业生不再折翼于就业寒冬。
来源:“温柔医刀”微信公众号,作者:春哥
原标题:《毕业即失业!新增那么多医院,为什么医学生还是找不到工作?》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