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已成为治疗AA的重要选择之一,与免疫抑制疗法(IST)联合大幅改善AA患者的预后。为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牵头制定了《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2。基于此,医脉通特邀北京协和医院韩冰教授接受采访,分享该《共识》的撰写背景、亮点内容以及临床意义,并谈谈AA的未来发展。
01医脉通:再障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的难题,学者们也在不断推动相关指南和共识的更新。在广泛期待中,2025年《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专家共识》重磅发布。作为制定《共识》的核心专家之一,能否请您谈谈该《共识》编写的初衷和规划?
韩冰教授:TPO-RA联合治疗提高了再障患者的血液学反应率、速度和强度,并减少
该《共识》规划内容全面,对药物的机制、核心疗效数据、安全性等信息进行了总结,并针对不同人群提出TPO-RA使用建议,力求让TPO-RA的应用更合理、有效、安全。
02医脉通:本《共识》涵盖了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发展、分类、机制、应用等多方面的内容,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亮点内容?
韩冰教授:相较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3,本《共识》在循证依据上,重视不同研究成果,采用GRADE系统对文献证据进行评级和推荐强度的制定,使推荐意见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并通过凝聚各文献的核心观点,以及专家投票和商议,推荐出一致认可的用药方案。此外,本《共识》聚焦研究前沿,进一步丰富药物使用细节,详细介绍了TPO-RA的用法用量、剂量调整方法,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肝功能损害等特殊人群分析更详细,对TPO-RA的长期用药管理提出了建议,包括疗效监测、复发和克隆演变、减量停药等,临床实用性较强。
03医脉通:TPO-RA类型众多,而AA患者的病情又存在个体差异。根据该《共识》,能否请您谈谈如何为国内患者选择合适的TPO-RA呢?
韩冰教授:当前,TPO-RA联合IST已成为不适合移植的重型再障(SAA)和输血依赖型非重型再障(TD-NSAA)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但TPO-RA是一类药物的总称,具体用药时需考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肝肾功能、既往治疗情况等。对于病情危急、严重血细胞减少的SAA患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疗效明显的TPO-RA,以尽快恢复骨髓造血功能,让血液指标长期维持正常。TD-NSAA患者因输血依赖易发生铁过载,进展为SAA的风险较高,用药时需考虑使患者脱离输血,减少疾病进展。此外,还需要关注药物的安全性,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力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小分子TPO-RA如
2024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公布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研究显示4,在SAA一线治疗中,相较于安慰剂组,海曲泊帕联合IST方案的完全应答(CR)率显著更高(28.1% vs 13.8%,P=0.0129),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另外,多中心研究显示,海曲泊帕治疗IST难治性SAA患者,可使患者的铁蛋白水平大幅下降5。海曲泊帕在我国已获批用于对IST疗效不佳的SAA成人患者,随着数据的更新,其新适应证申请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即海曲泊帕联合免疫抑制治疗,适用于15岁及以上初治SAA患者。
在TD-NSAA治疗方面,海曲泊帕联合IST可提高治疗应答率,助力患者脱离输血依赖,降低疾病进展和复发风险。此外,国内已完成一项对比海曲泊帕联合
04医脉通:随着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涌现,临床实践也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您在AA领域经验丰富,能否请您谈谈该《共识》的发布对临床实践具有哪些指导意义?
韩冰教授:随着更多的TPO-RA进入临床,出现了药物更换不当或不必要联合用药的情况。该《共识》为TPO-RA的规范使用提供了指导,也为制定更适合中国患者的治疗方案打下了基础。另外,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患者筛选较严格,因此与实际临床中的患者可能存在差距。该《共识》考虑到临床上的复杂问题,纳入了真实世界的研究数据,提出了针对不同人群的用药策略,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参考。当患者知道《共识》是专家们的共同意见时,有助于增强其治疗信心,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最终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总体而言,《共识》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能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认识再障。
05医脉通:本《共识》汇聚了多位专家的智慧与心血,为AA诊疗的进步增添了重要一笔。在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歇。展望未来,您对AA领域的发展有何期待?
韩冰教授:期望《共识》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在用药方面达成统一的认知,从而使临床实践更加同质化和规范化,避免患者接受差异较大的治疗方案。另外,再障的诊断和治疗涉及基础医学等多个领域。未来,我们需加强合作,关注疗效预测、并发症管理等问题,研发更高效、安全的药物。同时,我们也需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指南或共识,融入新进展,促进血液疾病治疗的规范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